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吻為馬錢子科植物胡曼藤的全草
1.中毒原因 誤服或用藥過量
2.毒性數(shù)據(jù) 全株均有毒
4.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 誤食本品后中毒癥狀出現(xiàn)的快慢與食用的部位有關,用根煎水或食其嫩芽時
,可立即出現(xiàn)中毒癥狀。中毒后首先出現(xiàn)口、咽、腹部燒灼樣疼痛,流涎、惡心、嘔吐、口干或吞咽困難等癥狀,大部分中毒者尚有腹痛、腹脹及腹部壓痛。繼而出現(xiàn)神經(jīng)毒性癥狀,言語不清、眩暈、四肢麻木、肌肉軟弱無力、舌硬診斷
,①服藥史;②典型的臨床癥狀;③可進行毒物分析確證。5.搶救與治療
(1)立即催吐及用3%~5%揉酸液或l:2000高錳酸鉀液洗胃并導瀉、輸液加速排泄
。(2)解毒劑治療:可用阿托品或士的寧皮下注射以對抗鉤吻堿的迷走神經(jīng)抑制作用
。也可肌內(nèi)注射新斯的明,每6小時1次,每次lmg。(3)羊血治療:診斷為本品中毒后,可盡早用新鮮羊血200~300mL灌服
,共1~2次。如無羊血也可用白鴨或鵝血灌服。(4)對癥治療:應針對抽搐
、休克等采取相應措施。血壓下降時可用升壓藥物,呼吸抑制時可用洛貝林(山梗菜堿)及尼可剎米交替注射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25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