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春季應暖而反寒,夏季應熱而反冷,秋季應涼而反熱,冬季應寒而反溫,或陰雨驟冷,久晴暴熱,衣被增減不及時,洗澡受涼,坐臥當風,相互傳染等皆可致小兒感冒。
中醫(yī)講的小兒感冒是現(xiàn)代醫(yī)學所稱的急性鼻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統(tǒng)稱,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數(shù)由細菌感染引起,并與小孩的體質(zhì)強弱、營養(yǎng)狀況有關。普通感冒初起的癥狀主要有連續(xù)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發(fā)熱頭痛、嗓子腫痛。如果感受風寒,則常出現(xiàn)怕冷、全身骨節(jié)痛。中醫(yī)將小兒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氣虛感冒等證型。中醫(yī)認為由于小兒臟腑之氣未充,抗病能力較差,當氣候急驟變化或護理不當,外邪便乘虛侵入而發(fā)病。小兒患感冒后,應及時治療,否則病程遷延,病情加重,還會引起許多疾病。所以,及時治療感冒很有必要。
風寒感冒起病較急,發(fā)熱,怕冷怕風,甚至寒戰(zhàn),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頭痛,周身酸痛,食欲減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這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吃“小兒感冒沖劑”、“妙靈丹”,每次1/2~1袋,日服2~3次,溫開水送服。如病兒鼻塞不通,無汗,可用蔥白一根煎湯后加紅糖送服。
孩子患了風寒感冒時,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調(diào)養(yǎng),這時特別要注意飲食的一些禁忌,要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和寒涼性的瓜果,如西瓜、梨、香蕉、獼猴桃等。還要忌食酸味、澀味的食物,如食醋、酸白菜、泡菜以及山楂、烏梅、酸棗等果品。
孩子患了風寒感冒時宜吃帶有溫性的食品,如生姜、蔥白、豆豉等??梢杂孟旅娴姆椒ㄖ谱饕恍╋嬃辖o孩子喝:
1.鮮生姜(帶皮)3~5片,紅糖10克,煎湯一碗,熱服,以見身出微汗為好。
2.糯米50克,蔥白(帶須)3根,生姜5片,先煮糯米到將熟時放入已經(jīng)搗爛的蔥白、生姜同煮片刻,趁熱食之。
3.淡豆豉10克,蔥白25克,同放入鍋內(nèi)煎湯,加少許紅糖,趁熱服之,汗出即可。
風熱感冒主要表現(xiàn)為小兒發(fā)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黏稠黃痰,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咽干或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zhì)紅,脈浮而快。
這時可以給孩子吃“感冒清熱沖劑”每服1/2~1袋,日服2~3次,或“小兒熱速清口服液”每服10~15毫升,日服3次。
孩子患了風熱感冒后要注意首先忌食酸澀食品,如食醋、酸菜、酸葡萄、酸梨、酸李子、檸檬、山楂及柿子、石榴、橄欖等蔬菜果品之類。其次忌食辛熱食物,如大蔥、姜、辣椒、大蒜、韭菜、茴香、芥菜等蔬菜及龍眼肉、大棗、栗子、核桃、杏等果品。還要忌食肥甘厚味(即油膩肉食),中醫(yī)講“熱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留有后遺癥之意)”,即熱病患者或熱病剛退時,食肉則病遷延不愈,且能使病反復發(fā)作或出現(xiàn)后遺癥,故感冒風熱不盡者,不宜食用。
孩子患了風熱感冒時,應該吃辛涼清淡的食品,如菊花、茶葉、白菜、白蘿卜、甜梨、甜橙等。同時可以在家制作一些飲料給孩子喝,幫助孩子康復:
1.菊花10克,茶葉少許煎水當茶飲。
2.大白菜50克,白蘿卜(或胡蘿卜)50克,切細絲煮湯飲。
3.甜梨或甜橙每次一個(約200克),每日1~2個。
4.西瓜一個,去皮和瓜子,將瓜瓤絞汁,每次服數(shù)勺,一日數(shù)次,頻服。
5.烏梅100克去核,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后加入白糖25克,冷卻后飲服。
以上是小兒感冒的一般證型,也是一般比較常見的小兒感冒,可以在家處理。當孩子的病情比較重時,尤其在流感流行時,就不能掉以輕心了,一定要帶孩子到醫(yī)院找醫(yī)生診治。孩子患感冒后要加強護理,要多喝水,給予易于消化的飲食,及時清洗鼻分泌物,隨時注意病情變化。
為了孩子不得或少得感冒,家長應該了解一些有關的預防知識:
1.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但避免對流風直吹小兒。
2.小兒衣被要隨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
3.保證足夠的睡眠,嬰幼兒每天需要12小時,學齡兒童要有10小時的睡眠。
4.早睡早起,加強室外活動、鍛煉,多曬太陽(尤其是在冬天),提高抗病能力。
5.飲食不宜過飽,多吃青菜、蛋類和豆制品類食物,不宜吃過多冷飲,少吃油膩甜食。
6.在流感期間,用板藍根15克,野菊花10克,貫眾10克,水煎湯加糖少許,隨時當茶飲。
感冒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外感病之一。其發(fā)病原因,主要由于小兒臟腑嬌嫩,肌膚疏薄,衛(wèi)外不固,加之寒暖不知自調(diào),易于感受外邪,常因氣候驟然變化、冷熱失常,外邪乘虛入侵,就會發(fā)生感冒。若養(yǎng)育不當,孩子經(jīng)常厚衣重被,深居室內(nèi),缺乏鍛煉,則抵抗力弱,更加重其易感性。
小兒感冒若能及時治療,一般癥狀較輕,預后較好。但年幼體弱病兒臨床表現(xiàn)則較重,病情復雜,兼證較多。
小兒感冒的特點
?、贌岫嘤诤盒焊忻埃子谌肜锘療峄?,辨證時對咽喉紅腫,即使舌苔薄白而潤,也要考慮為風熱感冒,縱有寒象,亦以寒包熱郁者多,辨證應當注意;
②易于夾痰:肺為嬌臟,易受外邪,小兒肺臟尤嬌,肺臟受邪,失于清肅,氣機不利,津液凝聚成痰,以致痰阻氣道、肺氣上逆,表現(xiàn)為咳嗽較劇,咳聲重濁,喉中痰鳴,苔膩脈滑,甚則肺氣郁閉;
?、垡子趭A滯:小兒脾常不足,飲食失節(jié),感冒之后往往影響運化功能,常致乳食停滯不化,出現(xiàn)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或伴有噯氣酸腐,嘔吐,泄瀉等癥;
?、芤讑A驚厥:小兒神氣怯弱,筋脈未盛,又易于熱化,若高熱傷津,筋脈失養(yǎng),容易出現(xiàn)熱擾神明,常見驚惕啼叫,睡臥不寧,甚則驚厥抽搐、痙攣強直,舌邊尖紅,脈弦數(shù)。
前面我們介紹過孩子感冒、咳嗽反復發(fā)作,可能和脾虛、食積有關。
這類小朋友多兼有食積表現(xiàn),如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酸腐,口氣穢濁,大便酸臭,或腹痛泄瀉,或大便秘結(jié),舌苔厚膩等。
這種情況,在治療外感疾病的同時要輔以消食導滯之藥,感冒好后,也要繼續(xù)調(diào)理脾胃,糾正脾虛食積的狀態(tài),防止病情反復。詳情見:/i7009270067682771494/)
問
如果沒有食積的表現(xiàn),感冒、咳嗽等外感疾病也纏綿不愈,又是什么原因呢?
答
這類小朋友往往吃藥時,癥狀能很快好轉(zhuǎn),但停藥后,天氣反復便很容易感冒,并伴有形體開始消瘦、食欲減退、面色萎黃、頭發(fā)干枯、易汗出,動則喘累等表現(xiàn)。
問
如何治療呢?
答
在治療外感疾病的同時要輔以培補正氣的藥,如懷山藥、太子參、黃芪、白術(shù)、沙參、麥冬、百合等補肺之藥,甚至外感疾病痊愈后,也要調(diào)補正氣,以免體虛再次感邪。
1歲5個月,咳嗽4+月,診斷為支氣管炎,肺炎,久治不愈。
現(xiàn)癥見 :流鼻涕,黃白相間,白天咳嗽,晚上加重,常凌晨咳嗽4-5點,有痰但難以咯出。
伴見 :食欲亢進,汗多、動則尤甚,手心發(fā)熱,眼、鼻屎多;平時覺呼吸音粗,夜間張口呼吸;睡覺踢被明顯;觀其眼瞼浮腫,面色蠟黃,消瘦。
分析 :邪熱迫肺,肺失宣降,故咳喘、張口呼吸、呼吸音粗;熱邪煉津成痰,故見咯痰,眼、鼻分泌物多;肺熱下傳于胃,則消谷善饑;正氣不足,體質(zhì)虛弱,故易反復感冒,動則汗出,面色蠟黃,消瘦。
治法 :急則治其標,待咳嗽緩解后,立即培補正氣,以防邪氣乃復。以宣肺止咳,清熱化痰為法,麻杏石甘湯加減
上方稍有加減,共取7付,服10天后咳嗽基本痊愈,但昨夜著涼后,咳嗽再次復發(fā),伴鼻流黃涕。但汗多、眼屎多,呼吸音粗,張口呼吸等較前好轉(zhuǎn)。
治標之法本已告捷,但體虛邪復,故清肺同時輔以扶正。
6付服9天,痰多時兌入鮮竹瀝口服液,咳嗽痊愈,繼續(xù)培補正氣兼清余熱,以防病復
6付服9天后諸癥痊愈,面色紅潤,形填體實。
因正氣不足而致病的小朋友,家長在治療期間的養(yǎng)護至關重要,稍有不適,病情就會反復。
特別是飲食、起居方面,比如不吃生冷、油膩、辛辣、難消化的食物;跑動出汗時,可用毛巾擦干后背;天氣轉(zhuǎn)涼或變熱時,及時增減衣物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57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暑天感冒麻煩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