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醒腦開竅”針刺法在選穴上以陰經(jīng)和督脈穴為主
一、選穴
主穴:內關(手厥陰心包經(jīng))
輔穴:極泉(手少陰心經(jīng))
配穴:吞咽障礙加風池
二、手法
內關:直刺0.5~1寸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
三陰交:沿脛骨內側緣與皮膚呈45度角斜刺
極泉:原穴沿經(jīng)下移1寸,避開腋毛
委中:仰臥直腿抬高取穴
尺澤:屈肘成120度角
風池
合谷針向三間穴:進針1~1.5寸
上廉泉:針向舌根1.5~2寸
金津、玉液: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丘墟透向照海穴:約1.5~2寸,局部酸脹為度
三
(一)便秘:針外水道、外歸來
(二)呼吸衰竭:針刺雙側氣舍。
(三)尿失禁
(四)共濟失調:針風府、啞門
(五)復視:針天柱、晴明
(六)癲癇:針大陵、鳩尾
(七)肩周炎:針肩髃
(八)血管性癡呆:針百會、四神聰
(九)睡眠倒錯:針上星
四、治療時間
每日針2次
,10天為1療程,持續(xù)治療3~5個療程。石學敏教授和他領導的臨床科研人員觀察總結了中風病住院患者9005例
,其中男性6029人,女性2976人;年齡最小19歲,最大87歲。病種包括腦出血3077例,腦梗塞5928例,合并假球麻痹者521例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71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針灸療法治療瘧疾療效顯著
下一篇:
中風患者功能恢復訓練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