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十全大補湯”這一名字,很多人會誤以為凡是身體虛弱的人都可以服用,實則不然。所謂“十全”,是強調該方共由十味中藥制成,而“大補”,則是在突出其可以氣血雙補?!笆笱a湯”出自宋代我國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成藥方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由補氣基礎方“四君子湯”與補血基本方“四物湯”合并而成的“八珍湯”,再加補氣之黃芪、補陽之肉桂二藥而成。全方具有溫補氣血的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而偏有陽虛寒象的患者。
中醫(yī)學認為,氣和血是人賴以生存的兩種基本元素,先天體質虛弱,或勞累過度,或病后調養(yǎng)不當,或失血過多等,均可導致氣血兩虛,引發(fā)各類疾病。可出現(xiàn)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動后加重,甚至心慌氣短等表現(xiàn)。十全大補湯能溫補氣血,從根本上改善上述癥狀。臨床上還可用于治療低蛋白血癥,貧血、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癥,及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虛性瘡瘍久不收口等疾病。
然而,十全大補湯也有慎用的情況。首先是屬陰虛的人。該方補益氣血而性偏溫熱,若誤用于此類人,就好比“火上澆油”。所以,若有明顯的陰虛癥狀,如手腳心發(fā)熱、夜間汗出過多、口干舌燥、舌質偏紅而舌苔少,甚至無苔等,就應慎用。另外,中醫(yī)認為,感冒時通常不宜同服補藥,以防影響對外邪的疏散,若病人素體氣血虧虛,可待感冒好轉后再適當施補??傊?,十全大補湯作為溫補氣血的良方,對證施補,方可獲益,如果你有上述癥狀,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應用。
十全大補湯:取同等分量的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川芎、白芍、當歸、熟地黃、黃芪、肉桂,切碎,混合均勻,每次取9克,加生姜3片、大棗2枚,添水250毫升,熬至150毫升,溫服。
補氣補血,是包括兩個方面的,一個是補氣的,一個是補血的。
補氣的這些藥物、食物有黨參、黃芪、白術、山藥;中成藥有玉屏風顆粒、黃芪顆粒、貞芪扶正顆粒、補中益氣丸。
補血的有四物顆粒、八珍湯、歸脾丸和復方阿膠漿口服液等等,食物上面藥物上面都有很多。
所以補氣補血的話,如果聯(lián)合在一起的,有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就是四君子湯和四物湯聯(lián)合在一起的。
補氣補血效果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補氣和補血一起使用,如果要推薦的話,推薦用十全大補湯或者八珍湯效果會比較來得更快一點。氣血虛,從中醫(yī)來說就是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臨床表現(xiàn)有頭昏眼花、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心悸遺忘、口淡乏味、少氣懶言、食欲差等癥狀。中醫(yī)治療以氣血雙補為主,可給予八珍湯口服補氣血,也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用益氣養(yǎng)血口服液、歸脾丸、復方阿膠漿、參苓白術散等中成藥進行調理。
氣血虛的患者飲食應該以益氣健脾養(yǎng)血的食物為主,比如糯米、粳米、小米、大麥、黃米、山藥、馬鈴薯、大棗、桂圓、胡蘿卜、黃豆、雞肉、牛肉、狗肉、黃魚等食物具有明顯的補氣,健脾益血作用??蛇m當吃動物的血制品,比如雞血、鴨血、豬血等。黃芪、黨參、茯苓、白術、當歸、阿膠等中藥燉雞湯,或者山藥粥等具有明顯的補氣補血作用。
補氣要藥:人參,黃芪。補血要藥:熟地,當歸。氣血雙補的藥方可用黃芪與當歸合用。也可以人參與熟地合用。單用一味補氣血可用大棗泡水或熬粥,增強效果可配阿膠。阿膠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兼顧補氣可配以人參或黃芪。如是脾胃虛弱虛不受補,也有先用炙甘草調理脾胃而后以補氣血之藥補虛的治法。
氣血是人體內氣和血的統(tǒng)稱,氣血不足會影響身體健康。那么補氣血中藥方劑有哪些?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補氣血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補氣血中藥方劑之烏雞白鳳丸
組成藥物:烏雞(去毛爪腸)640g、鹿角膠128g、醋鱉甲64g、煅牡蠣48g、桑螵蛸48g、人參128g、黃芪32g、當歸144g、白芍128g、醋香附128g、天冬64g、甘草32g、地黃256g、熟地黃256g、川芎64g、銀柴胡26g、丹參128g、山藥128g、芡實(炒)64g、鹿角霜48g。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調經(jīng)止帶。用于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酸軟,月經(jīng)不調,崩漏帶下。
補氣血中藥方劑之十全大補湯
組成藥物:人參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熟地黃12克,茯苓9克,白術9克,炙甘草3克,黃芪12克,川當歸9克,白芍藥9克。
用法用量:上藥為細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紅棗2枚,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時候溫服。
功能主治:溫補氣血。主治五勞七傷氣血不足,飲食減少;久病虛損,面色萎黃,肢膝無力,精神倦怠,以及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
補氣血中藥方劑之炙甘草湯
組成藥物:炙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參6克,生地黃30克,桂枝9克,阿膠(烊化服)6克,麥門冬10克,麻仁10克,大棗30枚。
用法用量: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F(xiàn)代用法:水煎服,阿膠烊化,沖服。
功能主治:滋陰養(yǎng)血,補氣溫陽,寧心復脈。主治陰血不足,氣虛血弱,贏瘦少氣,心悸心慌,虛煩失眠,大便干結,舌質淡紅少苔,脈結代;或虛勞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煩,少氣,失眠,自汗盜汗,脈虛數(shù)。
補氣血中藥方劑之歸脾湯
組成藥物:白術9克、茯神10克、黃芪12克、龍眼肉10克、酸棗仁10克、黨參12克、炙甘草5克、當歸10克、遠志10克、木香10克。
用法用量:加生姜6克大棗3枚水煎服。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補血養(yǎng)心。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色淡白、脈弱。脾虛不攝所致的月經(jīng)不調,崩漏帶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證。
補氣血中藥方劑之當歸補血湯
組成藥物:黃芪30克,當歸6克。
用法用量: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腹時溫服。
補氣養(yǎng)血意思是通過食藥增補氣血。補氣養(yǎng)血可以從飲食方面來調理,建議食用一些枸杞、紅棗等補肝腎養(yǎng)血的食物。中醫(yī)調補氣血出現(xiàn)過很多經(jīng)典的名方,比如八珍湯、歸脾丸、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湯,當歸補血湯等,用的比較多的一些藥物,比如有黃芪、黨參、人參、白術、當歸、熟地、白芍、生姜、大棗等等。其中補氣以黃芪和人參兩個藥最為經(jīng)典,都是補氣的圣藥,能夠用于氣虛乏力、脾胃虧虛、元氣虛脫等病癥,補血以當歸、熟地、白芍、阿膠為多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1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細心養(yǎng)護過金秋
下一篇: 紅顏美女的補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