藥用植物蘆筍莖腐病
癥狀
主要為害幼筍。幼筍出土即受害,初在莖表出現(xiàn)水浸狀斑,逐漸擴大,后侵入莖稈,致莖部組織腐爛,崩解。由于水分運輸受抑,地上部呈枯萎狀。濕度大的可在莖表組織現(xiàn)白色菌絲,即病菌的菌絲體。該病有日趨嚴重之勢,生產上應予注意。(圖左)
病原
Pythium sp.稱腐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病菌形態(tài)特征、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參見蕹菜猝倒病。平均氣溫22—28℃,雨季或連陰天多,濕度大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2)采用高畦或起壟栽培,不宜過密。(3)加強田間管理,雨后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濕度。(4)及時挖除病筍,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菌源。(5)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嚴防大水漫灌。(6)發(fā)病初期結合防治莖枯病可噴灑或澆灌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克霜氰、霜脲錳鋅(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蘆筍生長過程中,防治病蟲害需要打農藥。
在蘆筍的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種類較多,主要有褐斑病、莖枯病、炭疽病、莖腐病、夜蛾類害蟲、蚜蟲、薊馬、螻蛄等。
一、蘆筍主要病害
1、蘆筍褐斑病
蘆筍褐斑病主要為害蘆筍的莖、枝和擬葉,但以小枝和擬葉為主。病重時常引起植株提早干枯死亡。
蘆筍褐斑病防治措施:用75%百菌清,50%多菌靈,將上述藥劑分別配成500-800倍液進行噴霧,一般10天左右噴一次,發(fā)病盛期可7天左右噴一次。
2、蘆筍莖枯病
蘆筍莖枯病主要在莖、側枝或葉子上發(fā)生。病斑梭形或短線形周圍是親水的邊緣,呈現(xiàn)水腫狀。
蘆筍莖枯病防治措施:應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選用適宜的定植田;徹底清園,及時割除病死株;適時整枝打杈;注意抗旱排澇;合理施肥;搞好大田管理。藥劑防治應貫徹“防重于治”的原則,嫩莖抽發(fā)后要及時噴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蘆筍莖枯病藥劑防治:新留母莖長至15厘米時用50%多菌靈涂莖,母莖分枝發(fā)生后,隔7-10天,輪流交替使用下述藥液噴霧一次:32.5%蘆筍青二號6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50%異菌脲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
3、蘆筍炭疽病
蘆筍炭疽病主要為害莖,病斑灰色至淺褐色,梭形或不規(guī)則形,后期病部長出小黑點。
蘆筍炭疽病防治方法:收獲時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發(fā)病期注意雨后排水,嚴防大水浸灌,澆水應安排在上午,減少夜晚結露;發(fā)病初期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5-7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藥。
二、蘆筍主要害蟲
1、夜蛾類害蟲
防治方法:誘殺成蟲,可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藥劑防治應在初齡幼蟲未分散或未入土躲藏時噴藥,成齡后抗藥性很強,往往難以殺滅。一般根據(jù)預測,產卵高峰后4-5天噴藥效果最佳。傍晚噴藥比白天好,可選用的藥劑有: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40%樂斯本1000倍液、5%抑太保1000倍液。
2、蚜蟲、薊馬
防治方法:清潔田園,勤除草,及時灌水;藥劑防治可用25%菊樂合劑2000倍液、50%敵敵畏1000倍液、10%吡蟲啉1000-1500倍液噴霧。
3、螻蛄
用90%敵百蟲30倍液攪拌,適量加水,拌潮為度,每畝施用1.2-2.5千克,在無風悶熱的傍晚撒施效果最佳。用3%辛硫磷顆粒劑1千克,拌細沙3千克撒施在苗床內。
蘆筍生長過程中,防治病蟲害需要打農藥。
在蘆筍的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種類較多,主要有褐斑病、莖枯病、炭疽病、莖腐病、夜蛾類害蟲、蚜蟲、薊馬、螻蛄等。
一、蘆筍主要病害
1、蘆筍褐斑病
蘆筍褐斑病主要為害蘆筍的莖、枝和擬葉,但以小枝和擬葉為主。病重時常引起植株提早干枯死亡。
蘆筍褐斑病防治措施:用75%百菌清,50%多菌靈,將上述藥劑分別配成500-800倍液進行噴霧,一般10天左右噴一次,發(fā)病盛期可7天左右噴一次。
2、蘆筍莖枯病
蘆筍莖枯病主要在莖、側枝或葉子上發(fā)生。病斑梭形或短線形周圍是親水的邊緣,呈現(xiàn)水腫狀。
蘆筍莖枯病防治措施:應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選用適宜的定植田;徹底清園,及時割除病死株;適時整枝打杈;注意抗旱排澇;合理施肥;搞好大田管理。藥劑防治應貫徹“防重于治”的原則,嫩莖抽發(fā)后要及時噴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蘆筍莖枯病藥劑防治:新留母莖長至15厘米時用50%多菌靈涂莖,母莖分枝發(fā)生后,隔7-10天,輪流交替使用下述藥液噴霧一次:32.5%蘆筍青二號6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50%異菌脲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
3、蘆筍炭疽病
蘆筍炭疽病主要為害莖,病斑灰色至淺褐色,梭形或不規(guī)則形,后期病部長出小黑點。
蘆筍炭疽病防治方法:收獲時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發(fā)病期注意雨后排水,嚴防大水浸灌,澆水應安排在上午,減少夜晚結露;發(fā)病初期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5-7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藥。
二、蘆筍主要害蟲
1、夜蛾類害蟲
防治方法:誘殺成蟲,可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藥劑防治應在初齡幼蟲未分散或未入土躲藏時噴藥,成齡后抗藥性很強,往往難以殺滅。一般根據(jù)預測,產卵高峰后4-5天噴藥效果最佳。傍晚噴藥比白天好,可選用的藥劑有: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40%樂斯本1000倍液、5%抑太保1000倍液。
2、蚜蟲、薊馬
防治方法:清潔田園,勤除草,及時灌水;藥劑防治可用25%菊樂合劑2000倍液、50%敵敵畏1000倍液、10%吡蟲啉1000-1500倍液噴霧。
3、螻蛄
用90%敵百蟲30倍液攪拌,適量加水,拌潮為度,每畝施用1.2-2.5千克,在無風悶熱的傍晚撒施效果最佳。用3%辛硫磷顆粒劑1千克,拌細沙3千克撒施在苗床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49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藥用植物黃芪根腐病
下一篇: 藥用植物板藍根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