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即防患于未然,祖國醫(yī)學早在《內經》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思想?!肚Ы鹨健て吒[病》列舉了“生食五辛,接熱飲食,熱冶面食,飲酒不已,房室無節(jié),……”等多項損目原因,告誡人們必須避免之。該書還有用小黑豆、胡麻等,有服以明目藥物的預防方法。《太平圣惠方》有“食治眼痛諸方”的食療防治方法,如用豬肝、蔥白、雞子煮服,以防治肝虛目暗等。《圣濟總錄·眼目門》強調養(yǎng)生之士,必須注意以下諸般:“或多熱食、或嗜五辛,或喜怒不時,或房室不節(jié),以至凌寒冒暑,外濕當風,哭泣不寐,凡過用目力,皆致疾病。”還有用掌心擦熱溫熨眼部以防治目暗的方法。《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在飲食、七情、視力衛(wèi)生等諸方面,有簡要論述:“凡人多食熱物,或食五辛,喜怒無時,淫欲不節(jié),沖寒冒暑,坐濕當風,恣意誼呼,狂情啼叫,長夜不寐,天日無閑或久處煙火,或博戲經時,拈掇多年,雕鐫畫繡,燈下細書,月中讀書,皆能耗散精華,大能損目。
更有馳騁田獵,冒涉霜雪,向日延風,晝夜不息,。皆是損目之因。恣一時之快意,為目病之根源,所以疾生眼目,凡有養(yǎng)性之事,必須慎之,終身保息,自然無憂。”《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進一步提出了“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損者由于漸,欲無其患,防制其微”的早期治療思想。這些至理哲言,千百年來仍然指導著臨床實踐?,F根據前人經驗和當代實踐,眼病的預防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飲食起居有常
飲食有規(guī)律,起居有常度,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飲食不可暴飲暴食,亦不可偏嗜,以免損傷脾胃。平素少食炙賻及膏粱厚味,以免蘊成脾胃濕熱。若“饑飽傷胃,勞役傷脾,戊己既病,則生生自然之體,不能為生生自然之用,故致其病”(《原機啟微·七情五賊勞役饑飽之病》)。已病后飲食之宜忌,須根據病情而定,不可亂開忌口譜。
起居有常,即指生活起居,工作學習,文體活動都要適當安排而有規(guī)律。不正常的活動,不適當的用眼,可使身心視覺受到損害。如久視則傷血,久臥則傷氣,久坐則傷肉,久立則傷筋,起居失常,房室不節(jié),可致耗血傷精,甚至造成內障,務當慎之。
二、避免時邪,調和情志
時邪即指四時不正之氣。若侵犯機體,可致多種眼病,尤以外障眼病為多。避免時邪,須順應四時,適其寒溫,鍛煉身體,或結合氣功,以增強體質。如癘氣廣泛流行,一家之內,鄰里之中,男女老幼迅速相染者,隔離病人、避免接觸是預防的有效措施。對于工礦、機關、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等集體單位,可采用相應的預防性藥物,如用千里光眼藥水滴眼,薄荷、板藍根、桑葉、銀花等煎水內服,做到及早預防,以免廣泛流行。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銀海精微·七情》)謂“喜傷心其氣散,怒傷肝其氣緊,憂傷肺其氣聚,思傷脾其氣結,悲傷心胞其氣急,恐傷腎其氣怯,驚傷膽其氣亂”。七情過激,臟腑受傷,氣機郁滯能引起眼疾。必須七情和暢,愉快樂觀,方能百脈和暢,臟腑安和,眼疾少生或不生。已病之后,也不能因病而郁,加重病情。
三、講究衛(wèi)生,保護視力
加強衛(wèi)生宣傳教育,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是預防疾病、減少疾病的有效措施。個人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如勤剪指甲,勤洗手,不用臟手帕擦眼,也不用別人的手帕、毛巾擦眼。與傳染性眼病患者接觸后,用肥皂水將手洗凈。公共場所(理發(fā)店、浴池、旅館等)要有嚴格的衛(wèi)生管理制度,所用的臉盆、面巾、浴巾等要經常消毒。傳染性眼病流行時,公共浴室、游泳場所要嚴加管理,甚至停止開放。醫(yī)護用的檢查器械、藥品、敷料等要注意消毒,以免相互傳染。
保護視力是眼科保健的主要方面,從小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如讀書姿勢要端正,距離讀物保持30厘米遠,乘車、臥床勿看書,照明亮度要適宜(過強則刺目,過暗則勞目),讀1小時許,可閉目或遠眺片刻,并每日配合按摩眼周穴位,以疏通經絡氣血,消除疲勞。
如有眼疲勞癥狀,應及時去醫(yī)院診治,切勿亂戴別人眼鏡。
四、注意安全,防止外傷
眼外傷可以造成視力嚴重障礙,甚至完全失明,因此注意安全,防止外傷,是保護視力的關鍵性措施。平時要做好預防眼外傷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廣大群眾了解眼外傷的基本預防知識。基層單位的醫(yī)務人員要掌握眼外傷的防治知識,以便及時正確初步處理眼外傷病人。
各廠礦和農村,要根據不同工種,建立和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制訂安全措施,定期檢查落實情況,并要改進生產設備和增加防護措施。農民也要注意預防農業(yè)性眼外傷,學校的教師和家長要對小孩進行安全教育。一旦發(fā)生眼外傷,須及時去醫(yī)院診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39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針眼
下一篇: 眼病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