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暑熱則陽亢
、氣盛,陽亢則傷陰,氣盛則耗液。中醫(yī)說的“氣”,就是人體的機能活動和新陳代謝。這些生命活動全由數(shù)不清的酶催化,溫度高,酶的活性增強,造成人體機能耗竭,危及生命。所以炎熱夏季人要學會滋陰護液、避暑養(yǎng)生。并且要早下手,從春夏之交就開始采取措施逐步進行,使身體有個漸進適應過程。中國的傳統(tǒng)飲食講究“夏食清淡”
,傳統(tǒng)說法是五、六、七月不吃牛、羊肉等熱性飲食。這是老祖宗傳下來飲食順應四時的智慧。防暑最好的飲食應該是多吃含糖分少的生菜、黃瓜、苦瓜、絲瓜以及野菜等;少食烹、炸、煎、炒的油膩菜,多吃清淡的湯菜,如傳統(tǒng)豆腐、豆芽湯、絲瓜湯、紫菜湯、豌豆黃瓜湯等,既補充了水分、鹽分和營養(yǎng)夏季的飲料很重要
,中國老人喜歡喝茶,不喜歡冷飲。菊花茶、黃芪茶都有清頭、明目、除煩、消暑的作用。西瓜是最好的飲料,中醫(yī)把西瓜看作“天生白虎湯”,有清熱解暑、保肝利尿的作用,也有補充電解質的效果;無糖尿病者,飲用鮮甘蔗汁也有養(yǎng)陰效果,它被譽為天然的復甲湯。伏天有中暑預兆時,在礦泉水中加冰塊喝下去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自然納涼可以在大自然中獲得各種涼爽清新的感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浴水散熱值得提倡的是游泳
中藥除暑有些中藥方劑有滋陰解暑的作用
,胃陰虛用甘露飲或白虎人參湯;腎陰虛服用知柏地黃丸或六味地黃丸;山楂烏梅湯可理氣化濕;荷葉汁、黃連、黃柏、知母等均有清熱功效。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8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