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棱針點刺出血法
取穴:人中、百會、中沖、足三里
操作方法:常規(guī)消毒,用三棱針點刺出血,輕者每天2次,重者每天3次。
2.梅花針彈刺出血法
取穴:脊柱兩側(cè)、大椎、豐隆
操作方法:常規(guī)消毒,用梅花針彈刺出血,每天2次。
3.火罐拔吸法
取穴:脾俞、章門
操作方法:拔罐吸,每天l~2次。
產(chǎn)婦分娩后,忽然頭目眩暈,不能起坐,或心下滿悶,惡心嘔吐,或痰喘氣逆,甚則不省人事,這種現(xiàn)象稱為產(chǎn)后血暈。此癥多由產(chǎn)后失血過多,一時氣血虧乏,不能上榮所致;也可由瘀血內(nèi)停,阻滯氣血,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引起。本癥治療宜措施及時,可用中西醫(yī)二法急救處理,如獨參湯、升血壓藥物等,也可用針灸或醋熏等法外治。配合食療,有助恢復(fù)。
[飲食原則]若因氣血虧虛所致,膳食以補養(yǎng)氣血為主,除一般米面類主食和蔬菜水果外,宜食胡蘿卜、山藥、肉湯、骨頭湯、肝類、蛋類等。若屬血瘀者,則宜清淡,不應(yīng)過于滋膩。
[食療驗方]1.血虛氣脫:產(chǎn)后失血較多,感到頭暈眼花,甚則神志昏迷,唇白面青,心慌肢冷,身出虛汗,脈細舌淡。治則:益氣養(yǎng)血。
(1)人參湯:新羅參30克,橘皮10克,蘇葉15克,砂糖150克,加水3000毫升,煎水代茶飲。
(2)五味子湯:北五味子50克,蘇梗6克,人參6克,砂糖100克。用水煎熬成汁,去滓澄清,隨意飲用。
(3)蓮肉粥:將蓮子磨為細末,每次取蓮子粉15克,加入糯米30克,紅糖適量,同入砂鍋內(nèi)煎煮,煮沸后即改用文火,煮至黏稠為度。另法:采集新鮮蓮子,在粥將熟之際,放入,稍煮熟后,也可服食。
(4)桂圓紅棗粥:桂圓肉10~15克(用溫水浸泡片刻),紅棗肉10枚,粳米30克,紅糖適量,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400毫升,采用文火至微滾到沸騰后10分鐘,見粥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燜5~10分鐘即成。晨起空腹與睡前各服食1次。
另外,如龍眼棗仁飲,小麥山藥煎,山萸肉煎,烏雞湯,五味子膏,葡萄干等均可食用。
2.血瘀:產(chǎn)后惡露不下,或下亦很少,小腹陣痛拒按,漸至心下急滿,煩躁欲嘔,甚則氣粗喘促,牙關(guān)緊急,昏不知人,面色紫暗,唇紫,舌質(zhì)暗紅。治則:行血逐瘀。
(1)佛手延胡飲:佛手6克(鮮者15克),玄胡索6克,水煎服。
(2)山楂煎:干山楂肉30克(鮮者6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調(diào)服。
(3)桃仁墨魚:墨魚1條,桃仁6克,煮食。
(4)燉黑木耳:黑木耳、冰糖各等量,燉爛,每服1匙,日2次。
(5)炒桃仁:桃仁炒黃,每服3~6克。也可炒成椒鹽桃仁,同量嚼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61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肢慢性潰瘍
下一篇: 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