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 簡稱OP)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征的一種系統(tǒng)性、全身性骨骼疾病。
2、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
1)疼痛
疼痛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原因是由于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導致骨小梁的破壞、消失、骨膜下皮質骨的破壞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質疏松其骨的承重能力明顯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長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勞、勞損,從而產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為甚。
2) 身高縮短、駝背:
它是由于骨質疏松造成椎體變形而引起的,也是臨床上的重要體征之一。
3) 骨折
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是骨折。在臨床上主要發(fā)生在富含松質骨的區(qū)域,主要在髖部、胸腰椎、橈骨遠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髖部骨折最為嚴重,由于骨折后必須要臥床,故容易發(fā)生肺炎、靜脈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心腦血管異常,據國外報導有10~20%的病人在發(fā)病第一年內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96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了解骨質疏松癥
下一篇: 什么是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