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鳳立)熬過一酷熱的夏天,秋高氣爽的天氣終于越來越近了。對于身懷六甲的孕婦來說,秋天是比較舒服的季節(jié),不過身體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孕婦在秋季保健上也有三大注意,就是要預防腹瀉、便秘和呼吸道疾病。
北京同仁醫(yī)院婦產(chǎn)科副主任醫(yī)師付玉靜提醒孕婦,秋天保健有三大注意:一要防腹瀉,因為秋天上市的新鮮瓜果比較多,但個季節(jié)也正是天氣逐漸轉涼的時候,早晚氣溫低,晝夜溫差大,如果再不注意食品衛(wèi)生,抵抗力相對比較差的孕婦就容易鬧肚子了。鬧肚子這個平常的疾病,對孕婦的威脅可比對平常人大的多,因為它很可能刺激孕婦宮縮甚至導致早產(chǎn)。因此孕婦秋天一定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吃新鮮瓜果一定要洗凈。
孕婦秋天里第二個要注意的健康問題和第一個正好相反,是便秘問題,這是因為秋天氣候干燥,孕婦如果不注意飲食調理,就可能便秘。因此建議孕婦飲食中油膩食物和肉類要適量,別一味追求貼秋膘,要適當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水、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對于緩解便秘都有好處。
最后,和平常人一樣,在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的秋天里,孕婦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因為孕婦在吃藥上有很多禁忌,為防對母嬰產(chǎn)生不良影響,孕婦在秋天一定要及時增減衣服,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并適當活動來提高抵抗力。
秋季是疾病傳播多發(fā)的季節(jié),由于氣候干燥,冷暖多變,再加上近日冷空氣南下,帶來適量的秋雨,使晝夜溫差懸殊,人體一時難以適應,極易發(fā)生疾病或引起舊病復發(fā)。
感冒并發(fā)癥
醫(yī)學專家說,近日由于感冒引起的如心肌炎、肺炎等病的病人不少。
如果在感冒的同時伴有頭痛、憋氣、呼吸困難、心跳加快等問題,就要注意了,因為病毒可能已經(jīng)影響到其它器臟了,不可小視。
呼吸道疾病
由于近來天氣由熱轉涼,容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導致哮喘、支氣管炎等病的復發(fā)。據(jù)介紹,有些哮喘病人對氣溫變化極其敏感,而且適應能力弱,所以易引發(fā)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fā)哮喘。
胃病
秋涼,人體血液中的化學成分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易發(fā)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隨之降低。另外,由于天氣問題,人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指腸負擔加重,使患有胃病的人疾病復發(fā),重病還會引起胃出血,胃潰瘍等并發(fā)癥。
腸道疾病
秋季腹瀉的主要誘因是由于吃生食,或者吃半生不熟的肉食品、蔬菜、瓜果等導致腸道細菌感染、胃腸功能紊亂,這種病以腸炎、細菌性痢疾最為常見。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節(jié),由于氣候干燥,冷暖多變,人體一時難以適應,極易發(fā)生疾病或引起舊病復發(fā)。因此,入秋后必須注意保健防病。秋天需預防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有———
1、胃腸道疾病。秋季天高氣爽,人的食欲增強,多食暴飲易使胃腸負擔加重,功能紊亂;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易引起腹部著涼,致使腸蠕動增加而導致腹瀉。預防秋季腹瀉重在保養(yǎng)脾胃,防止胃病復發(fā)。
2、秋燥癥。秋季雨少天干,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人易出現(xiàn)鼻咽干燥、聲音嘶啞、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癥,俗稱“秋燥癥”。秋燥不僅使人感覺不太舒服,且還會誘發(fā)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癤腫、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須養(yǎng)陰防燥,在飲食上宜常喝開水和菜湯,多吃些梨、葡萄、香蕉、銀耳、青菜等滋潤的食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yǎng)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3、呼吸道感染。秋天氣候多變,早午晚及室內外溫差有些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極易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加新詺夤苎缀拖牟∪耍Y狀也往往加重。因此,在秋天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加強戶外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
4、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由于天氣變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fā)心絞疼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藥,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fā)加重心血管疾病。(喬建彬)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是讓人陶醉的季節(jié),但也是一些疾病開始活躍的季節(jié),為使大家在享受秋天美麗的同時安享健康,我們特整理“秋季疾病預防知識”,以做參考,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度過這個金色的秋天。
一、感冒: 秋天氣候變化異常,季節(jié)轉換有些快,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有些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尤其是當工作環(huán)境通風不好時,感冒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潛伏期短,一般為1-2天。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頭疼、流淚、流涕、四肢酸疼等癥狀,部分病例可并發(fā)肺炎等。流感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易在集體單位發(fā)生。每年冬季有一個季節(jié)性發(fā)病高峰,在冷暖交替季節(jié),易發(fā)生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防治:預防措施上應注意保暖;增加體育鍛煉;流感流行季節(jié)減少到公共場所或空氣混濁場所;家庭和學校等集體單位應總是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目前正值流感疫苗預防接種之機,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體弱者等可應用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如出現(xiàn)流感癥狀,應及時就診治療和休息。
感冒預防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凍”和“耐寒鍛煉從秋始”的規(guī)律,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保持工作環(huán)境的良好通風至關重要,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要適當多飲水,多吃水果,增強機體代謝;總是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預防。應盡量避免接觸感冒病人,接觸到感冒病人或他們碰觸過的東西后要洗手,手指還要遠離眼睛和鼻子。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熏蒸居室。
尤其提醒:從往年看,部分老年人在感冒初期自行服藥,結果用藥不當反而使病情加重,來醫(yī)院時已轉成肺炎等并發(fā)癥,因此老年人患感冒后更要及時就醫(yī)。
二、消化系統(tǒng)疾?。?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腸炎、冰箱性腸炎(耶爾細菌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同時秋季也是胃病的多發(fā)與復發(fā)季節(jié),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fā)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免疫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如果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guī)律,就會引發(fā)胃腸道疾病而出現(xiàn)反酸、腹脹、腹瀉、腹疼等癥,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嚴重者還會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發(fā)癥。
如:病毒性腹瀉(又稱為秋季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性腹瀉,常見的病原主要有輪狀病毒、柯薩奇腸道病毒、星狀病毒和諾瓦克病毒等。潛伏期常見數(shù)小時至3天,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疼、腹瀉等腸道癥狀,部分病例可伴有發(fā)熱;臨床類型可表現(xiàn)為嘔吐型和腸炎型兩種,腸炎型嚴重者易出現(xiàn)脫水。防治:病毒性腹瀉好發(fā)季節(jié)在秋末初冬。感染對象以嬰兒、學齡兒童和小學生為主。主要通過食用受污染的水源、食品傳播感染,易在幼托、學校出現(xiàn)暴發(fā)。預防措施上應注意飲水、飲食衛(wèi)生;培養(yǎng)飯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個人衛(wèi)生習慣;嬰兒提倡母乳喂養(yǎng)。一旦出現(xiàn)類似癥狀者,應及時就醫(yī)治療。
預防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就是防止腹部受涼?;加新晕秆椎娜艘绕渥⒁馕覆康谋E?,適時增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褥,以防止腹部著涼而引發(fā)胃疼或加重舊病。還要加強運動鍛煉。注意飲食調養(yǎng)。胃病病人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同時,還應注意進食時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講究心理衛(wèi)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wěn)定,同時,注意勞逸結合。
三、肺結核: 肺結核是結核桿菌侵入肺部并引起肺部病變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傳染性的結核病。秋季戶外活動多,容易在不曉得情的情況下與傳染性結核病人有過近距離接觸引起感染。提醒人們,當出現(xiàn)臉紅、低燒、乏力、盜汗、咳嗽、吐痰等情況時,應增強警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60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秋季當防丘疹性蕁麻疹
下一篇: 夏末秋初謹防感染傷寒與副傷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