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的迷迭香酸是一種天然的酚類化合物,廣泛分布在諸如迷迭香、紫花羅勒和紫蘇等草藥中。日本京都大學藥科學研究生院藥學部的Makino T及其同事研究了迷迭香酸在體內對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抑制作用。該模型通過給大鼠靜脈注射兔抗大鼠胸腺細胞血清(ATS)而誘導建立。
自給大鼠注射ATS時到之后的8天期間,研究人員給大鼠喂食迷迭香酸100mg/kg/天,在第8天時處死大鼠。他們通過三色染色和對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纖維連接蛋白、IV型膠原和纖維蛋白進行免疫染色以評價系膜細胞增殖程度和基質的積聚。他們還檢測了腎臟皮質勻漿中超氧歧化酶(SOD)的活性。
他們發(fā)現(xiàn),在迷迭香酸治療組,腎小球內PCNA陽性細胞數(shù)以及三色染色、纖維連接蛋白、IV型膠原和纖維蛋白染色區(qū)域顯著減少、腎臟皮質勻漿中的SOD活性顯著增加。
Makino等總結認為,迷迭香酸在體內可通過纖維溶解和抗氧化活性來抑制系膜細胞的增殖和腎小球基質的積聚。
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病變特點是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系膜細胞增生,伴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此型腎炎大多數(shù)病例與感染有關,多見于兒童。
1.病理變化
?。?)肉眼所見:雙側腎臟彌漫性腫大,腎表面可見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點,固稱大紅腎或蚤咬腎之稱。
?。?)光鏡下所見:腎小球的體積增大,細胞數(shù)目增多,內皮細胞和系膜細胞增生,腎小球毛細血管腔內可見大量的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浸潤。
?。?)免疫熒光所見:IgG,C3在基底膜和系膜區(qū)內呈顆粒狀熒光分布。
?。?)電鏡下所見:腎小球的基底膜外層或上皮細胞下可見“駝峰狀”電子致密沉積物。
2.臨床病理聯(lián)系: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腎炎綜合征,即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兒童患者預后好,成人患者預后較差
一、急性腎小球腎炎
急性腎小球腎炎(AGN),簡稱急性腎炎,是一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為主要表現(xiàn),可伴有一過性氮質血癥的疾病。本病常有前驅感染,多見于鏈球菌感染后,其他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后也可引起。本節(jié)主要介紹鏈球菌感染后急性腎炎。
?。ㄒ唬┎∫蚺c發(fā)病機制
本病常發(fā)生于p-溶血性鏈球菌“致腎炎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或皮膚感染(膿皰瘡)后,感染導致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而引起雙側腎臟彌漫性的炎癥反應?,F(xiàn)多認為鏈球菌的致病抗原是胞漿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引起免疫反應后可通過CIC沉積于腎小球而致病,亦可形成原位IC種植于腎小球,引起機體的炎癥反應而損傷腎臟。
本病病理類型為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炎。光鏡下本病呈彌漫病變,以腎小球中內皮及系膜細胞增生為主,而腎小管病變不明顯。免疫病理檢查可見IgG及C3呈粗顆粒狀沉積于系膜區(qū)及毛細血管壁。電鏡下可見腎小球上皮下駝峰狀大塊電子致密物。
?。ǘ┡R床表現(xiàn)
本病好發(fā)于兒童,男性居多。前驅感染后常有1~3周的潛伏期,相當于機體產生初次免疫應答所需的時間。呼吸道感染的潛伏期較皮膚感染短。本病起病較急,病情輕重不一,輕者僅尿常規(guī)及血清補體C3異常,重者可出現(xiàn)急性腎衰竭。本病大多預后良好,常在數(shù)月內臨床自愈。典型者呈急性腎炎綜合征的表現(xiàn):
1.血尿
幾乎所有病人均有肉眼或鏡下血尿,約40%出現(xiàn)肉眼血尿,且常為首發(fā)癥狀。尿液呈洗肉水樣,一般于數(shù)天內消失,也可持續(xù)數(shù)周轉為鏡下血尿。
2水腫
80%以上病人可出現(xiàn)水腫,多表現(xiàn)為晨起眼瞼水腫,面部腫脹感,呈“腎炎面容”,可伴有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少數(shù)病人出現(xiàn)全身性水腫、胸水、腹水等。
3.高血壓
約80%病人患病初期水鈉潴留時,出現(xiàn)一過性輕、中度高血壓,經利尿后血壓恢復正常。少數(shù)出現(xiàn)高血壓腦病、急性左心衰竭等。
4.腎功能異常
大部分病人起病時尿量減少(400~700ml/d),少數(shù)為少尿(3.5g),尿沉渣中可有紅細胞管型、顆粒管型等。早期尿中白細胞、上皮細胞稍增多。血清C3及總補體發(fā)病初期下降,于8周內恢復正常,對本病診斷意義很大。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0”滴度可增高,部分病人CIC陽性。腎功能檢查可有Cr降低,血BUN、血肌酐升高。
?。ㄈ┰\斷要點
于鏈球菌感染后1~3周出現(xiàn)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甚至少尿及氮質血癥等腎炎綜合征表現(xiàn),血清C3降低,病情于發(fā)病8周內減輕或完全恢復正常,即可臨床診斷為急性腎小球腎炎。病理類型需作腎活組織檢查。急性腎炎綜合征病人的腎活檢指征為:少尿一周以上或進行性尿量減少伴腎功能惡化者;病程超過兩個月而無好轉者;急性腎炎綜合征伴腎病綜合征者。
?。ㄋ模┲委熞c
本病病人的治療以休息、對癥處理為主,不宜用激素及細胞毒藥物。
急性腎衰竭病人應予短期透析。積極預防本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高血壓腦病、急性左心衰竭等。
1.一般治療
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暖,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血壓恢復正常后逐漸增加活動量。
2.對癥治療
利尿治療可消除水腫,降低血壓,通常利尿治療有效。利尿后高血壓控制不滿意時,可加用降壓藥物。3.控制感染灶以往主張使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10~14天,現(xiàn)其必要性存在爭議。對于反復發(fā)作的慢性扁桃體炎,待腎炎病情穩(wěn)定后,可作扁桃體摘除,手術前后兩周應注射青霉素。
4.透析治療
對于少數(shù)發(fā)生急性腎衰竭者,應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至腎功能恢復,一般不需長期維持透析。
?。ㄎ澹┏S米o理診斷、措施及依據(jù)
1.體液過多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水鈉潴留有關。
?。?)飲食護理急性期應嚴格限制鹽的攝人,以減輕水腫和心臟負擔,對于嚴重水腫、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更應嚴格控制。一般每日進鹽應低于3g.對于特別嚴重病例應完全禁鹽。當病情好轉,血壓下降,水腫消退,尿蛋白減少后,即可由低鹽飲食逐步轉為正常飲食,防止長期低鈉飲食及應用利尿劑引起水、電解質紊亂或其他并發(fā)癥。
除限制鈉鹽外,也應限制飲水量和鉀的攝人。每日進水量應為不顯性失水量(約500ml)加上24h尿量,此進水量包括飲食、飲水、服藥、輸液等所含水分的總量。進水量的控制應本著寧少勿多的原則。腎功能正常時,給予正常量的蛋白質攝人(1g/kg·d);但當出現(xiàn)氮質血癥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人,以優(yōu)質動物蛋白為主,如牛奶、雞蛋、魚等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以防止血中BUN等含氮代謝產物的潴留增加。另外,飲食應注意熱量充足、易于消化和吸收。
(2)病情觀察。
(3)使用利尿劑和降壓藥的護理具體措施參見“慢性腎炎”和“腎病綜合征”。
2.活動無耐力與疾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水腫、高血壓等有關。
?。?)休息和運動急性期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以增加腎血流量和尿量,改善腎功能,減少血尿、蛋白尿。對癥狀比較明顯者,囑其臥床休息4~6周,待水腫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壓平穩(wěn)、尿常規(guī)及其他檢查基本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動量。病情穩(wěn)定后可做一些輕體力活動,避免勞累和劇烈活動,堅持1~2年,待完全康復后才能恢復正常的體力勞動。
(2)心理護理限制兒童的活動可使其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心理反應,故對兒童及青少年病人,應使其充分理解急性期臥床休息及恢復期限制運動的重要性。在病人臥床休息期間,應盡量多關心、巡視病人,及時詢問病人的需要并予以解決。
3.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皮膚水腫、機體抵抗力降低有關。
?。┢渌o理診斷
1.知識缺乏缺乏自我照顧的有關知識。
2.潛在并發(fā)癥左心衰竭、高血壓腦病、急性腎衰竭。
?。ㄆ撸┍=≈笇?br>
急性腎炎的發(fā)生常與呼吸道感染或皮膚感染有關,因此對于本病的防治應注意以下幾點:
二、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CGN),簡稱慢性腎炎。是指起病隱匿,病情遷延,病變進展緩慢,最終將發(fā)展成慢性腎衰竭的腎小球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由于不同的病理類型及病程階段不同,疾病表現(xiàn)可多樣化。
?。ㄒ唬┎∫蚺c發(fā)病機制
僅少數(shù)病人是由急性腎炎發(fā)展而來,絕大多數(shù)病人的病因不明,起病即屬慢性腎炎,與急性腎炎無關。
本病的病理類型不同,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也不盡相同。一般認為本病的起始因素為免疫介導性炎癥,但隨疾病的進展,也有非免疫非炎癥性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因素參與,如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高濾過等,這些因素可促進腎小球硬化。另外,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高脂血癥、蛋白尿等也會加重腎臟的損傷。
慢性腎炎的常見病理類型有系膜增生性腎炎、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膜性腎病及局灶性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等。上述所有類型到晚期均進展成硬化性腎小球腎炎,臨床上進人尿毒癥階段。
?。ǘ┡R床表現(xiàn)
本病多數(shù)起病緩慢、隱襲,以青、中年男性居多,有前驅感染者起病可較急。
1.蛋白尿是本病必有的表現(xiàn),尿蛋白定量常在1~3g/d.
2.血尿多為鏡下血尿,也可見肉眼血尿。
3.水腫多為眼瞼腫和(或)下肢輕、中度可凹性水腫,一般無體腔積液,水腫是由水鈉潴留和低蛋白血癥引起。
4.高血壓腎衰竭時,90%以上的病人有高血壓。高血壓的出現(xiàn)與水鈉潴留、血中腎素和血管緊張素的增加有關。部分病例高血壓也可出現(xiàn)于腎功能正常時。
5.腎功能損害呈慢性進行性損害,進展速度主要與相應的病理類型有關。已有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當遇應激狀態(tài)時(如感染、勞累、血壓增高、腎毒性藥物的應用等),腎功能可急劇惡化,如能及時去除這些誘因,腎功能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
6.其他慢性腎衰竭病人常出現(xiàn)貧血。長期高血壓者可出現(xiàn)心腦血管的并發(fā)癥。
?。ㄈ嶒炇壹捌渌麢z查
1.尿液檢查多數(shù)為輕度尿異常。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常在1~3g.尿中可有多形性的紅細胞+~++,顆粒管型等。
2.血液檢查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可有GFR下降,血BUN、血肌酐增高。貧血病人出現(xiàn)貧血的血象改變。部分病人可有血脂升高,血漿清蛋白降低。另外,血清補體C3始終正常,或持續(xù)降低8周以上不恢復正常;
3.B超檢查雙腎可有結構紊亂、縮小等改變。
4.腎活組織檢查可以確定慢性腎炎的病理類型。
?。ㄋ模┰\斷要點
臨床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病史達1年以上,無論有無腎功能損害均應考慮此病,在除外繼發(fā)性腎炎及遺傳性腎炎的基礎上,即可診斷為慢性腎炎。
?。ㄎ澹┲委熞c
慢性腎炎的治療應以防止或延緩腎功能進行性衰退為目標,主要治療如下:
1.限制食物中蛋白質及磷的攝人量氮質血癥的病人應予優(yōu)質低蛋白、低磷飲食,并輔以a-酮酸和腎衰氨基酸(含8種必需氨基酸和組氨酸)來治療,低蛋白及低磷飲食可減輕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及高濾過狀態(tài),延緩腎小球的硬化。
2.降壓治療高血壓是加速腎小球硬化,促使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應積極控制高血壓。病人應限鹽,有明顯水鈉潴留的容量依賴型高血壓病人首選利尿藥(如氫氯噻嗪12.5~50mg/d,1次或分次口服)。對腎素依贛型高血壓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如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和p受體阻滯劑(阿替洛爾12.5~25mg,每日2次),其他還可選用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和血管擴張劑(如肼屈嚓10~25mg,每日3次)。
ACE抑制劑延緩腎功能惡化的療效并不僅僅在于其可降低全身血壓,現(xiàn)已證實這類藥物對出球小動脈的擴張作用強于對人球小動脈的擴張,因此能直接降低腎小球內高壓,減輕高濾過,從而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3.血小板解聚藥應用大劑量雙嘧達莫,或小劑量阿司匹林(40~300mg/d),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對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有一定療效。
4.避免加重腎損害的因素如應避免勞累、感染、妊娠、應用腎毒性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
?。┏S米o理診斷、措施及依據(jù)
體液過多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鈉潴留等因素有關。
?。?)病情觀察慢性腎炎病人的水腫一般不重,但少數(shù)病人可出現(xiàn)腎病綜合征的表現(xiàn),注意觀察病人的尿量,水腫程度有無加重,或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出現(xiàn)胸、腹腔積液。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血壓突然升高或持續(xù)高血壓可加重腎功能的惡化。監(jiān)測腎功能如Ccr、血肌酐、血BUN,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監(jiān)測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有無異常,
?。?)飲食護理慢性腎炎病人一般給予低鹽、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飲食。對于有氮質血癥的病人,應限制蛋白質的攝人,一般為0.5~0.8g/(kg·d)。)向病人及家屬解釋低蛋白飲食的重要性,因攝人高蛋白飲食可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宜給予優(yōu)質的動物蛋白,使之既能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又可減少蛋白質代謝的產物,起到保護腎功能的作用。高血壓病人應限制鈉的攝入。水腫時應限制水分的攝人。
?。?)用藥護理長期服用降壓藥者,應使病人充分認識降壓治療對保護腎功能的作用,囑病人不可擅自改變藥物劑量或停藥,以確保滿意的療效。有明顯水鈉潴留的高血壓病人遵醫(yī)囑用利尿劑,注意觀察利尿劑的效果及副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常用于慢性腎炎伴腎病綜合征的病人,應觀察該類藥物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
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在使用ACE抑制劑時要注意監(jiān)測有無出現(xiàn)高血鉀。用血小板解聚藥時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監(jiān)測出血、凝血時間等。
?。?)心理護理多數(shù)病人病程較長,腎功能逐漸惡化,預后差,因此心理護理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那些由于疾病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病人。應指導病人注意避免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這些不良心理可造成腎血流量的減少,加速腎功能的減退。
?。ㄆ撸┢渌o理診斷
1.焦慮與疾病的反復發(fā)作、預后不良有關。
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限制蛋白飲食、低蛋白血癥等有關。
3.潛在并發(fā)癥慢性腎衰竭。
?。ò耍┍=≈笇?br>
1.勿使用對腎功能有害的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抗真菌藥等。
2.飲食上注意攝人低優(yōu)質蛋白,如牛奶、雞蛋、魚類等。勿食過咸的食物。保證熱量充足和富含多種維生素。
3.教會病人與疾病有關的家庭護理知識,如如何控制飲水量、自我監(jiān)測血壓等。避免受涼、潮濕,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重的體力勞動,防治呼吸道感染。注意個人衛(wèi)生,預防泌尿道感染,如出現(xiàn)尿路刺激征時,應及時治療。
4.需作腎活組織檢查者,應作好解釋和術前準備工作。
5.定期門診隨訪,講明定期復查的必要性。讓病人了解病情變化的特點,如出現(xiàn)水腫或水腫加重、血壓增高、血尿等時應及時就醫(yī)。
?。ň牛╊A后
慢性腎炎病情遷延,最終將發(fā)展成為慢性腎衰竭。病變進展速度主要取決于其病理類型,也與保健和治療效果有關。一般認為持續(xù)性腎功能減退或有明顯高血壓者、新月體腎小球腎炎、局灶性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預后較差。
急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性腎炎”)是由免疫反應而引起的彌漫性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增生性損害,多由鏈球菌感染或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后引起。好發(fā)于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男多于女。其特點為急性起病,患者出現(xiàn)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并可伴有一過性氮質血癥。本病大多預后良好。
急性腎炎一般屬于中醫(yī)“水腫”(陽水)、“尿血”等范疇。其發(fā)病機理,多因感受外邪,肺失宣肅,不能通調水道,風遏水阻,溢于肌膚而發(fā)水腫;濕熱蘊結膀胱、灼傷血絡而發(fā)尿血;脾失健運、腎氣不固而現(xiàn)蛋白尿。病位在肺、脾、腎,累及膀胱、三焦。治療上根據(jù)辨證,分別采用宣肺利尿、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收澀固精等方法。
【方一】坤草茅根湯(鐘新淵)
【出處】《名醫(yī)名方錄第四輯》
【組成】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益母草30克,車前草30克。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利水。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解】茅根能“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與益母草“消水行血”為主導,輔以車前草通五淋,利小便,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四藥合方,集甘寒、辛微苦之味,俾利氣機靈動,行而不傷正,奏澄本清源、邪去正安之功效。
【藥理】白茅根能緩解腎血管痙攣,使腎濾過增加而產生利尿作用。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tǒng)增生,促進抗體形成,使網狀細胞、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而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益母草可以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改善細胞膜通透性,從而消除水腫、蛋白尿。車前草可抗菌消炎利尿,降低血肌酐水平。
【用法】上方分2次煎,合兩煎藥液濃縮約150毫升,分3次空腹服,日2次、夜1次。
【方二】宣肺靖水飲(張志堅)
【出處】《名醫(yī)名方錄第四輯》
【組成】荊芥10克,連翹15克,僵蠶10克,蟬衣10克,生黃芪15克,防風10克,生白術10克,石葦30克,生地黃10克,炙雞內金5克,生甘草3克。
【功用】宣肺祛風,扶正潔源。
【主治】急性腎炎。癥見尿蛋白長期不消失,反復感冒,咽痛,面肢浮腫,舌苔薄,脈細或浮細。
【方解】本方用荊芥、連翹、僵蠶、蟬衣宣肺祛風,散結破聚,開上焦而逐戀邪,宣肺氣以凈水源;石葦助肺腎之精氣,上下相交,使水道行而小便利。方中合玉屏風散,旨在益氣固衛(wèi)以調整免疫機能;加甘草、雞內金,調和諸藥,健脾助運;生地黃以滋養(yǎng)腎陰扶助下元。全方合奏宣肺祛風、扶正逐邪、潔源凈水之功。
【藥理】荊芥、防風、蟬衣對于鏈球菌有抑制作用。連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還具有抗炎、利尿作用。石葦具有抗組織胺作用和利尿作用。黃芪能增強免疫機能,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使腎血流量及濾過率增加。
【用法】每日1劑,頭煎、二煎藥液合并共約400毫升,分早晚2次于飯后1小時溫服。癥狀緩解取得療效后,可守原方隔日服1劑,或以上方劑量比例研末為丸,分早晚2次,于飯后各取6~9克吞服,以資鞏固,以尿蛋白持續(xù)消失3月停藥。
【方三】疏風利水湯(鄒云翔)
【出處】《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
【組成】金銀花、連翹、茯苓、玄參、石斛、六一散(滑石6份,甘草1份,共研細末混勻)各9克,苡米12克,蘆根30克,桃仁、紅花各3克。
【功用】疏風清熱,和絡滲利。
【主治】急性腎炎。癥見眼瞼浮腫,精神萎靡,口干欲飲,脈細。
【方解】方中金銀花、連翹疏風清熱;桃仁、紅花和血化瘀;苡米、茯苓、六一散、蘆根滲濕利水;玄參、石斛顧護陰津。上藥合用,則能疏風清熱,和絡滲利。
【藥理】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改善腎臟血液循環(huán),促進腎臟病理損害的修復和纖維蛋白的吸收作用。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劑相似的結構,其利水滲濕作用還與對機體水鹽調節(jié)機制的影響有關。蘆根對溶血鏈球菌有抑制作用。桃仁、紅花擴張血管,改善腎臟血液循環(huán)。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服。
【方四】芳化清利湯
【出處】《河北中醫(yī)》
【組成】白花蛇舌草30克,連翹15克,黃芩10克,蟬蛻10克,牛蒡子20克,佩蘭10克,蒼術20克,薏苡仁30克,白茅根30克,益母草30克,萆薢20克,牛膝15克,陳皮6克。
【功用】清熱利濕,祛風解毒。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濕熱證。
【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連翹、黃芩、蟬蛻、牛蒡子清熱解毒,宣利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佩蘭、薏苡仁、蒼術、萆薢利濕熱而健脾;益母草、白茅根、牛膝活血利水而益腎;陳皮芳香醒脾,疏利氣機。全方清熱利濕,祛風解毒、消散血結氣聚。
【藥理】藥理研究證實,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中藥具有清除抗原、抑制抗體,抑制活性免疫細胞產生及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等作用;白花蛇舌草等還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tǒng)增生,增強吞噬細胞功能。牛蒡子等可清除尿蛋白,抑制免疫復合物形成對腎臟的損害;益母草、牛膝等活血化瘀藥物具有增加腎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免疫功能,并有對抗自由基損傷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麻桂蘇蟬白術湯
【出處】《河南中醫(yī)》
【組成】麻黃、桂枝、蘇葉各10克,蟬衣6克,白術30克,生姜3片。
【功用】解表利水。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初起有風寒表證者。
【方解】方中麻黃發(fā)汗解表;桂枝調和營衛(wèi);配蘇葉、蟬衣宣通氣機;白術、生姜健脾利水。諸藥合用,共奏“開鬼門,潔凈府”,宣上達下之功。
【藥理】麻黃擴張腎血管使腎血流增加,并阻礙腎小管對鈉離子重吸收而發(fā)揮利尿作用。桂枝抗炎、抗過敏,且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蘇葉、蟬衣對于鏈球菌有抑制作用。白術水煎劑和流浸膏灌胃或靜脈注射對大鼠、家兔、犬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溫服,每日1劑,分2~4次服。
【方六】麻黃連翹赤小豆加丹參湯
【出處】《湖北中醫(yī)雜志》
【組成】麻黃4~9克,連翹8~15克,赤小豆15~25克,桑白皮9~12克,苦杏仁6~9克,生姜3~6克,益母草9~15克,大棗4~6枚,丹參9~15克。
【功用】清熱解表,活血利水。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濕熱兼表證者。
【方解】方中麻黃宣肺利水消腫,杏仁降肺氣;連翹清熱解毒,與桑白皮合用瀉肺行水;生姜既能助麻黃宣散水氣,又可助杏仁降肺逆;大棗安中和中,赤小豆利水,兩藥合用可使脾腎功能漸復;益母草活血利水;丹參活血祛瘀。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消腫利水之功。
【藥理】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麻黃使腎血流增加而利尿。連翹抗菌、消炎利尿。桑白皮有利尿作用,可使動物尿量及鈉、鉀、氯化物排出量均增加。益母草可以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改善細胞膜通透性,從而消除水腫、蛋白尿。丹參是氧自由基的強力清除劑,還有降血脂、降壓、強心、抗炎、抑菌等作用。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
【方七】芪丹茅苓湯
【出處】《湖南中醫(yī)藥導報》
【組成】生黃芪10~30克,丹參10~20克,白茅根20~60克,土茯苓50~200克,益母草6~20克,麥芽20~40克,牛蒡子6~10克,白芨6~15克,茜根6~10克,魚腥草6~20克。
【功用】健脾利水,涼血活血,解毒。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表證已除,唯留水腫、蛋白尿、血尿(多為鏡下血尿)者。
【方解】方中生黃芪、土茯苓、麥芽健脾利水,合乎“其制在脾”之機理;丹參、白茅根、益母草、茜根為活血化瘀之品,伍以白芨,活血止血而不留瘀,有利于血尿的消除;牛蒡子、魚腥草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配伍于活血化瘀藥之中,可預防毒瘀互結,以防疾病纏綿轉為慢性。
【藥理】據(jù)近年有關資料報道,生黃芪、土茯苓、魚腥草、益母草、茜根有消蛋白尿之功用。白茅根能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改善腎血流,使腎素產生減少,具有降壓利尿、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減少蛋白的排出。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按語】本方重用土茯苓,源于任繼學教授之經驗。
【方八】三仁湯加味
【出處】《中國中醫(yī)急癥》
【組成】杏仁15克,白豆蔻15克,薏苡仁20克,半夏15克,川樸15克,通草10克,滑石15克,竹葉20克,石葦30克,白茅根30克。
【功用】宣暢氣機,濕熱分消。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解】方中杏仁苦溫,善開上焦,宣通肺氣;白豆蔻芳香苦辛,能宣中焦;配半夏、厚樸苦溫除濕,恢復中焦升清降濁之職;薏苡仁甘淡,益脾滲濕,疏導下焦,配以通草、滑石、竹葉清利濕熱;石葦甘苦性涼,清肺金以滋化源,通膀胱而利水道。白茅根味甘性寒,能透郁熱,導熱下行,清上通下,涼血止血。
【藥理】現(xiàn)代藥理證實,薏苡仁可增強體液免疫,促進抗體產生。石葦具有抗組織胺作用和利尿作用。白茅根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降低血管通透性,利尿、消蛋白。厚樸煎劑對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通草可增加尿中鉀離子的排出量,從而發(fā)揮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枇杷葉煎
【出處】《河北中醫(yī)》
【組成】枇杷葉15~30克,北杏仁、焦梔子皮、淡豆豉、通草12~15克,茯苓皮20~30克,滑石25~30克,薏苡仁18~30克。
【功用】肅肺化氣,行水消腫。
【主治】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解】方中杏仁、枇杷葉辛開苦降,能使壅塞之肺氣得以宣通,清肅之令行,三焦水道通暢無阻;梔子、豆豉能“宣其陳腐郁結”(王孟英語),清泄郁熱,和中化濁;配茯苓、薏苡仁、滑石、通草等淡滲而性涼,使氣化濕除,溺暢腫消。
【藥理】藥理研究表明,枇杷葉、梔子有抗菌消炎作用。通草可增加尿中鉀離子的排出量而利尿。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劑相似的結構,調節(jié)機體水鹽代謝。薏苡仁增強機體免疫力。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分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00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腎小球硬化有新法
下一篇: 依貝沙坦可使腎小球腎素表達缺陷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