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合谷、風(fēng)池、液門、翳風(fēng)、率谷、頰車等
操作步驟:
取合谷穴,瀉陽明之熱。補風(fēng)池穴,瀉液門、翳風(fēng)、切耳門等穴,能散上焦之熱,兼有止痛作用。若頭痛者,加補百會、腦空等穴;止耳痛者,配切頰車、瀉率谷穴;慢性者,加補膽俞穴。每穴平揉、壓放各100次。
急性者,每天治1-2次;慢性者,隔天治療1次。
點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點穴。
治療效果:急性者,容易治愈;慢性者,治愈比較困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62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顏面神經(jīng)麻痹
下一篇: 蕁麻疹(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