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民生 山東省濱州市中心醫(yī)院
蓮子是睡蓮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蓮的成熟種子,主產(chǎn)于湖南、福建、江蘇等地,以秋季采收的種子入藥,生用。芡實為睡蓮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種仁,主產(chǎn)于山東、安徽、江蘇等地,以秋末冬初采收的種仁入藥,生用或炒用。
相同點:二者味甘澀而性平,均歸脾腎經(jīng),其甘可補脾,澀可固腎,能止瀉、止帶、固精。可治脾虛久瀉、脾腎虧虛之帶下病、腎虛尿頻、滑精、遺精及小便不禁等證。二者還常配伍為用以增強療效。二者均富含營養(yǎng)成分,可作食品服用。
不同點:蓮子的補脾之力較芡實強,素有“脾果”之稱??杉嫒胄慕?jīng),能補益心氣安神,可治心虛不寐之證,但其性平和。芡實的除濕之力強于蓮子,斂而不燥不膩不留邪,治療脾腎氣虛,不能制水、泛濫橫溢所致水腫者常用,但作用平和。生芡實以補腎澀精為主,而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亦有將芡實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補脾止瀉為主。
您好!芡實和蓮子是兩味不一樣的中藥材,但是作用相近。
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能。
蓮子具有清心醒脾,補脾止瀉,養(yǎng)心安神明目、補中養(yǎng)神,健脾補胃,止瀉固精,益腎澀精止帶的功能。
?很多人都不止一次問到過芡實是不是蓮子,這多半是被芡實外觀和蓮子相似導致的。那么,芡實是蓮子嗎?芡實是長在哪里的?
芡實是蓮子嗎
芡實和蓮子是兩味不一樣的中藥材,但是作用相近。
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能。
蓮子具有清心醒脾,補脾止瀉,養(yǎng)心安神明目、補中養(yǎng)神,健脾補胃,止瀉固精,益腎澀精止帶的功能。
芡實是長在哪里的
芡莖三月生葉貼在水面上,比荷葉大,有皺紋,葉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莖、葉都有刺。莖長達一丈余,中間也有孔有絲,嫩對剝皮可食。五六月開紫花,花開時面向陽光結(jié)苞,苞上有青刺?;ㄔ诎?,也如雞喙。剝開后有軟肉裹子,殼內(nèi)有白米,形狀如魚目。七八月成熟,九月份結(jié)果。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果實可食用。也可作藥用。
芡實果實為花托包被的假果,果實有刺或無刺,花萼宿存,尖嘴狀,位于果實頂端,整個果實形似雞頭,果形大,一般重0.5-1.0kg,內(nèi)分多室,并約有成熟種類100-200粒。種子呈圓形,較大,直徑1.0-1.6cm,百粒重164g左右,種子外被有1層較厚的假種皮,呈乳白色,上有較多紅色的斑紋。
芡實種子含淀粉,供食用、釀酒及制副食品用;供藥用,功能補脾益腎、澀精。全草為豬飼料,又可作綠肥。芡實宜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芡實宜與蓮子肉、山藥、白扁豆之類食物一同食用。
怎樣挑選芡實
一、看色澤。芡實的質(zhì)地好壞首先要看外觀色澤,色澤白亮的,形狀圓整的,一般質(zhì)地比較糯,外觀歲白但光澤不足,色萎的質(zhì)地梗性。色帶黃則可能是陳貨,其質(zhì)地也是梗性。
二、看形狀。挑選芡實米的要求除了看色澤外,還有看形狀、顆粒要圓整大小均勻,身份要干燥,否則易霉變,鑒別是否干燥可以用口咬來堅定,齒咬松脆易碎的干燥,略帶韌性的身份潮。
三、聞氣味。購買芡實的時候還要以鼻聞之,要無異味,如有硫磺味,可能蟲蛀后再加工的。
芡實的食用方法
芡實不但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也是藥食兩用的佳品中味道最好吃的,香甜軟糯,百吃不厭。
中藥芡實炮制用麩炒芡實:取凈芡實,照麩炒法炒至微黃色,可以健脾止瀉。不過芡實還是餐桌上一道美味食品呢。
《本草中國》里介紹了新鮮芡實的吃法:糖水芡實是有名的時令甜點;芡實搭配蓮藕是一道開胃去火的消暑菜;芡實排骨湯是健脾益氣的藥膳靚湯。
買不到新鮮的芡實,曬干的芡實味道也很好的,藥店里的芡實大多是半圓形的、表面還帶著棕紅色種皮,作為餐桌上的食品,可以在超市或網(wǎng)購已經(jīng)去掉種皮的白如珍珠的芡實。在晚上睡覺前把芡實、蓮子、紅棗、桂圓干洗凈,放到電燉鍋,加入適量清水,調(diào)到自動檔,早上起床時,一鍋熱氣騰騰的芡實蓮子羹就煮好了。吃的時候加入一些紅糖,香甜可口清香誘人,是一份不錯的早餐呢,如果煮的時候掰一小塊柿餅加進去,柿餅的甜味會讓芡實蓮子粥更有一股獨特的清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10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普及急救常識非小事
下一篇: 瓜蔞果根皆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