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音性耳聾——使用抗菌藥和糖皮質激素
傳音性耳聾是傳音系統(tǒng)病變所致的耳聾,其病變多在外耳道和中耳。外耳道病變的病因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外耳道畸形或閉鎖、炎癥、異物、盯聹或表皮栓塞;中耳病變的病因有先天性中耳畸形、急慢性非化膿性(或化膿性)炎癥、外傷、耳硬化癥和腫瘤。臨床表現除耳聾、耳鳴(耳鳴多為低音調)外,還可有上述原發(fā)病的表現。音叉檢查、電測聽計檢查可有異常。
用藥參考抗菌藥:用于化膿性炎癥,可用紅霉素0.5毫克口服,每天3次;或用百炎凈0.5克口服,每天2次(首次加倍,加服等量碳酸氫鈉);或用新霉素滴耳劑、卡那霉素滴耳劑或復方紅霉素滴耳劑滴耳,每天3次。糖皮質激素:用于非化膿性炎癥,可用強的松5毫克口服,每天3次;或地塞米松0.75毫克口服,每天3次(或早晨或隔天早晨1次),療程不超過5天(有潰瘍病史者慎用);或用復方可的松滴耳劑滴耳,每天3次。
感音性耳聾——使用血管擴張藥和維生素類藥
感音性耳聾是內耳、聽神經或聽覺皮層中樞發(fā)生病變,使感覺聲音發(fā)生障礙的一種耳聾。病因有先天性(如妊娠期使用氨基甙類藥)、后天性(如急性傳染病、噪聲影響)、老年性、藥物性、內耳外傷和聽神經瘤等。臨床表現除耳聾、耳鳴(耳鳴多為高音調)外,還可有上述原發(fā)病的表現。音叉檢查、電測聽計檢查可有異常。
用藥參考血管擴張藥:用于改善耳蝸微循環(huán),可用培他啶口服,每次4~8毫克,每天3次(有潰瘍病史者忌用);或用桂利嗪25~50毫克口服,每天3次;或用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3片,每天3次。維生素類藥:可用維生素E口服,每次50~100毫克,每天3次。
突發(fā)性耳聾——使用抗病毒藥、擴血管藥、激素和抗凝中藥
突發(fā)性耳聾是突然發(fā)生的感覺神經性耳聾。病因有病毒感染、內聽動脈痙攣和栓塞、蝸窗膜破裂等。臨床表現為突然發(fā)生單側耳聾,多伴有耳鳴、耳內悶塞感,少數人有眩暈、惡心和嘔吐。檢查可見鼓膜、咽鼓管正常;伴眩暈者有眼球震顫;聽力檢查為感覺神經耳聾,聽力曲線表現為低頻型聾、平坦型聾、高頻型及全聾。
用藥參考抗病毒藥:可用鹽酸嗎林胍口服,每次0.2克,每天3次。血管擴張藥:可用山莨菪堿10毫克口服,每天3次。神經營養(yǎng)藥:可用維生素B120毫克口服,維生素B620毫克口服,均為每天3次。糖皮質激素:可用地塞米松0.75毫克口服,每天3次。抗凝中藥:可用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3片,每天3次;或用川芎嗪片、當歸片口服,劑量同前。
聾啞癥——使用血管擴張藥和營養(yǎng)神經藥
聾啞癥是指在學習語言之前或正在學習語言的年齡喪失聽力,使學習語言發(fā)生困難甚至不能,聽不到別人說話、又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已思想的一種耳病。先天性病因為胎兒在母體中耳的發(fā)育受到干擾,多為母體妊娠期患病和藥物中毒所致,多為雙側耳聾;繼發(fā)性多因急性傳染病(如腦膜炎、麻疹、流感、傷寒和瘧疾)、藥物中毒(如鏈霉素、卡那霉素和奎寧)、中耳炎、迷路炎和噪音損傷引起。臨床表現主要為聾和啞,還可有上述原發(fā)病的表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78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藥治肝注意
下一篇: 不能迷信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