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上海崇明縣有一張姓讀書人,酷愛讀古書。一次讀《西廂記》,因羨慕書中張君瑞的艷遇,就改名為張生。從此地廢寢忘食,捧著(西廂記》百看不厭,以致日夜思念書中的崔鶯鶯小姐,竟相思成疾、臥床不起了。家人甚是著急,多方求醫(yī),因醫(yī)生不知其病因,投藥自然無效了。林之翰(字憲百,號慎庵)乃名醫(yī),適值著完《四訟抉微》后赴滬訪友。病家久聞林的大名,遂請其診治。當進入內(nèi)室尚未“四診”時就聽張生反復(fù)呻吟輕語:“我的鶯鶯小姐,為什么還不來呀!”林之翰掀開帳子,只見其形容憔悴,情志昏迷,枕邊還放著一本《西廂記》,此時對其病因已知之八九了。再結(jié)合脈象,治案已成竹在胸。就吩咐病家如此這般。當天深夜,張生又在輕呼鶯鶯,只聽門外有女子的應(yīng)答聲:“張郎,鶯鶯來了!”他聞聲一躍,下床點燈,一邊疾步去開門,一邊驚喜地說:“請進,快快請進!”門開啟后,“鶯鶯小姐”翩然而入,張生舉燈一看,竟嚇得連退數(shù)步,原來來的不是閉花羞月的崔小姐,而是滿臉皺紋的一老嫗。他驚恐地問道:“小姐為何變成如此模樣?”“鶯鶯’答曰:“歲月催人老啊!幾百年了,我子豈能還是當年花容月貌?”張生忙將她推出門外,說;“請你趕快回去吧!”便急忙關(guān)緊丁房門。這時已驚出了一身冷汗。再想想“鶯鶯”的話也有道理;“人生百年,哪有不老之理!”我豈能和一位老媼結(jié)‘秦晉之好’呢!”再上床時竟安然入睡了。單思病也自然而愈。后經(jīng)適當調(diào)息,很快便恢復(fù)了健康。病家對林之翰感激不盡,準備重金酬謝。他說:“常言道,‘心病還需心藥醫(yī)’,我只不過是找著了病因,投對了‘心藥’而已,不必言謝,更無需重金。奉勸公子今后讀書需細辨之,以免誤入歧巷,枉受痛楚折磨耳?!保ń竦拢?/p>
“孫悟空行醫(yī)”出自《西游記》第68回: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
師徒四人一路西行來到朱紫國,投住在‘會同館’。兩個館使安排眾人食宿,并囑咐四人國王常不上朝,今日正在,盡早去倒換關(guān)文,唐僧整束進朝。
悟空與八戒在城中見到國王求醫(yī)的榜文,用法術(shù)將榜文移入八戒衣襟中,眾官來到驛館,悟空以此戲弄了八戒一番后,隨官差進宮去了。
悟空在文武官員前故弄玄虛的盤問病情,接著又用毫毛變得三根金絲來了一通懸絲診脈,讓眾人大開眼界。
擴展資料
主要人物:
在一年的端午節(jié),金毛吼化作賽太歲駕云而來,讓國王獻出金圣宮娘娘,不然就吃了一國的臣民。國王無奈將金圣宮推出海榴亭外,被那妖響一聲攝將去了,朱紫國王為此著了驚恐,把那粽子凝滯在內(nèi),況又晝夜憂思不息,所以成此苦疾三年。
后唐僧師徒路過此地,孫悟空巧行醫(yī),煉成烏金丹,并喚來東海龍王敖廣,一口津唾,化作甘霖,是為藥引——無根水。這藥引也非同尋常。那國王吞下烏金丹,便下穢污痰涎,內(nèi)有糯米飯塊一團,除下病根,心胸寬泰,氣血調(diào)和,精神漸抖擻,腳力也強健。 悟空后治其里。酬謝宴上,行者進而問詢“驚擾何事”,探得國王發(fā)病本源,便去降伏妖邪,營救金圣娘娘。
先是打退賽太歲的先鋒,問明妖精的情況。繼而打殺妖精的心腹,變化成“有來有去”,混進妖洞,探明了妖精虛實。隨之變化在金圣娘娘的貼身女婢春嬌,偷得了妖精的寶貝紫金鈴,終于戰(zhàn)勝了妖怪,救回了金圣娘娘。朱紫國國王的病至此“痊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68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神秘的冷香丸
下一篇: 白居易的養(yǎng)生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