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焰,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yī)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脾胃消化專業(yè)委員會常委,2003年-2005年
省直屬機關南粵建功立業(yè)女能手。擅長胃病、肝病的中醫(yī)辨證論治及西醫(yī)診治。
54歲的王先生是一位機關干部,患腹痛腹瀉十余年,時重時輕,飲食稍有不慎、精神緊張或工作勞累即發(fā)作,發(fā)作時每日瀉3-4次,多則6-8次;同時伴有心煩焦慮、失眠,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苦不堪言,嚴重時還想過輕生。曾化驗大便多次沒有異常,做電子結腸鏡檢查也沒有發(fā)現(xiàn)器質性病變,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經(jīng)多種中、西藥物治療,僅能緩解一時,旋即復發(fā)。兩年前經(jīng)人介紹,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就診。
經(jīng)問診和相關檢查,辨證為脾胃氣虛、陽氣不足兼肝郁挾風,用健脾升陽、疏肝祛風、勝濕止瀉治法。服中藥5劑后,病人腹瀉腹脹明顯緩解,舌質轉為淡紅,脈仍細弱。于原方稍事加減,再服20劑,配合心理調節(jié),病情進一步改善,尚覺短氣乏力。時值長夏,以清暑益氣湯加減,兩個月后諸癥消失,大便正常,僅吃飯胃口較差,交代病人連服兩個月資生丸,后隨訪半年無復發(fā)。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特征為腹痛、腹脹、排便性狀改變、便秘或腹瀉。腹痛、腹脹、腹瀉、便秘這些看起來的小毛病,困擾著全球大約7%-10%的人,其中很多人因為忽視這些癥狀沒有及時、有效地治療,或以為這種病無法根治而放棄積極治療,從而影響生活質量。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神經(jīng)、精神、感染等復雜因素所致的腸易激綜合征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平時生活、飲食亦與本病關系密切,因此,腹脹和氣脹的患者還是少吃豆類、卷心菜和其他含可發(fā)酵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宜。對乳糖不耐受患者應減少牛奶或乳制品的攝入。餐后腹痛的患者可試用低脂高蛋白質飲食。(戈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31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寒季兒童頑疾炎夏中藥治療
下一篇: 穴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