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民間藥膳方
【用料】
淮山藥30克,玉竹30克,北沙參30克,白鱔500克。
【制作】
將淮山藥、玉竹、北沙參洗凈;白鱔去腸臟洗凈,切短段。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nèi),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2小時,調(diào)味即可食用。飲湯吃白鱔肉。
【功效】
滋陰生津。常用于虛勞羸弱、骨蒸潮熱、煩熱失眠、干咳口渴者。
1、節(jié)瓜養(yǎng)顏湯
節(jié)瓜,1個。 紅蘿卜,1個。
花生,1兩。 栗子,2兩。
冬菇,5個。 姜,幾片。
功效:補腎養(yǎng)顏。
2、竹笙金針湯
竹笙,10條。 金針菇,一把。
冬菇,8個。 姜,數(shù)片。
功效:助消化、助睡眠。
3、蓮藕補血強身湯
蓮藕,1斤。 紅蘿卜,半斤。
花生,4兩。 冬菇,10個。
功效:消除疲勞、凈化血液、補血養(yǎng)顏。
4、木瓜清熱湯
木瓜,1斤。 眉豆,2兩。
花生,2兩。 支竹,3條。
冬菇,10個。 陳皮,1塊。
功效:明目、清腸熱、養(yǎng)顏。
5、玉竹煲沙參湯
玉竹,5錢。 西洋參,4錢。
沙參,5錢。 黃豆,2兩。
陳皮,1塊。
功效:潤肺化痰、止熱咳平燥。吃多了煎炸燒烤的人士最適宜。
6、猴頭菇養(yǎng)胃湯
猴頭菇,2個。 冬菇,5個。
核桃,1兩。 淮山,1兩。
花生,1兩。 蜜棗,2個。
功效:養(yǎng)胃,補虛,益腎。
7、薯仔雜陳湯
薯仔,半斤。 木耳,1兩。
黨參,1兩。 蓮子,1兩。
冬菇,5個。 黑棗,5個。
姜,幾片。
功效:通血管。
8、老黃瓜祛濕湯
老黃瓜,1個。 赤小豆,1兩。
扁豆,1兩。 淮山,1兩。
蜜棗,3個。 陳皮,1片。
蓮子、百合、茯苓,少量。
功效:祛濕氣。
9、椰子潤肺湯
椰子肉,1個。 淮山,1兩。
南北杏,1兩。 雪耳,少量。
參須,少量。 蜜棗,2個。
功效:潤肺,除煩。
10、玉米健脾湯
玉米,1個。 海底椰,1兩。
淮山,1兩。 百合,1兩。
薏米,1把。 茨實,1把。
圓肉,5粒。
功效:健脾,開胃。
沙參的最佳搭配:沙參玉竹豬骨湯,具體做法如下:
用料:豬骨400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海底椰片15克、沙參15克、無花果15克、淮山15克、紅棗4顆。
1、豬骨湯焯水洗凈。
2、材料洗凈備用。
3、將洗凈的豬骨還有湯料放入燉盅。
4、加入熱水。
5、燉煮120分鐘(2小時)。
6、燉好之后加入鹽,調(diào)味即可。
1、沙參玉竹雞骨湯。雞腿去肉,留下骨備用。沙參玉竹洗干凈,用三碗清水泡20分鐘,允許的話可以泡長一點時間的。連同泡材料的清水全倒入瓦煲中再加入三碗清水,小火煲開后轉慢火再煲1.5小時,加入鹽調(diào)味即可。
2、沙參玉竹老鴨湯。食材準備:光老鴨1只(約600克),北沙參60克,玉竹60克,生姜2片。把沙參、玉竹洗凈,老鴨洗凈,斬件。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diào)味供用。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獣x·陶淵明
年終寒風正凄冷,天空陰暗整日雪,是陶淵明對冬天寒冷的真是寫照。冬季天氣寒冷,人體與自然相應,新陳代謝方面降至最低,處于收斂潛藏的階段。此時,吸收能力增強,所以最適合 進補 。 膳食進補是冬天 養(yǎng)生 的關鍵,但質比量重要;同時起居 養(yǎng)生 和鍛煉強身也同等重要。
冬季飲食 養(yǎng)生 三原則
冬季 養(yǎng)生 食材推薦
冬季常用的養(yǎng)腎助陽食物有:狗肉、羊肉、鵝肉、鴨肉、牛肉、雞肉、鱔魚、海蝦、海參、土豆、韭菜、淡菜、紫菜、海帶、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大棗、枸杞子、桂圓、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等。
冬季飲食要溫食但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傷食道,進入腸胃后,還容易引起體內(nèi)積熱而致??;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huán),有損人體 健康 ,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松軟。
多喝溫補 養(yǎng)生 粥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食粥》宋陸游
陸游冬季的 養(yǎng)生 之法就是喝粥。冬日里,一碗熱粥,溫暖五臟,整個身體,從頭到腳都是熱乎乎的。
冬季飲食調(diào)理10款必喝粥
蘋果紅棗粥
材料 蘋果3個,紅棗15顆,大米100克。
做法 蘋果洗凈,去皮、核,切塊,攪打成汁;紅棗洗凈,去核;大米淘凈。砂鍋內(nèi)放入紅棗、大米,加適量水,中火煨煮,粥將成時兌入蘋果汁,小火煮沸即成。
干貝海帶粥
材料 糯米100克,干貝、海帶結、胡蘿卜各25克。調(diào)料 鹽、胡椒粉、香油、蔥末、姜末適量。
做法 糯米淘凈,用清水浸泡1小時,撈出瀝水;海帶結洗凈,焯熟撈出;干貝洗凈,如乎明羅卜洗凈,去皮,切片。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放入糯米,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干貝末、海帶結、胡蘿卜片、蔥末、姜末,煮20分鐘左右,撒鹽、胡椒粉調(diào)味,淋入香油即可。
牛奶核桃粥
材料 牛奶250克,油炸核桃仁、大米各100克,生核桃仁50克。調(diào)料 白砂糖適量。
做法 大米淘凈,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生核桃仁用溫水浸泡,去表皮。粉碎機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大米、油炸核桃仁、生核桃仁、牛奶,磨成漿。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白砂糖,大火煮沸,放入磨成的漿并不斷攪動,煮成糊后,改用小火熬煮至熟即可。
臘八粥
材料 大米200克,紅豆、花生米、百合各50克,蕓豆、果子肉、蓮子、核桃仁各25 克,紅棗15克。
調(diào)料 白砂糖、糖桂花適量。
做法 紅豆、蕓豆、大米用溫水浸泡30分鐘;花生仁燙去皮;栗子肉切小丁;百合掰片;紅棗去核;核桃仁去皮;蓮子去心,蒸熟軟。砂鍋內(nèi)放水、紅豆、蕓豆燒沸,用小火熬煮至八成熟,放大米、花生米、紅棗、栗子肉、核桃仁、百合片、蓮子(帶蒸計)燒沸,繼續(xù)熬煮。等米爛粥稠、果料酥熟時,加白砂糖、糖桂花即可。
人參枸杞紅棗粥
原料:人參3克,枸杞10克、紅棗5枚,粳米80克,紅糖10克。
做法:人參、枸杞、紅棗洗凈,放入鍋煎取汁液;粳米淘洗干凈。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兌入藥液,下入粳米熬煮成粥,加入紅糖,攪拌溶化即可。
枸杞甜粥
原料:枸杞15克、粳米80克,白砂糖10克。
做法:枸杞洗凈,粳米淘洗干凈。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枸杞和粳米,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熬煮至粥熟,加入白砂糖,?;饜?分鐘即可。
羊肉糯棗溫胃粥
原 料:羊肉200克,糯米100克,黃芪10克,紅棗10個,姜絲5克,精鹽、胡椒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羊肉洗凈切細絲;紅棗洗凈,去核,切細絲;黃芪、糯米洗凈。將羊肉絲、糯米、黃芪、紅棗絲、姜絲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上火煮至熟爛,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
山藥薏米粥
原 料:山藥30克,薏米35克,蓮子肉、大棗各20克,梗米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山藥去皮,洗凈,切成片;薏米、蓮子肉洗凈;大棗洗凈,去核;視米洗凈,加水適量,一同放入沙鍋,用武火燒沸后,再改用文火慢煮,至熟后加入冰糖,再稍煮后即可服食。
雞內(nèi)金薏米粥
原 料:雞內(nèi)金9克,薏米60克,紅糖15克。
做法:雞內(nèi)金磨粉,慧米煮粥,粥熟人雞內(nèi)金、紅糖調(diào)勻即可。
荔枝扁豆粥
原料:干荔枝肉30克,扁豆20克。
做法:將干荔枝肉和扁豆洗凈。兩味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左右,至荔枝肉和扁豆熟爛,即成。
冬季飲食調(diào)理10款必喝湯
大補人參鹿肉湯
原料:鹿肉4000 克,生姜50克,蔥白120 克,胡椒3克,鹽50克。黨參、黃芪、白術、肉蓯蓉、益智仁、茯苓、熟地、懷牛膝、芡實、棗各5克,肉桂1克,枸杞、菟絲子、白芍、山藥各8 克,遠志、淫羊藿、杜仲、仙茅、補骨脂、澤瀉各3克,當歸6克。
做法:藥材均洗凈,用凈紗布包扎,做成藥包;鹿肉用清水洗凈,剔去骨頭,刮掉筋膜,入沸水余燙后撈出切方塊,骨頭錘碎;姜、蔥洗凈,拍破;胡椒研粉,和鹽調(diào)勻,裝碗內(nèi)備用。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鹿肉、骨頭和紗布包,加蔥、姜,大火煮沸,撇凈浮沫,轉小火煨燉3小時至待鹿肉熟爛,分裝入碗內(nèi),加胡椒、鹽調(diào)味即可。
老鱉脊髓湯
原料:老鱉 400克、豬脊髓150克,生姜片3克,蔥段5 克,胡椒粉、味精各2克。
做法:老鱉揭去鱉甲,去內(nèi)臟和頭、爪;豬脊髓洗凈備用。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生姜、蔥、胡椒粉、鱉肉,大火煮沸轉小火煮至鱉肉熟透,放入豬脊髓,煮熟,加味精調(diào)味即可。
壯陽狗肉湯
原料:狗肉800克,蔥段10克,生姜8克,醬油5毫升,料酒15毫升,白砂糖10克,鹽3克,胡椒粉2克,紅辣椒3個,植物油20毫升,清湯適量。
做法:狗肉洗凈,汆燙,切塊,入熱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備用。砂鍋置火上,加清湯,放入蔥、姜、紅辣椒煮沸,加入狗肉、醬油、鹽轉小火煨燉90分鐘直至肉爛,加入白砂糖燜5分鐘,撒上胡椒粉即可。
黃精瘦肉湯
原料:黃精40克、豬瘦肉180克,蔥段、姜片各5克,料酒15毫升,鹽3克,味精1克。
做法:黃精洗凈,潤透切片;豬瘦肉洗凈,切小塊備用。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黃精和豬瘦肉,加蔥段、生姜片、鹽、料酒,隔水燉1小時至熟即可。
蓯蓉燉羊肉
原料: 肉蓯蓉20克,枸杞3克、帶皮羊肉400克,紅棗4枚,生姜片、蔥段各5克,鹽3克,味精2克,白砂糖5 克,料酒10毫升。
做法:肉蓯蓉、枸杞、紅棗用溫水浸泡20分鐘。羊肉切塊,汆燙5分鐘,撈出后放入砂鍋,加生姜片、蔥段、料酒及肉蓯蓉、枸杞、紅棗、清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小時,加鹽、味精,再燉5分鐘即可。
茯苓羊肉湯
原料 羊肉500克,土茯苓15克,竹筍50克,油菜1棵,香菇1朵。植物油、鹽、料酒、味精、胡椒粉適量。
做法 羊肉洗凈,切小塊,焯水,撈出;茯苓、油菜分別洗凈;竹筍去皮,切段;香菇洗凈,切塊。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入羊肉翻炒幾下,倒入料酒、水,燒開后倒入砂鍋中。將茯苓、竹筍段、香菇塊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燉至肉爛,放油菜、鹽、味精、胡椒粉,稍煮即可。
黑棗烏雞湯
材料 白條烏雞1只,麥冬20克,人參 10克,黑棗30克、 姜片、鹽適量。
做法 烏雞洗凈,切塊,焯后撈出;人參洗凈,搗碎;麥冬洗凈;黑棗洗凈,去核。碗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烏雞塊、碎人參、麥冬、黑棗、姜片,加蓋,隔水燉3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山藥白鱔湯
原料 白鱔魚 500克,淮山藥、玉竹各60克、香油、鹽適量。
做法 白鱔魚處理干凈,切短段;淮山藥、玉竹分別洗凈。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人白第魚段、淮山藥、玉竹,大火級沸,改用小火煲3小時左右,加鹽、香油調(diào)味即可
回季豆腰花湯
原料 豬腰100克,四季豆50克、雞湯、花椒粒、鹽、料酒、味精、香油、胡椒粉適量。
做法 豬腰洗凈,斜切片;四季豆洗凈,斜切段,在沸水中焯燙10分鐘后撈出。取一大碗,敢入花椒粒,倒入適量溫水,放入豬腰片,浸泡5分鐘后撈出,媒熟。鍋中倒入雞湯燒沸,放入豬腰片、四季豆,淋少許香油,加入鹽、味精、料酒、胡椒粉攪勻,即可出鍋。、
葛根紅薯防寒湯
原料 紅薯300克,葛根50克、紅糖適量。
做法 紅薯洗凈,去皮,切塊;葛根洗凈。砂鍋中倒入適量開水,放入葛根、紅薯大火煮1分鐘,改用小火燉25分鐘左右,關火,加入紅糖調(diào)味即可。
冬季飲食調(diào)理10款經(jīng)典菜肴
紅燒鹿肉
材料 鹿肉500克,水發(fā)玉蘭片25克、香菜、醬油、料酒、鹽、白糖、味精、花椒水、蔥、姜、淀粉、香油、植物油、雞湯適量。
做法 將鹿肉洗凈,切塊;玉蘭片切成象眼片;調(diào)料備齊待用。將鐵鍋內(nèi)放入植物油,燒熱時,將鹿肉下油鍋內(nèi),炸至火紅色時撈出。將鍋內(nèi)放油,用蔥、姜爆鍋,下醬油、花椒水、鹽、料酒、白糖、味精、雞湯,再下鹿肉。燒開后,放文火上煨燉,至肉煨熟爛時,移到武火上燒開,勾淀粉,淋香油,撒上香菜段即成。
姜附燒狗肉
材料 熟附片30克,狗肉1000克、姜150克,蒜、植物油、蔥適量。
做法 將狗肉洗凈、切成小塊;將姜煨熟備用。將熟附片放入鍋內(nèi),先熬煎2小時,然后將狗肉、蒜、姜、蔥、植物油放入,加水適量燉煮,直至狗肉熟爛即成。
核桃鴨子
材料 核桃仁200克,李茅150克,老鴨1只,雞肉泥100克、油菜末、蔥、姜、鹽、雞蛋清、味精、料酒、濕玉米粉、花生油適量。
做法 將老鴨宰殺,去毛,開膛去內(nèi)臟,洗凈,用開水汆一遍,裝入盆內(nèi),加入蔥、姜、鹽、料酒少許;上籠蒸熟透取出放冷后,將老鴨去骨,切成兩塊,另用雞肉泥、雞蛋清、濕玉米粉、味精、料酒、鹽調(diào)成糊;再把核桃仁、李薺剁碎,加入糊內(nèi),淋在鴨子內(nèi)膛肉上。將鴨子放入鍋內(nèi),用花生油炸酥,撈出瀝去余油,用刀切成長條塊,擺在盤內(nèi),四周撒些油菜末即可。
羅漢大蝦
材料 對蝦12個,魚肉泥60克,雞蛋1個,黃瓜皮絲12克,火腿3克,生菜葉30克、料酒12毫升,玉米粉15克,熟大油45毫升,味精、鹽適量。
做法 將對蝦去頭、皮、腸子,留下尾巴,片開,剁斷蝦筋,擠干水分,撒些味精。先兩面蘸玉米粉,再放在雞蛋清(已打在碗中)中蘸一下,最后把背面蘸上面包渣,碼在盤子里。將魚肉泥用蛋清、玉米粉、味精、鹽、熟大油、料酒拌成糊,抹在對蝦上,在糊面中間放一根火腿絲,兩旁各放一根黃瓜皮絲,外面再各放一根火腿絲。然后用筷子按一遍。將對蝦用干凈溫油炸熟。盤中先放好生菜葉,把對蝦剁成兩段,對齊碼成圓圈即可。
芡實煮老鴨
材料 芡實200克,老鴨1只、蔥、姜、鹽、料酒、味精適量。
做法 芡實洗凈;將老鴨宰殺后,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血水,將芡實放人鴨腹內(nèi)。將鴨放人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燒沸,放入蔥、姜、料酒,改用文火燉熬,約2小時,至鴨肉燉爛即成。
炒鵪鶉
材料 鵪鶉2只,蘿卜 200克。
調(diào)料 植物油、姜、蔥、醋、鹽、料酒、味精適量。
做法 將鵪鶉放水中淹死,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血水,把鵪鶉切成長1.5厘米、寬1.5厘米的塊;蘿卜切成長3厘米、寬1.5厘米的塊,備用。將鍋置武火上,放上植物油燒沸,將鵪鶉先入鍋內(nèi),用鍋鏟反復翻炒變色,再將蘿卜放入混炒,然后放入蔥、姜末、料酒、醋、鹽,加水少許,煮數(shù)分鐘,待鵪鶉肉熟即成。
滋補雞塊
原料:薏米、芡實、百合各10克,干貝8克、母雞1500克,香菇、姜末各8克,料酒10毫升,糯米50克,蓮子(去心)20 克,麻油各 20毫升,熟火腿15克,鹽3 克,胡椒粉2克,糖醋生菜100克,椒鹽調(diào)料3克,熟植物油適量。
做法:母雞宰殺,去毛、內(nèi)臟,整雞出骨,洗凈,用料酒、鹽、姜末涂抹雞身和雞腹,腌漬約30分鐘;糯米、薏米、百合、蓮子(去心)、芡實分別泡漲、洗凈,盛入碗內(nèi),上籠蒸熟;火腿、香菇均切成小粒。以上幾種輔料盛盆,加植物油適量、鹽1 克、胡椒粉1克拌勻,裝入雞腹,用竹簽封住脖子和肛門,上籠蒸2小時后取出。瀝干水,放涼,用細竹簽在雞胸部、雞腿部戳幾個氣眼。鍋置火上,入油大火燒至六成熱,放入雞炸至呈淡黃色,撈出,抽出竹簽,雞胸上劃斜刀花,盛盤。凈鍋置火上,加麻油燒熱,淋在雞脯刀口處,與糖醋生菜、椒鹽調(diào)料一同上桌即可。
玉蘭鹿肉
原料:水發(fā)玉蘭片20克、鹿肉400克,香菜2克,醬油5毫升,紹酒10毫升,鹽3克,白砂糖5克,味精1 克,花椒水5毫升,蔥、生姜各3克,植物油15毫升,雞湯20毫升,水豆粉、香油各5毫升。
做法:鹿肉洗凈,切小塊;玉蘭片切成片;香菜洗凈,切段。鍋內(nèi)入油,燒熱后下鹿肉,炸至火紅色時撈出。鍋留底油,下蔥、生姜炒香,下醬油、花椒水、鹽、料酒、白砂糖、味精、雞湯、鹿肉,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燉1小時至肉熟爛時,加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撒上香菜段即可。
附片狗肉
原料:熟附片5克、狗肉120克,煨姜片80克,大蒜3 克,植物油5毫升,鹽3克。
做法:狗肉洗凈,切塊備用,鍋置火上,入油燒熱,放入大蒜煸加入狗肉塊略炒,待皮色轉黃時,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放入熟附片及煨姜片,轉小火燉至狗肉熟爛,加鹽調(diào)味即可。
涼拌萵苣腰果
原料:萵苣400克、熟腰果20克,生抽、老抽各10毫升,蠔油5毫升,鹽3克,味精2克,白砂糖5 克,生姜片、蔥段各3克,香油3毫升。
做法:萵苣去皮、去根,洗凈,切片。大碗里放入生抽、老抽、蠔油、鹽、白砂糖、味精、香油、姜片、蔥段,倒入萵苣,浸泡2天,撈出裝盤,撒上熟腰果即可。
萵苣炒魚片
原料:萵苣150克、魚片80克,紅椒片8克,鹽3克,味精1克,白砂糖5克,水淀粉、植物油各10 毫升。
做法:魚片清洗,加入味精、料酒、水淀粉抓勻;萵苣去皮、根,洗凈,切成片,加少量鹽腌漬10分鐘。鍋中加沸水,放入萵苣和魚片焯水10秒鐘。凈鍋置火上,入油燒至三成熱,放入萵苣片、花枝、鹽、味精、白砂糖、紅椒片,煽炒1分鐘,加水淀粉勾薄芡即可。
冬季飲食調(diào)理10款經(jīng)典主食
雞腸餅
材料 公雞腸1副,面粉250克。調(diào)料 植物油30毫升,鹽、蔥、姜、蒜適量。
做法 將公雞腸洗凈破開,放入鍋內(nèi),加火焙干,然后粉碎成細粉待用。將面粉放入盆內(nèi),再將雞腸粉倒入,混合均勻,加水適量,和成面粉團。將調(diào)料放入面粉團內(nèi),做成餅子,烙熟即成。
梅棗杏仁餅
原 料:烏梅1個,櫻桃5克,紅棗2枚,杏仁7個,面粉100克,白糖20 克,醋5克。
做法:將烏梅去核,洗凈;紅棗洗凈;杏仁去皮;共同搗碎,倒入面粉中,加白糖、水適量,拌勻,做成小圓餅。將小圓餅放在熱鍋內(nèi),烙成焦黃色即成。在每個熟圓餅上,放幾個蜜櫻桃即成
人參菠餃
原 料:人參粉10克,菠菜150克,瘦肉500克,面粉1000克,生姜10克,蔥20克,胡椒粉3克,,醬油50克,香油5克,食鹽適量。
做法:將菠菜擇洗干凈,去莖留葉,在盆內(nèi)搓成菜泥,加入清水適量,拌勻,用紗布包好,絞擠綠色菜汁。人參潤后,切成薄片,烘脆研成細末,過細篩。將肉用清水洗凈,剁茸,加食鹽、醬油、花椒粉、姜末拌勻,加水適量,攪拌成糊狀,再放人蔥花、人參粉、香油,拌勻成餡。將面粉用菠菜汁和好揉勻,若菠菜汁不夠用,可加點清水,揉至面粉表面光滑為止。揉成長條,分成200個劑子,莽成圓薄面皮,加餡將面皮逐個包成餃子。將鍋內(nèi)水燒沸,餃子下鍋,待浮面時,加少量涼水,見餡和皮松離時,撈出裝碗即成。
白豆蔻餛飩
原 料:白豆蔻20克,瘦肉5000克,雞肉 500克,面粉500克,姜1500 克,胡椒粉50克,棒子骨5000克。
做法:將白豆蔻洗凈,去雜質,略烘脆打成細末,取用10克,加胡椒粉50克,和食鹽拌成椒鹽。將棒子骨洗凈,拍破,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將皮刮洗干凈;把雞初加工后,剖腹去內(nèi)臟,沖洗干凈,一同放入鍋內(nèi)。將姜拍破,胡椒拍破,一同放入鍋內(nèi),用武火燒沸,撇去浮沫,用文火燉約1.5小時,吊成原湯。瘦肉沖洗干凈后,放在絞肉機內(nèi),連絞4次成茸,裝在盤內(nèi),加姜汁、胡椒粉、白豆蔻末、食鹽、清水,不斷攪拌,成餡。將面粉倒在案板上,加水適量,揉成面團,搟成餛飩皮,規(guī)格為50克擇10 張,或買餛飩皮。將餛飩皮逐個加餡包成坯,鍋內(nèi)水燒沸后,下入餛飩煮熟,另用碗放入胡椒鹽少許,沖入原湯,每碗裝10個餛飩即成。
菟絲子油餅
原料:菟絲子50克、 面粉300 克,植物油30毫升,鹽5克。
做法:菟絲子洗凈,瀝干后放入砂鍋,加水煎煮1小時,去渣留汁。面粉加藥液、鹽和清水攪拌,和成面團,攛皮,涂上植物油,做成餅坯。平底鍋置火上,入油燒熱后放入餅坯,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鹿肉小籠
原料:鹿肉500克,肉桂粉8克、面粉400克,肉皮凍120克,香油1o 毫升,醬油10毫升,味精2 克,白砂糖10 克,料酒15毫升,姜末3克。
做法:面粉倒入盆中,加冷水拌和均勻,揉捏成面團,加上 濕布碭 1 個多小時。鹿肉洗凈,切成碎末,放入盆中,加肉桂粉、料酒、鹽、味精、白砂糖、醬油、姜末,攪勻后分次加少量的水,邊加邊攪,至黏稠時再加肉 皮清凍和香 油拌勻成 肉餡。面團分別揉勻,搓條,下劑子,逐個按扁,搟皮;包餡,捏攏成提褶包子生坯,碼入有草墊的小籠屜內(nèi),大火沸水足汽蒸 12 分鐘至熟即可。
砂仁冬筍羊肉包
原料:砂仁細粉3克、大酵面 450 克,羊肉 250克,凈冬筍80克,食堿水 20 毫升,香油5 毫升,醬油10毫升,鹽5克,味精2克,料酒20毫升,姜末、蔥末各5克,高湯適量。
做法:大酵面放在案板上,扒開,放入食堿水,揉透,做成光潤面團,分塊揉勻、接條,下劑子,逐個按扁,辮皮備用。冬筍洗凈切末,羊肉洗凈切成末,放入盆內(nèi),加砂仁粉,醬油、香油、鹽、味精、料酒、姜末、蔥末及少許高湯,攪勻成餡。面支包入肉館餡,碼入籠屜內(nèi),大火沸水足汽蒸18分鐘至熱即可。
鮮肉蝦餃
原料:水發(fā)海參80克,水發(fā)黑木耳40克、蝦肉180克,豬肉250克,冷水面450 克,香油10毫升,醬油5毫升,料酒15毫升,鹽4克,味精2克,蔥末、姜末各5克。
做法:冷水面蓋上濕紗布,醒1個小時;海參、蝦肉分別洗凈,切末;木耳洗凈,切末。豬肉洗凈,絞成肉末,放入盆內(nèi),加水使勁攪打至黏稠,再加海參、蝦肉、木耳、料酒、醬油、鹽、味精、蔥末、姜末和香油,拌勻成餡。冷水面揉勻,下劑子,搟皮包入餡料,捏成餃子坯。鍋置火上,入水適量,燒沸后下餃子,煮至浮起后,再加蓋燜3分鐘至熟即可。
鹿肉面
原料:鹿肉100克,面條150克,蔥5克,食鹽3克,菜油30克,胡椒面2 克,紹酒3克,味精2克。
制法:將鹿肉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將炒鍋置武火上,放入菜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鹿肉、蔥花、紹酒、胡椒粉,翻炒至變色,加水適量;用文火熬燉1~1.5小時,鹿肉熟后起鍋,放入鍋內(nèi)。.將鍋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下入面條,煮熟,撈出,裝碗內(nèi),將鹿肉和原湯倒入面條上,加入味精,拌勻即成。
腰子面
原 料:腰子150克,菜油50克,食鹽3克,蔥5克,胡椒粉2 克,味精3克。
制 法:將腎洗凈,去臊腺,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蔥切成蔥花。將炒鍋置武火上,放入菜油,燒至七成熱時,倒入腎,翻炒變色,加人鹽、蔥花、食鹽、胡椒粉,加水適量,燒沸,下入面條,煮熟,放人味精即成。
春盤面
原 料:面粉3000克,羊肉1000克,羊肚500克,雞蛋5個,蘑菇200 克,韭黃250克,白菜500克,生姜、食鹽、胡椒粉、料酒、醋各適量。
制 法:將羊肉、羊肚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蘑菇洗凈,一切兩塊;白菜洗凈,切段;韭黃洗凈,剁碎,備用。將白面粉用水發(fā)透,放人韭黃、雞蛋、食鹽,揉成面團,用搟面杖擇薄,切成面條。.將羊肉、羊肚放人鍋內(nèi),加人生姜、蘑菇,置武火上燒開,然后將面條下入燒開,放人食鹽、料酒、醋、胡椒粉、白菜即成。
早臥晚起,以待日光——《黃帝內(nèi)經(jīng)》
冬季作息時間應" 早臥晚起帶日光 ",就是說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后。因為早睡可以保養(yǎng)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求其溫暖,養(yǎng)人體陰氣。 睡覺不宜蒙頭睡 ,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睡覺,就會感到胸悶、惡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會感到疲勞。建議在冬季要比平時早睡、晚起兩個小時左右,最佳的作息時間是晚上9點到早上7點,起床時間最晚不要超過8點。起床后要注意 穿衣保暖 ,緩沖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另外,冬季 開窗換氣 也非常重要。
古人云 "養(yǎng)骨溫陽初冬時 "
冬季一開始就應該注重骨的保養(yǎng),"腎主骨","骨生髓"。因此,骨的保養(yǎng)很重要,保養(yǎng)不好就會出現(xiàn)腰痛等癥狀。" 冬季敲腳最養(yǎng)骨 ",腳有很多的穴位,腳心的涌泉穴通腎臟,腳是人體的根,腎是人體的源泉。所以要 養(yǎng)骨就要敲腳 ,可以將各種營養(yǎng)物質由腎臟輸送到骨髓,促進骨的 健康 。常言道" 寒從腳下起 ",因腳遠離心臟,供血不足,熱量較少,保溫力差,所以腳的保暖很重要。每晚堅持用熱水洗腳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有增強機體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勞、改善睡眠的作用。 腳暖人體就會暖, 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同時用大拇指搓大腳指側面的穴位,腎經(jīng)、脾經(jīng)都經(jīng)由這里,所以擦熱這些穴位對人體腎臟和相應功能的保養(yǎng)都有好處。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酶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敦摱铡诽啤ぐ拙右?/strong>
靜坐安神,是白居易冬天的 養(yǎng)生 之法。白居易靜坐時,心無雜念,全身舒暢。冬天里,養(yǎng)精蓄銳、休 養(yǎng)生 息,閉目靜坐,是調(diào)養(yǎng)精神的一個好辦法。
冬季 養(yǎng)生 在于" 冬藏 "。所以,冬季精神調(diào)養(yǎng)也要著眼于"藏",即要保持 精神安靜 ,保經(jīng)養(yǎng)氣。中醫(yī)認為"冬主腎",而"腎"對應行為中的驚恐,所以在冬天,寒氣侵襲腎臟會導致恐懼、抑郁感或精神緊張。要學會及時調(diào)攝不良情緒,當處于緊張、激動、焦慮、抑郁等狀態(tài)時,應盡快恢復心理平靜。同時,在冬季還要防止季節(jié)性 情感 失調(diào)癥的發(fā)生,所謂季節(jié)性 情感 失調(diào)癥,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發(fā)生情緒抑郁、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xiàn)象,并且年復一年地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多見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預防的方法是多曬太陽,科學膳食和合理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strong>
冬季進行健身運動不宜起得過早,以免擾亂陽氣。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以后,還應選擇順應冬季6節(jié)氣的運動項目,運動之后能使身體出些許微汗為宜。這樣既可達到避寒取暖的目的,也可保持心情愉快。使精、氣、神得以內(nèi)收。冬季進行科學的健身運動對機體一年的 健康 都都有好處。
冬季 養(yǎng)生 在于" 冬藏 ",冬季要進補,大家都會盲目地去補,而忽略了進補的質,只有科學地掌握進補方法,知道用什么進補,才能為春天的“生“助力,而不是開啟“冬天的長肉模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37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枸杞山藥地黃女貞白鴨湯
下一篇: 桑椹烏骨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