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剛成熟種子播種,減少早蔓;適時播種,苗期少施氮肥,控制早抽蔓;抓住葉片生長旺盛期和根部增長期追肥;雨季加強田間排水。
采收加工
1、采收
育苗移栽的當歸宜在當?shù)氐?0月下旬植株枯黃時采挖,秋季直播的宜在第2年枯黃時采挖。采挖的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可過遲。過早根肉營養(yǎng)物質積累不充分,根條不充實,產(chǎn)量低,質量差。過遲因氣溫下降,土壤凍結,挖時易把根弄斷。在挖前半月左右,割除地上的葉片,使其在陽光下曝曬,加快根部成熟。采挖時小心把全根挖起,抖去泥土。
2.加工方法
將來挖出的當歸根,剔除病根,剝去殘留葉柄,置通風室內或屋檐下陰晾,待根部柔軟后,按規(guī)格大小扎成小把進行加工。方法是:選干燥通風的室內或特設的熏棚,內設高130?170厘米的木架,上鋪竹簾,把當歸堆放在上面,平放3層,上再立放1層,厚30。50厘米;也可以扎成小把,裝入長方形的竹筐內,然后將竹筐整齊擺放在木架上,以便于上棚翻動和下棚操作。用濕樹枝或濕草作燃料,并用水灑濕,生火燃燒冒出煙霧熏當歸,使當歸根上色;忌用明火,約數(shù)天后,待根表面呈金黃色或褐色時,再換用煤火或柴火烘干,室內溫度控制在35℃以上、70℃以下,經(jīng)8-20天全部干度達70%-80%時,即可停火,待其自干。當歸加工不宜陰干,陰干的當歸質地輕泡、皮肉呈青色,也不宜用太陽曬干和用土坑焙或火燒烤,否則,易枯硬,皮色變紅,失去油潤性,降低質量。
當歸每667平方米一般可產(chǎn)干貨200千克,高產(chǎn)可達400千克。文章來源:愛農(nóng)網(wǎng) 日期:2003-10-01
1、 適種范圍當歸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空氣濕度較大的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良好。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為好。忌連作。
2、 選地整地選半陰半陽坡,土壤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為宜,深翻土地20—25厘米,施用復合肥30--60公斤,耙細整平,一般按1米開溝作畦,畦溝寬30厘米,畦高約25厘米,四周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前茬以小麥、大麻、亞麻、油菜等為好,不宜選用馬鈴薯和豆類地塊。
3、播種育苗
育苗地于6月上旬至下旬播種,播前將種子放入30 ℃的溫水中浸種24小時,取出曬干后用撒播法,將種子蓋嚴,再蓋以雜草。畝播種量4~5千克。播后半個月左右出苗,此時將蓋草挑松,以防揭草時傷苗。8月初揭去蓋草。有草就除,保持田間無雜草,結合除草間苗,去弱留強,株距1厘米左右為宜。
4、 擇苗移栽
(1)種苗選擇一般選用直徑2—5毫米,生長均勻健壯、無病無傷、分叉少、表皮光滑的小苗備用(苗齡90—110天,百根鮮重40—70g),直徑2毫米以下過細和6毫米以上的大苗盡量慎用。
(2)種苗處理種苗栽種前用40%甲基異柳磷和40%多菌靈各250g兌水10—15公斤配成藥液,將種苗用藥劑浸蘸,一般10小時左右后再移植田間,可預防病蟲害和當歸麻口病。
(3)適時移栽當歸栽植分冬栽和春栽兩種。冬栽在立秋后至封凍前進行,春栽在春分至谷雨以清明前后為宜。
(4)栽植密度一般畝保苗6500—8000株。
(5)栽植方法目前生產(chǎn)上普遍采用的是地膜覆蓋栽培。各種栽植方法的技術規(guī)格是:地膜栽培選用70—80厘米寬、厚度0.005或0.006毫米的強力超微膜,帶幅100厘米,壟面寬60厘米,壟間距40厘米,壟高10厘米。每壟種植2行,行距5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苗,穴深15厘米、畝植6600穴,先覆膜后栽植,栽后壓實穴口封土。
5、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當歸一般移栽后20—30天出苗,苗齊后及時查苗補苗。
(2)中耕除草當歸在苗出齊后進行三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齊苗后苗高5厘米時除草,淺耕淺鋤;第二次在苗高10—15厘米時除草,適當深鋤;第三次在苗高25—30厘米時結合中耕除草,并進行培土。
(3)追肥當歸幼苗期不可多追氮肥,以免旺長,中后期結合中耕除草每畝追復合肥30--50公斤,
(4)摘花苔栽培中因控制不當有提早抽苔的植株時,應及早剪除摘凈,否則會影響藥材質量。
(5)灌排水當歸生長前期要少澆水,土壤干旱時適量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好,忌用大水灌溉,后期田間不能積水,雨季要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爛根。
6、病蟲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種半知真菌,主要危害當歸根部。防治方法一是在栽植前用70%的五氯硝基苯1公斤 對土壤進行消毒;二是選用無病健壯種栽栽植,栽前用65%的代森鋅600倍溶液浸泡種栽10分鐘,并盡量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種植,雨后及時排水;三是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用石灰對病穴消毒;四是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發(fā)病區(qū)。
(2)褐斑病褐斑病也是一種半知真菌,高溫高濕時易發(fā)病。在當歸上主要危害植株葉片,一般5月發(fā)生,7—8月嚴重。發(fā)病初期可用65%的代森鋅600倍溶液或1:1:120波爾多液噴灑或澆灌病區(qū)防治。
7、采收加工
育苗移栽的當歸宜在當?shù)氐?0月下旬植株枯黃時采挖,秋季直播的宜在第2年枯黃時采挖。采挖前三天,先割去地上莖葉,留3厘米左右的短茬,促進根部成熟,逐行逐株挖收,避免挖斷根或漏挖。
一般畝產(chǎn)干品200公斤左右,高產(chǎn)時可達400公斤。
參考資料/content/?137.html
當歸的藥理作用十分廣泛,是一種極為常用的中藥。所以在應用時常制成不同的飲片。常見的飲片主要有「全當歸」、「當歸身」、「當歸尾」、「炒當歸」、「當歸炭」、「油炒當歸」、「酒炒當歸」等等?,F(xiàn)分述如下。
1、 全當歸: 取當歸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悶潤至透,切成薄片,陰干或低溫干燥即得。
2、 當歸身: 將當歸身用水洗凈,潤透后切成豎片,壓平后曬干即可。中醫(yī)認為當歸身養(yǎng)血守中。
3、 當歸尾: 加工當歸尾時不需要浸潤,直接切成飲片,曬干即得。
4、 炒當歸: 以制碭全當歸飲片為原料,用火炒至微黃色時出鍋,晾涼。注意火候。
5、 當歸炭: 方法與炒當歸基本相似,以炒至黑色時為準,灑少許清水后出鍋,攤開晾涼。當歸炭常用于止血。
6、 油炒當歸: 將全當歸飲片用香油拌勻,小火微炒后出鍋,放缸內備用。每5千克當歸需香油0.5千克。
7、 酒炒當歸: 取全當歸飲片,用定量的黃酒拌勻,稍悶,待酒被吸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收貯即妥。每100千克當歸用黃酒30千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50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西洋參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下一篇: 廣金錢草的采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