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根,別名菘藍、藍靛,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是傳統(tǒng)的名貴中草藥材。根、葉入藥,根入藥稱“板藍根”,葉入藥稱“大青葉”。年需量很大,據(jù)全國市場調(diào)查,板藍根年需求量約為400萬千克,市場前景廣闊。板藍根抗寒、耐旱,抗性強,適應性廣,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種植。特別是近幾年,其用量增大,經(jīng)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1藥用價值與經(jīng)濟效益
1.1藥用價值 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等作用。有治療發(fā)熱、風寒感冒、咽喉腫痛、腮腺炎等功效。特別對于防治“非典”有特殊的療效。
1.2經(jīng)濟效益 種植板藍根經(jīng)濟效益高。一般每公頃產(chǎn)干貨板藍根3750~5200kg,產(chǎn)干貨大青葉2250~3000kg,板藍根、大青葉干貨平均價格為4.00元/kg,每公頃產(chǎn)值可達到2.4~3.3萬元。
2種植技術(shù)要點
2.1選地與施肥
2.1.1土壤選擇 板藍根是2年生草本植物,第1年叢生于地面,第2年抽薹,株高1.2m左右;果實紫色、扁平;根細長,圓柱形,長20~50cm;喜溫暖,耐寒,忌水浸。在疏松土壤上種植,根長、光滑、叉少。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和腐殖壤土的地塊種植。
2.1.2合理施肥 結(jié)合深翻,畝施農(nóng)家肥3000kg。深翻后整平,做畦或起壟,達到耕層深厚。畝施200kg復合肥,播種時作口肥撒施。
2.2種子處理與播種方法
2.2.1種子采集與處理 板藍根第1年不開花結(jié)果,當年收根時,選無病蟲、粗大、健壯、不分叉的根條貯藏,于第2年春按行距50cm、株距20cm栽種,及時澆水,5月種子成熟,采集晾干,留作第2年用種。
2.2.2播種時間與方法 播種前,種子用40℃的溫水浸泡4小時,撈出后用草木灰拌均勻。在北方種植以春播為好,時間為4月20~30日。壟播時要求寬苗帶播種,壟寬60cm、株距3~4cm,留成雙行拐子苗;畦播行距20cm、吉林省雙遼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株距7~10cm,畝保苗40~50萬株。播種時,開2cm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nèi),覆土,用腳踩1遍,或用磙子輕壓1遍,土壤墑情要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70%,播后7~10天出苗。
2.3田間管理
2.3.1定苗 當苗高4~7cm時,結(jié)合松土、除草,按株距3~4cm定苗。定苗后,生長前期宜干不宜濕,促使根部下扎,生長后期適當保持土壤濕潤,促進養(yǎng)分吸收。高溫多雨季節(jié)要注意排水。
2.3.2鏟趟、除草 土壤疏松,才能根深、叉少、葉茂。全生育期要鏟趟3次:當幼苗3~4葉時(5月末)進行第1次鏟趟松土,深度為15~20cm;1月后(6月末)進行第2次鏟趟,深度為20~25cm;收獲前(9月末)趟第3次。如果用除草劑除草,可選擇“精克草能”,當雜草3~5葉時噴施,畝用量40mL對水50kg噴霧。
2.3.3追肥、割葉6月上旬追肥,畝施硫酸銨40~50kg,加含鈣、鎂的復合肥7~15kg混合施入。在保證水肥充足、生長良好的條件下,可于6月下旬和8月下旬收割2次葉片,割收時留茬高3~5cm。每次割葉后應及時追肥、灌水,切忌施用碳酸氫銨,以免燒傷葉片。
2.4病蟲害防治
板藍根病害主要是霜霉病、白粉?。幌x害主要是幼苗時有萊青蟲及桃芽等危害。
2.4.1霜霉病 主要癥狀:葉部和葉柄受害。初期葉面有黃白病斑,中、后期葉背有灰白色霉狀物。隨著病情發(fā)展,葉色變黃,最后呈褐色干枯而死。防治方法:注意排水和通風透光,避免與十字花科等易感霜霉病的作物連作或輪作,發(fā)病期用70%代森錳鋅每畝100~150g對水50~60kg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1次,連噴2次。
2.4.2白粉病 主要癥狀:危害葉部。6~7月發(fā)病,低溫高濕、氮肥過多、植株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等情況下,均易發(fā)病。高溫干燥時,病害停止蔓延。防治方法:田間不積水,抑制病害發(fā)生;合理密植,配合施用氮、磷、鉀肥。發(fā)病初期用65%福美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霧。
2.4.3菜青蟲 危害癥狀:咬食葉片,危害輕的葉片成孔洞、缺刻,重的吃光全部葉肉,僅留葉脈。防治方法:幼蟲3齡前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2.4.4桃芽 危害癥狀:成蟲、若蟲吸食莖、葉汁液,造成病葉黃萎。防治方法:發(fā)生期用40%樂果1000~15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3收獲、加工及貯藏
在10月地上部枯萎后刨根,采挖時先在畦旁開挖60cm深的溝,然后順序向前刨挖,去凈泥土,曬至7~8成干時,扎成小捆再曬至干透,即為藥用“板藍根”,以根長、直、粗壯、堅實、粉性足者為佳。在北方6月或8月苗高18~20cm時可收割2次葉子,曬干即為藥用“大青葉”。
板藍根和大青葉一般貯藏在干燥通風處,適宜溫度在28℃以下,相對濕度65%~75%,商品安全水11%~13%。及時銷售,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
板藍根別名大靛、菘蘭、菘青、大青等,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以根入藥稱板藍根,只一年起收,以葉入藥稱大青葉,根及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能。主產(chǎn)于河北安國、江蘇南通。全國各地廣泛引種栽培。黑龍江栽培,可作為一年生種植,一般不能越冬。要得到種子,秋季收根入菜窖中貯藏。第二年栽種可得到種子。
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怕澇,水浸后易爛根,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地均可種植。底肥充足耐連作。但選擇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宜。
(1)整地施肥
板藍根系深根植物,選擇土層深厚、疏松的土地。每畝施圈肥3000~4000千克,畝施磷酸二銨15千克,畝用生物鉀肥4千克,均勻撒于地內(nèi)深翻30厘米以上,有利于根部生長成順直光滑不分叉。然后做成1米寬的平畦,以待播種。
(2)播種
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以條播為好。播前種子用40℃溫水浸泡4小時,用草灰播拌勻。然后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開一條1.5厘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于溝內(nèi),覆土1厘米,稍加鎮(zhèn)壓,灌透水7~10天可出苗,如種子發(fā)芽率70%,每畝用種量2.5千克左右。
(3)留種與采種
一年生大青葉不開花結(jié)果,春播的當年可收根。在刨根時,注意選擇無病害、蟲害,粗大健壯不分叉的根條留種。按行距40厘米×30厘米,移栽到肥沃的留種地里培植。栽后及時澆水,加強管理。冬季需培土、施肥防寒。翌年4月幼苗返青后及時澆水松土除草。不可過量施氮肥,否則莖稈徒長細弱,遇風雨易倒伏,不利種子成熟。因此,要配合施磷鉀肥,待種子成熟后,采收曬干脫粒,放置迎風干燥處貯存。
(4)田間管理
①松土除草:播種后保持土地濕潤,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淺鋤,防止傷幼苗,經(jīng)常保持土疏松無雜草。
②間苗定苗:苗高7~8厘米時按株距6~10厘米定苗,去弱留壯缺苗補齊。
③追肥澆水:以收大青葉為主的,一年要追3次肥。第一次在定植后,每畝用尿素10~15千克,在行間開淺溝施入,地旱及時澆水。第二三次都在收完葉子后立即追肥,每次可用圈肥并適當配施磷鉀肥供使植株生長壯旺。以收板藍根為主的,生長旺期不割葉子,少追氮肥,適當施用肥和草木灰,促使根部生長粗大,產(chǎn)根量高,根葉兼收時,生長旺盛時期割一次葉子,秋后收根。
(5)防治病蟲害
①霜霉病:為害葉部,葉背面不產(chǎn)生白色或灰色霉狀物,無明顯病斑嚴重時葉枯黃。防治方法:一是采取農(nóng)業(yè)綜合防治地排水,夏防澇,通風透光,燒毀病株。二是在發(fā)病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百菌清噴施,控制其蔓延。
②菜青蟲、蚜蟲:為害葉片,嚴重時將葉片吃成網(wǎng)狀,葉片變黃、卷曲、植株矮小,蚜蟲用40%樂果乳劑2000倍噴施,菜青蟲用敵殺死、萬靈進行噴灑防治。在生長期進行兩次辛硫磷灌根,以防地蛆,造成爛根。
(6)收獲加工
如收大青葉,播種后水肥管理跟上去,一年可割收2~3次。割收葉子時選晴天,立即曬干、色綠、質(zhì)量好。如遇陰雨應烘干,否則要發(fā)霉變黑,降低質(zhì)量。干后即可供藥用。收板藍根時,注意不要刨斷刨傷,影響質(zhì)量,把刨回的根晾到六七成干,去掉泥土,捆成小捆,曬至完全干燥。以粗壯均勻、條干整齊粉性足實者為佳品,一般畝產(chǎn)板藍根300~500千克,于葉200千克左右。
種子處理:選擇飽滿、新鮮的種子,提前浸泡,提高其發(fā)芽率。整地:選擇平坦的土壤,仔細耙平土壤,施足基肥。播下種子,用土埋起來,然后給土壤徹底澆水。管理:種植后需要及時追肥除草。板藍根適應性強,對土壤和生長環(huán)境要求低,可種植在肥沃、透氣、排水良好的沙土上,避免種植在低洼地塊。用發(fā)酵的農(nóng)家肥作基肥,做成寬約1.2-1.3的高壟,在壟的周圍開排水溝排水。菘藍一般在春夏播種,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在排列好的壟面上開溝,溝距保持在20-25cm,溝深2cm左右。將種子均勻撒入畦中,蓋上細土,保持土壤濕潤,約5-7天即可發(fā)芽。板藍根幼苗長到7-10cm左右時,要及時套種,長到12cm左右時,再套種。幼苗長出后,及時中耕除草,合理追肥。播種后,如果天氣干燥,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要及時開溝排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55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桔梗種植技術(shù)
下一篇: 高產(chǎn)栽培金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