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社會的永恒威脅,恰是理性自身的狂妄。
轉型期社會,由于缺乏健全的思想,似乎一切觀念都必須以嘩眾取寵的方式提出來,俗不可耐的大眾媒體夾帶著那些原本不打算以學術為志業(yè)卻有著各類引人注目的頭銜的教授們和院士們,拼力污染公共空間,競相出賣我們悠久語言的真實涵義,不過是為了在名利場上逗留幾分鐘而已。有時候,我真羨慕那些可以拂袖而去的智者,他們不必留在塵世間,從充斥著言論市場的烏七八糟的雜燴中,挑選一些尚可駁斥的,給予批評。
照直說吧,以目前關于“取消中醫(yī)”的昏話為例,我們既不應以“科學”的名義鼓吹科學根本不能提供支持的知識,更不應以“科學”的名義批判這些根本不能從科學角度給予批判的知識。
如果你不信服如此簡單的陳述,那么你應首先學習康德的科學著作和康德的非科學言論(例如《康德書信百封》,李秋零譯)。不要以為康德的分析方法太陳舊,不如最先進的科學事實更有根據(jù)??档驴吹搅巳祟惱硇阅芰Φ挠邢扌浴赃壿嬜郧橄拗?,于是他承認有邏輯自洽范圍之外的知識。事實上,你不能把人類情感包容在人類的邏輯框架之內(nèi)。例如,“愛恨交加”這樣的情感,和“惆悵”、“厭倦”、“傷感”這樣的情感一樣,不能被邏輯地加以分析。但沒有誰愚蠢到拒絕承認這些情感的真實性——除非他根本沒有這些情感體驗。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不得不對所謂“左的”和“右的”這兩方面同時發(fā)生的實質(zhì)相同的傾向實行批判。當“計劃經(jīng)濟”和“精英治國”的思維方式占據(jù)主導地位時,最危險的傾向是“科學精神”被庸俗化為“科學主義”——其實質(zhì)是試圖讓科學成為“信仰”或“意義”來源的一切注定失敗的努力,在失敗之后使思想蛻變?yōu)榻┗庾R形態(tài)的過程。當“市場經(jīng)濟”和“消費主義”的思維方式占據(jù)主導地位時,另一種傾向大行其道,即以“科學”的名義推銷一切有利可圖的東西——西醫(yī)、中醫(yī)、柏拉圖和孔夫子、出土文物和夢幻冥想,都被列入“暢銷排行榜”。魚龍混雜,真正的中醫(yī)瑰寶當然可以與江湖騙子同時存在??墒沁@并不能為“西醫(yī)至上主義”提供根據(jù)。
啟蒙,康德說,就是每一個人獨立運用他自己的理性來判斷世間的事物,包括理性本身??茖W的理性,是西方理性的一種,最重要的一種,它源自古代希臘的邏各斯理性,但屬于蛻化之后的邏各斯,或僵化了的邏各斯。邏各斯理性以“對話”為表達方式,僵化了的邏各斯則以“說教”為表達方式。理性的說教,我們稱之為“邏輯”。
于是,凡不合邏輯的敘述,我們就不再愿意傾聽。一直到維特根斯坦充當了那個天真的孩子,他告訴我們說:凡可說的,皆無意義。凡有意義的,皆不得不以荒唐的語言傳遞其意義。
以西醫(yī)為例,它能說的一切道理,首先,可以表達為一套被醫(yī)學家們或多或少共同承認的邏輯無矛盾的關于人體內(nèi)部和外部事實的陳述。其次,在這套基本原理之外,醫(yī)學研究每日每時努力求索的,是大量的與這套陳述沖突或無法由這套陳述來解釋的人體經(jīng)驗??茖W?如果科學僅僅承認邏輯自洽的事實陳述,那么醫(yī)學家們努力求索的,大多不是科學的——他們只是相信求索的結果可以被表達為科學陳述而已。
又以數(shù)學為例,我們的數(shù)學求索最不能偏離邏輯,并且我們對任何數(shù)學結論的最直接的判斷必須是邏輯的。既便如此,在數(shù)學領域,專業(yè)學者們每日每時苦苦求索的那些問題,大多是無法在現(xiàn)有數(shù)學解釋的邏輯體系內(nèi)得到解釋的——他們只是相信他們的求索最終可能拓展數(shù)學和邏輯能夠解釋的范圍。
中醫(yī)的哲學顯然有比西醫(yī)的哲學更優(yōu)越之處。前者是整體論的,更適用于活生生的人的身體、情感、和精神,后者是分析論的,更適用于死板板的物的世界。不足者,或許因為中醫(yī)的整體,是嵌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土壤之內(nèi)的,以傳統(tǒng)的“天人感應”為自然狀態(tài),以“陰陽五行”為思維范式,以“體悟”和“內(nèi)證”為推理依據(jù),如此而喪失了話語權。
可是,我們怎可因中醫(yī)在短期內(nèi)的沉默,就否認它曾如此悠久和如此輝煌地存在過并僅僅因為在不過200年西方話語的霸權時代它的相對沉默,就剝奪它生存的權利呢?
啟蒙意味著自覺地為一切真理劃出適用界限,包括為科學真理劃出適用界限。越過這一界限,啟蒙了的理性將予以批判——不論你是什么“教授”、什么“院士”或什么尊貴的“子”。這就是康德的立場,鮮明地表達在他的這樣一句口號中:“排拒知識,為信仰留余地!”同樣一番道理,用哈耶克的語言是這樣表達的:保持警惕!因為對人類社會的永恒威脅,恰是理性自身的狂妄。
啟蒙,就是走出懵懂狀態(tài),就是甩掉意識形態(tài)的蒙蔽,就是批判科學主義同時也批判偽科學。先寫至此處,恭候西醫(yī)至上論者的批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48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個中醫(yī)學子的心聲:突然發(fā)現(xiàn)最關心中···
下一篇: 絡病理論與肺纖維化關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