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善生,先要知道愛護身體,愛護身體的人才會注重修身,修身的人才會治心,治心才能夠養(yǎng)心。
攝生之道,在于不要易怒,節(jié)制飲食,定時起居,減少思慮,注重營養(yǎng),使得血氣平知,百病自然生不了,所以圣人攝生,最重治心,以保精神愉快以求心氣平和。
老子說:“心為神主,動靜從心,心為根本,心為道宗,靜則心若泰然,百脈寧謐,動則血氣錯亂,百病相攻。”因此太白真人說:“欲治其疾,先治其心?!?/p>
治心從正心著手,除掉心中的疑慮、妄念、憤恨、抑郁種種不當?shù)男袨椋3中牡氐墓饷?、行為的磊落,不作損人的打算,不做虧心的事情,心氣平和,神情安泰自然不要沾藥,卻病延年。
按中醫(yī)此理,甚合現(xiàn)代西醫(yī)的說法西醫(yī)根據(jù)科學研究得知“神經(jīng)緊張為百病之源”,所以消除神經(jīng)緊張,增進精神愉快,確能預防百病,不藥益壽。
中醫(yī)所謂“治心,正心”,即是為人除去心中的疑慮、妄念、憤恨、抑郁等等,改善不良的行為,以求神經(jīng)松馳,身心愉快,而達到防止百病,健身長壽的目的,所以中醫(yī)的養(yǎng)生之道是合科學之理的。
臨川吳氏說,“仁者壽”,這是因為仁者懷仁愛之心,善于與人和平相處,自己得保心氣平和,精神愉快,長年如此,自然健康長壽,這與上文所說的除去心中的妄念,改善不當?shù)男袨橥灰馑肌?/p>
吳氏又說:“天上的人,凡氣質(zhì)溫和的長壽,性情慈和的長壽,聲音很寬洪的長壽,神貌厚重的長壽,言語簡默的長壽?!?/p>
其實,氣質(zhì)溫和,性情慈和,聲音寬洪,神貌厚重,言語簡默的長壽這都是仁者之相,自然是長壽之征。
而猛烈的人,殘忍的人,偏狹的人,輕薄的人,浮燥的人不“治心,正心”自然不會有仁者之相,因此外表也無長壽之征了。
由此看來,攝生之道的修身,不但要平日注重起居包含和衛(wèi)生,也要有道德修養(yǎng)。
洪范說:“善于養(yǎng)生的人以氣來理形,以理來理氣,理順了氣也順,氣順了則氣和,氣和了形也和,這樣形與天地萬物沒有不和的,我與人,與自然都調(diào)和中和,也就修得生之道了。”
中醫(yī)論養(yǎng)生,論及道德修養(yǎng),這是中醫(yī)比西醫(yī)深刻的地方。
養(yǎng)生法
周禮上說:“樂以食。”也是說:在食的時候聽音樂可以幫助消化,因為耳朵一聽到音樂,胃即開始運動,有助消化,夏季夜短,晚餐最好少吃,怕不容易消化。
飲酒可陶治性情,疏通血脈,也容易招風敗腎,爛腸腐脅,所以還是少飲為妙,飽飯之后,尤其不可喝酒。
酒質(zhì)不可粗劣,飲酒不宜快速,恐怕傷肺,肺是五臟之精,尤其不可損傷,酒醉未醒,口內(nèi)大渴的時候,不可飲水及喝茶,水多會進入腎臟,成為停毒之水,造成腰冷,腳重加重膀胱的負擔,并且會引發(fā)水腫和消渴等疾病。
關于喝茶,上時皆不宜多飲,因為茶令下焦虛冷,不過飽食之后,喝一兩杯也無妨,因為茶能消食,肚饑忌喝茶,晨起飲空肚茶容易傷腎,最要忌避。
坐臥的地方如覺有風,要趕快避開,不可勉強忍受,尤其是老年人,身體衰弱,易受風邪,開始不甚沉香時間一久必然成疾,因此就是在暑天,亦不可當風取涼和醉后扇風。
從前有人苦患頭痛,彭祖看見他睡的地方有個洞正當腦后,叫他塞住,以后就不頭痛了,所以俗話說:“神仙難擋腦后風”,就是由此而來的。
飲食清淡,令人神爽,多則傷臟腑,酸、辣、咸、苦、甜叫五味,酸味多傷脾,辣味重傷肝,咸味多傷心,苦味重傷肺,甜味多傷腎,這是自然之理,初傷不覺得,久傷累積成患。
凡人看久了傷精損血,坐久了傷脾損肉,臥時長了傷肺損氣,行多了傷肝損筋,立時長了傷腎損骨,所以孔子說:“居必遷坐?!本褪沁@個道理。
睡覺最好保持側(cè)身彎膝的姿勢,可以益心益氣。睡時不說話,可使五臟休息,睡覺最好熄燈,以免心神不安,春夏易早起,秋冬任宴眠,有去風明目的效用,所以道家每天早上梳頭一百二十下,我們可以模仿。
夏天是人消耗精神的季節(jié),心旺腎衰,腎化為水,到秋天才能凝聚,冬天才堅固,尤其要好好的保護愛惜,到秋天就不會患霍亂和吐瀉,腹中常保暖和,諸疾自然不生,這是血氣壯盛的緣故,促夏之月,不妨齋戒,不暴怒,不暴食,保平和,節(jié)制嗜欲,平走心氣,盡管盛暑很熱。如果用冷水洗面洗手,也會令人五臟干枯,津液缺少所以不宜用冷水沐浴,腦袋枕在冷物上面,會損眼睛,冬月,天地閉,血氣藏縱然有病,亦不宜出汗。
古人以色欲之事,比為羽包蓄火,也要謹慎行事,溺色縱欲是會損精耗氣,傷害身體的。
養(yǎng)心法
心為人的精神、理智與一切行動之主宰,養(yǎng)心之道在平靜,靜可以養(yǎng)成,心靜如水不憂,久而澄清,洞見其底,靜可以固元氣,元氣固則萬病不生,壽命長。一有妄念則神馳以外,良沖突則氣散于內(nèi),血隨氣行,營節(jié)昏亂,于是百病相攻,屏息妄念,節(jié)制沖動,就沒有這些毛病,所以說:“心靜可以通神明?!?/p>
導引法
1、閉目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解說:眼睛半閉,盤跌而坐,而手指交叉握著,放在頸后,作九次呼吸,不要令耳聽到,再用兩手掩住兩耳,以第二指壓中指,以中指彈擊后腦左右各二十四次,這時的呼吸聲也不可讓耳朵聽到。
2、微擺憾天柱
解說:向左向右擺頭,眼睛顧盼,肩膊隨動,各二十四次,手要握固。
3、赤龍攪水混,津液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解說:赤龍者,舌也,以舌頭攪口齒和左右頰內(nèi)壁,待津液生,分三口作汩汩聲廁因下,則猶如虎奔。
4、閉氣搓手熱,背摩后精門。
解說:用熏吸清氣,停一會兒,把手搓得極熱,鼻子徐徐放氣,用手心摩精門,即腰后外腎,摩完了后收回來握固。
5、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輔。
解說:閉住口鼻不使出氣,想著用心火下燒丹田,感到熱極時,接著做后面左右轉(zhuǎn)的動作。
6、左右轉(zhuǎn)
解說:勾著頭,左右單關、雙關各三十次,想火自丹田透雙關八脈,鼻戶吸清氣閉一會兒。
7、兩腳放舒伸,儀手雙虛托。
解說:兩腳放直,儀手相交,向上托三次或九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09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生健康營養(yǎng)需求
下一篇: 五種人切記別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