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陰心包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
其支者:循胸出脅(2)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4)出其端
[本經穴]天池
【注釋】
(1)歷絡三焦——此指自胸至腹挨次聯絡上
(2)脅——乳下旁肋部
(3)兩筋——指橈側腕屈肌腱和掌長肌腱
(4)小指次指——小指側的次指,即無名指
【語譯】
手厥陰心包經:從胸中開始
它的支干脈:沿胸內出脅部,當腋下三寸處(天池)向上到腋下
它的支脈:從掌中分出
【病侯】
《靈樞·經脈》:是動則?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菏中臒幔?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肘攣急,腋腫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
,掌中熱。【注釋
(1)支滿——支撐脹滿的感覺
(2)澹澹--音淡
。形容心悸狀。(3)主脈——諸脈皆屬于心
,心包絡是心的外衛(wèi),代心受邪,故主脈所生病。【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癥:心中熱,前臂和肘彎掣強拘急
,腋窩部腫脹,甚至胸中滿悶,心跳不寧,面赤、眼睛昏黃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脈”(心主血脈)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心胸煩悶
手厥陰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
。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別走少陽(1),循經以上系于心包,絡心系。心系實則心痛
;虛則為煩心(2)。取之兩筋間也。【注釋】
(1)別走少陽——原脫
,據《太素》楊注引《明堂經》文補。(2)煩心——原作頭強,據《甲乙》《千金》改
。【語譯】
手厥陰絡脈,名內關
。在腕關節(jié)后二寸處,出于兩筋之間心系的實證
手厥陰經別
【循行】
《靈樞·經別》:手心主之正
,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上循(1)喉嚨,出耳后,合少陽完骨之下。【注釋】
(1)上循——原作出循,據《太素》改
。【語譯】
手厥陰經別
,在淵腋下三寸處分出,進入胸腔內,分別歸屬上中下三焦,上達喉嚨,淺出于耳后方的完骨部,與手少陽經會合。手厥陰經筋
【循行】
《靈樞·經筋》:手心主之筋
,起于中指,與太陰之筋并行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寒斔^者支轉筋,及胸痛息賁(2)
【注釋】
(1)賁——原作臂
(2)筋——此后原有“前”字
【語譯】
手厥陰經之筋,起始于中指
手厥陰經筋發(fā)病,可見本經筋所循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53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