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帶來的益處
強壯心臟步行可增加心臟脈搏輸出量。據(jù)測定,以5000米/小時(84米/分鐘)的速度步行,脈搏可增至100次/分鐘,若6000米/小時(100米/分鐘),則脈搏可增至110次/分鐘。
鎮(zhèn)靜神經(jīng)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法。它可以緩和神經(jīng)的緊張。有人測定,當煩躁和焦慮的情緒涌向心頭時,以輕快的步伐溜達15分鐘,即可緩解緊張的情緒。
調整代謝步行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中老年人以3000米/小時的速度步行1.5-2個小時,代謝率能提高48%。糖尿病患者經(jīng)一天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到60毫升/分升。
提高腦力在戶外新鮮空氣里踱步,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活躍,可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工作、學習效率。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凡每周散步3次(每次1個小時),并堅持4個月者,與不愛走動者相比,前者的反應敏捷,視覺與記憶力均占優(yōu)勢。
促進健美步行能提高肌肉纖維彈性,強化肢體的主要肌肉組織,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步伐和呼吸自然配合時,身體各部位都在自由舒展的情況下活動,從而使身體各部位得到勻稱發(fā)展。步行中被鍛煉的大腿、小腿及足踝等部位的肌肉,可以構成人體極佳的線條。步行還可減少腹部脂肪積聚,維護你的體形美。
步行應科學得法
安閑自如,行立結合步行時應全身放松,步幅均勻,呼吸自然。清代著名養(yǎng)生家曹庭棟指出:“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謂也,且行且立,且立且行?!边@一點對于老年人尤為重要。因為人進入老年,機體各部分組織器官逐漸衰退,不能進行持久和劇烈的運動。
精神放松,言笑適度古人認為行走“須得一種閑暇自如之態(tài)”。盡量使精神放松,才能起到調劑精神、解除疲勞的作用。在步行中切忌言笑過度,以防分散精神,耗損精氣。
掌握時機,飯后稍息步行健身最好在早晨,選擇空氣新鮮處進行,也可在餐后、臨睡前進行,但此時不宜快速步行?,F(xiàn)代醫(yī)學認為,飯后即行,四肢血流增多,胃腸血流減少,影響消化功能;進食后體內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冠心病、心絞痛者此時運動,易形成血栓,誘發(fā)心肌梗塞;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和糖尿病患者,飯后步行易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生頭暈、乏力、昏厥等;胃下垂者飯后步行,易出現(xiàn)腹脹、惡心嘔吐。因此患有上述疾患者,飯后應休息一會兒再步行。一般認為,飯后45分鐘,以4800米/小時的速度步行20分鐘為宜。這時,熱量消耗最快,最利于減肥。若過兩個小時后再步行20分鐘,減肥效果更佳。
選擇恰當?shù)牟叫蟹椒?/p>
普通步行 適用于一般保健。以慢速(60-70步/分鐘)和中速(80-90步/分鐘)步行,每次30-60分鐘?;加泄谛牟 ⒏哐獕?、中風后遺癥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老年人可減為每次20-30分鐘。
快速步行以90-120步/分鐘步行,每次30-60分鐘。適合于普通中年人,身體健康者和慢性關節(jié)炎、胃腸病、高血壓病恢復期患者。
擺臂步行以60-90步/分鐘速度步行,兩臂用力前后擺動,可以增進肩部、胸廓的活動。適合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及肩周炎、上下肢關節(jié)炎患者。
摩腹步行以30-60步/分鐘速度步行,兩手旋轉按摩腹部,每趟一步按摩一周,正轉反轉交替進行,每次時間為3-5分鐘。這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法?!肚Ы鹨健吩唬骸笆筹栃邪俨剑R允帜Ω箶?shù)百遍……則益人無百病?!睆默F(xiàn)代觀點看,輕松的散步及柔和的腹部按摩,能促進胃液分泌,加強胃腸道蠕動,有助于治療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慢性病。
反臂背向步行行走時將兩手臂放在腰命門穴,緩步背向行走5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一倒一前反復走5-10次。適合年老患輕微癡呆癥、神經(jīng)疾病者。
定量步行根據(jù)需要的運動強度,規(guī)定一定距離、行進速度、坡度、中間休息次數(shù)和時間。運動強度以心率為尺度,30歲者以130次/分鐘為標準;40歲者為120次/分鐘;60歲以上者為110次/分鐘。每次步行30-60分鐘。對減少腹部脂肪、降低血壓、增進身體的輕快感有較好的效果。
另外,尚有逍遙步、倒行步等步行方法,可依據(jù)個人自身情況選用。
不管選用何法,運動量、運動強度應依體質、體力、體能等因素合理安排,勿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運動量的控制主要靠脈搏、睡眠、食欲及身體反應等自我感覺來決定。若用心率為標準,步行時宜保持在100-120次/分鐘,不要超過130次,步行后10分鐘心率應恢復到比運動前只多10-15次/分鐘。睡眠好,食欲佳,身體無不適,說明步行運動量適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03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