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療法歷史悠久,易為患兒接受,用于治療小兒的某些疾病有良好的療效。
小兒推拿手法應(yīng)輕快柔和,有的手法雖與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動(dòng)作及操作方法卻不一樣。治療穴位有時(shí)也和成人不同。
(一)常用手法
1.推法:用拇指面(正、側(cè)兩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選定的穴位上作直線推動(dòng),稱直推法;用雙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向兩端分開推,稱分推法(圖2)。
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選定的穴位上貼住皮膚,帶動(dòng)皮肉筋脈作旋轉(zhuǎn)回環(huán)活動(dòng),稱揉法(圖3)。治療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zhǔn)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患兒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dòng)至大椎兩旁,算作捏脊一遍(圖4)。此法多用于小兒疳積,故又稱“捏積”。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攏)面自病兒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處,稱推脊法(圖5)。此法適用于高熱。
(二)常用穴位
小兒推拿的常用穴位(圖6及表)。
━━━┯━━━━━━━━━┯━━━━━━━━━━┯━━━━━━━━━━━
穴名 │
位
置
│
主
治
│
操
作
───┼─────────┼──────────┼───────────
脾土穴│拇指羅紋面
│腹瀉、嘔吐
│用推法,推200~500次
───┼─────────┼──────────┼───────────
大腸穴│自食指端橈側(cè)邊緣至│食積、腹瀉
│用推法,推100~300次
│虎口,成一直線
│
│
───┼─────────┼──────────┼───────────
板門穴│大魚際隆起處
│胸悶、嘔吐、食積腹?jié)M│用推法或揉法,
│
│、食欲不振
│操作50~200次
───┼─────────┼──────────┼───────────
三關(guān)穴│前臂橈側(cè)邊緣,自腕│外感怕冷無汗、
│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
│橫紋直上至肘橫紋成│營養(yǎng)不良
│肘部,推200~500次
│一直線
│
│
───┼─────────┼──────────┼───────────
六腑穴│前臂尺側(cè)邊緣,自腕│發(fā)熱、多汗。
│用推法,自肘部向下推至
│橫紋直上至肘橫紋成│虛證忌用
│腕部,推100~500次
│一直線
│
│
───┼─────────┼──────────┼───────────
天河水│前臂掌側(cè)正中,自腕│身熱煩躁,外感發(fā)熱 │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
穴 │橫紋中點(diǎn)直至肘橫紋│
│肘彎處,推100~500次
│中點(diǎn)成一直線
│
│
───┼─────────┼──────────┼───────────
七節(jié)穴│第四腰椎至尾骶成一│腹瀉、痢疾、食積腹脹│用推法,自上而下或自下
│直線
│、腸熱便秘
│而上均可,推200~500次
───┼─────────┼──────────┼───────────
龜尾穴│尾椎骨處
│腹瀉、脫肛、便秘
│用揉法,揉300~600次
───┼─────────┼──────────┼───────────
丹田穴│臍下2 寸
│少腹痛、遺尿、脫肛、│用摩法或揉法,
│
│小便赤少
│操作3~5分鐘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37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婦人腹痛
下一篇: 夏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