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博主:王宜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編者按 養(yǎng)生話題廣泛。當今社會,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一個普遍意識。但如何養(yǎng)生卻各不相同,在衣食住行中各有養(yǎng)生高招?,F(xiàn)代人非常重視自我保健,其實,古代人的養(yǎng)生意識并不比現(xiàn)代人淡薄,他們不斷探求養(yǎng)生之道,總結出不少有效的方法,即使在今天仍被廣泛應用。我們如何借鑒古代的方法養(yǎng)生方法?
在此,我們開辟了一個新的欄目《養(yǎng)生博客》,將選登一些這方面的文章,內容廣泛,理念新穎,糾偏改錯,各抒已見,以饗讀者。此期刊出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食療營養(yǎng)部主任王宜的文章。
上周的一天我在醫(yī)院門診大廳,一位阿姨從身后趕上來叫住我說:“我總看你的節(jié)目,……凍姜爛姜真的不能吃嗎?那我可有不少呢!”聽到阿姨的問話,讓我想起了在北京科教頻道《健康北京》節(jié)目,我的三期“蔥、姜、蒜”播出后,有好幾位老人問過類似的問題,為此借“舍不得丟棄凍姜爛姜”話題,我想不妨再談談不能食用“凍姜爛姜”的問題。
常說姜是寶,防病治病少不了。那我就從姜渾身都是寶夸起。姜味辛性溫,能發(fā)汗解表、溫中散寒、健胃止嘔、解毒。姜也常用于感冒風寒、胃寒嘔吐以及中魚蟹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姜有許多種,有紫(子)姜、生姜、老姜、干姜……用起來十分有講究,為幫助記憶我整理了一下:子姜入肴用,生姜炙來用,老姜入藥用,姜皮利水用,爛姜凍姜不食用。
話說到這兒好像可以了,其實還沒有解決“爛姜凍姜”也是寶的問題,好!首先強調“爛姜不爛味”是錯誤的,當姜腐爛后,會產(chǎn)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而凍姜與爛姜是一樣的,在日本《食物保藏》中記載著凍姜內含有黃樟素的成分。黃樟素能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fā)肝癌和食道癌。尤其是肝炎病人,更不能吃腐爛冰凍的姜。如果您在烹調中使用爛姜凍姜,盡管量很小,但對于肝細胞也是有毒害作用的,為了健康還是不吃為宜。
那么不吃就一定要丟掉爛姜凍姜嗎?其實爛姜凍姜可以外用,如切片或切末,放在水中泡澡、泡腳驅寒,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發(fā)汗解表,既減少了浪費,又充分發(fā)揮了姜的外用價值。可謂:“爛姜凍姜僅外用?!蔽业捻樋诹锞屯瓿闪耍骸白咏腚扔?,生姜炙來用,老姜入藥用,姜皮利水用,爛姜凍姜僅外用”。
但還要提醒某些疾病患者不適宜食用姜,如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鏈 接
魯菜重用蔥姜蒜
蔥 吃大蔥是山東人的一大嗜好。大蔥蘸醬、煎餅卷大蔥都是山東有名的地方美食之一,魯菜蔥爆肉、蔥燒蹄筋、蔥燒海參、蔥燒豆腐等,大蔥都是主要的輔料。山東很早就種植大蔥,《莊子》一書記有“春日飲酒茹蔥,以通五臟”?!洱R民要術》記錄了種蔥的方法和用蔥作調味品,章丘大蔥是山東的地方名產(chǎn),單株可高達1米,重1500克,莖白細嫩,汁液甘甜可口,是山東名菜“蔥燒海參”必配的輔料。這道佳肴不僅味美,配合海參更有和里發(fā)表、活血壯陽的保健功效。民間也有受風寒感冒用大蔥、生姜、紅糖沖水飲用治療的食俗。
姜 姜是魯菜調味的重要原料,素有“魯菜重用蔥姜蒜”之說,山東萊蕪盛產(chǎn)的姜是姜中的名品??鬃印墩撜Z》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的記錄,表明姜在日常飲食中的重要性。民間“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的諺語,是對中醫(yī)評價姜性味辛溫、入脾胃肺經(jīng)、有發(fā)表散寒、祛痰止嘔、消食止泄、補益功效的淺釋?,F(xiàn)代醫(yī)學評價姜對人體消化、循環(huán)、呼吸、神經(jīng)、內分泌等系統(tǒng)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還有抑癌功效。山東地區(qū)在食用海鮮時常佐以姜,以緩解海鮮食物中的寒涼之氣。
蒜 蒼山大蒜是山東的名產(chǎn),也是魯菜的重要調味品。魯菜蒜爆肉、蒜爆羊肉、大蒜鱔肉段中均大量配用大蒜。山東人有生食大蒜的喜好,許多涼拌菜都離不了大蒜調味。肉類食品配用大蒜,一可去腥提味,二可消除肉食中細菌,三有利于身體對肉類的消化吸收。故民諺有“吃肉不加蒜,營養(yǎng)減一半”之說。中醫(yī)評價蒜性味辛溫、入脾胃肺經(jīng),可行滯氣、暖脾胃、消癥積、解毒殺蟲、興陽道?,F(xiàn)代醫(yī)學研究大蒜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抗血小板凝聚、提高機體免疫力、廣譜抗菌、抗癌、抗疲勞、抗衰老的作用。從大蒜中提取的大蒜油,已成為世界流行的高檔保健品。(姚海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18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除眼袋便方
下一篇: 數(shù)九寒天專家建議——驅寒選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