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大自然無條件賜福給人類的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生長出來的蔥、姜、蒜,由于氣候和土壤的關(guān)系,蔥、姜、蒜不再只是香料而已,還是特殊的補品!
蔥的色澤翠綠,只需微微一煮,已能輕易帶出其鮮甜的味道來,難怪炒菜、蒸魚、煲湯時大家都不忘使用。經(jīng)常吃蔥,可以補腦,人體常把蔥比做腦力勞動者的“綠色補品”。怕冷、低血壓、貧血的人,多吃些蔥可以補充能量。眼睛易疲勞、出血、失眠和神經(jīng)衰弱的人,多吃蔥可以興奮神經(jīng)而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另外,多吃蔥,可以增強消化功能,排除體內(nèi)不干凈的東西,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多吃蔥后,排便會覺得特別通暢。
生姜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等功效。能治療濕痛及受冷之腹痛腹瀉。此外,生姜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淀粉、磷、鐵等成分,有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并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按中醫(yī)理論,生姜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y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
大蒜具有殺菌、殺蟲、解毒、防腐等功效。大蒜可切片、搗爛或絞汁食用。大蒜中含有一種殺菌力很強的大蒜素,能殺滅多種病菌。每天食用新鮮大蒜并長期堅持,可大大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防病治病之功效。
又到了一年春季,都說春季要養(yǎng)脾氣。那對于養(yǎng)生來說,春季吃什么好呢?下面為大家介紹8種食物,春天一定要多吃,對于身體健康很有幫助。
養(yǎng)脾佳品大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y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币馑际钦f,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y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yīng)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yīng)。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yǎng)脾佳品。
補中益氣葡萄干
葡萄干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可養(yǎng)肝血,適合易貧血、常頭暈?zāi)垦5娜顺?。春天易頭暈的人,通常氣血較不足,而且葡萄干富含鐵質(zhì),對女性來說是造血所需,不過因糖分較高,所以怕胖、糖尿病患者、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半個手掌的量。
入脾養(yǎng)血龍眼干
龍眼干安神肝血不足、氣血循環(huán)不佳者,易在春天睡不好、沒精神。而龍眼干可入脾養(yǎng)血,脾胃養(yǎng)足了,肝血、肝氣也較足,晚上睡不好、易頭暈的人可多吃。不過??诟缮嘣?、易上火、體質(zhì)較燥熱的人則要少吃,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半個手掌的量。
時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黃帝內(nèi)經(jīng)》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fā)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四鮮之首是春韭
春日。嘗鮮。首推春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yǎng)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fā)油、蛋白質(zhì)、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干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菠菜解毒防春燥
春天里吃食的菜蔬還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y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yǎng)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蔥蒜殺菌助春陽
蔥、姜、蒜不僅是調(diào)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yǎng)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yù)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yǎng)和順應(yīng)節(jié)氣的最佳吃法。
溫補脾胃有糯米
糯米糕補體力。糯米有補中益氣、補充營養(yǎng)的作用,寒涼的早春天氣吃糯米,可溫補脾胃、養(yǎng)血安神,適合脾胃氣虛、常腹瀉的人,也就是適合天冷時容易肚痛腹瀉或肚子冰涼的人吃,但糯米不易消化,若是易消化不良的人,1天吃約半個手掌的量即可
甲流來襲,平日普普通通的蔥姜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大蒜的身價飆升得最快,而大蔥和生姜也毫不示弱。 其實,蔥姜蒜的作用遠不止調(diào)味和殺菌,它們還有很多特殊的功效。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廣安門醫(yī)院食療營養(yǎng)部主任王宜教授近日在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健康北京欄目做了三期健康大講堂,講的就是蔥姜蒜怎么吃更營養(yǎng)。 蔥白豆豉湯 可防感冒 我們平時都是只吃蔥白,也就是中間那一段,卻不知道蔥葉和蔥根里的學(xué)問也不少呢。 蔥白梨湯止咳去痰:蔥白具有發(fā)表、通陽、解毒的功效。用蔥白10克,梨1個,冰糖50克,煮水喝,梨也要吃,潤肺、化痰、祛風散寒。對風寒引起的咳嗽多痰有效。 也許你擔心這梨水煮出來會不會有蔥味兒,回家您試試,我保證這個擔心一定會消失掉。 還有我們吃蔥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把它跟豆豉做在一起。其實,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就能散寒祛風,有個風寒感冒、頭痛之類的,不妨可以試試。蔥白與豆豉一起煮湯飲用,兩餐前喝一點能預(yù)防感冒。豆豉大家都知道是發(fā)酵食物,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配上蔥白,發(fā)汗解表的效果更好。 蔥葉入肴平穩(wěn)血糖:到菜市場買菜,很多賣菜的人很利索地會幫你把蔥葉掰掉,這太可惜了。蔥葉部分要比蔥白部分含有更多的維生素A、C和鈣。 冬天,有些人喜歡把蔥放在陽臺儲存,但想吃的時候,拿進來一看,蔥葉上面裹著一層黏黏的液體。大多數(shù)人肯定是馬上把黏液洗掉,其實這個黏液可是蔥葉里特別重要的營養(yǎng)成分,它里面含有纖維素、果膠和大蒜辣素,具有壯陽補陰、促進平穩(wěn)血糖的作用。大蔥其實不怕凍,從外面拿到室溫下放一會兒,黏液自己就滲回到蔥里面了。洗掉的話,實在太可惜。 蔥須煮水有效止痛:蔥須也是一味中藥,千萬別扔了。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止痛,平時如果遇上頭痛、嗓子疼,可以煮點蔥須水來喝。 王宜提示:有時候到菜市場看到賣蔥花,千萬別錯過了。大家都吃過韭菜花吧,蔥花也可以腌著吃。腌制的蔥花不但好吃,還能防腹脹、治胃痛,因為蔥花有很好的理氣作用。 三種姜功效各不同 姜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還魂草”。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但這并不能說冬天就不能吃姜了,相反,冬天的早晨吃點姜,還有很好的祛寒作用。姜分三種:紫姜、生姜和老姜,它們吃法和功效都不同。 紫姜入肴用:用姜芽切成細絲炒肉吃,絕對是道美味又營養(yǎng)的菜肴。這個姜芽我們又叫做紫姜,就是姜的嫩芽,它的水分比生姜要多,姜汁濃,纖維少,可以直接吃,所以用來炒菜無論口感或是味道都非常好。 生姜灸來用:姜灸是中醫(yī)的傳統(tǒng)療法,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把生姜片放在肚臍上,上面再壓一個暖水袋,這種姜灸的方法對治療暈車、胃痛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我們胃寒、胃疼、痛經(jīng)的時候,常常會喝點紅糖生姜水。這里我再給您加份作料———花椒,那么這碗湯的藥療功效就會更加顯著了。中醫(yī)認為,花椒性溫,能溫中止痛。我們在傳統(tǒng)的紅糖姜水中,加入少量花椒,驅(qū)寒的效果會對腹部受寒作痛者更好。 老姜入藥用:老姜,也就是姜的干燥根莖,一般在藥店有的賣。老姜比生姜更為辛熱,能散氣動血,但不能常用,一般都是入藥用的。陰虛內(nèi)熱、血熱妄行者忌用。 姜皮利水用:生姜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如果有人表現(xiàn)為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體內(nèi)有“熱”的癥狀時,最好只吃生姜皮,而不用生姜肉,這樣既可充分發(fā)揮姜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熱性的生姜“火上澆油”。把姜皮和冬瓜皮、西瓜皮一起煮水喝,也有很好的利水消腫功效。 王宜提示:用生姜涂抹頭發(fā),有生發(fā)的效果。中醫(yī)講,腎是頭發(fā)的源泉,要想讓頭發(fā)生長得更快更好,最好再配合吃些補腎的黑芝麻、黑木耳等,生發(fā)效果會更好。 吃大蒜要“粉身碎骨” 要說大蒜的功效,我總結(jié)出來“六抗”:抗菌、抗炎、抗氧化、抗微生物、抗癌、抗寄生蟲。其他五個作用好理解,但說到抗微生物,大家可能會說太專業(yè)了,其實很簡單。我們生活中,把醬油瓶里放兩瓣蒜,腌菜時候一定加點蒜,作用就是防止微生物的生長。 大蒜中最寶貴的莫過于大蒜素了,但大蒜整個吃下去是吃不到大蒜素的。因為,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酶都是獨立的,只有把大蒜拍碎或搗碎,蒜氨酸和蒜酶才能結(jié)合成大蒜素。生吃大蒜非常利于人體對大蒜素的吸收。 另外,大蒜素很怕高溫,熟吃的話就會損失很大。如果有人吃生蒜胃不舒服,可以在炒菜臨出鍋時撒上蒜蓉,這樣既去除了大蒜的辣味,又避免了大蒜素的損失。 有的人說,洋蔥泡紅酒有降脂的作用,我在這里要說,大蒜泡紅酒一樣能降脂。就像泡臘八蒜一樣,大蒜剝了皮以后,整瓣放到紅酒里,泡5天以后就能喝了。每天可以喝20毫升紅酒,再吃三瓣蒜。大蒜紅酒保存的時間比洋蔥紅酒還長。 王宜提示:好多人不敢吃蒜,主要是怕吃了以后有蒜味兒。這里提供三個除蒜味的高招:第一個是吃蒜的時候,抿一點葡萄酒,就能除蒜味;第二是大蒜辣素怕含葉綠素的蔬菜,如香菜、茴香、蒿子稈,當你想吃蒜的時候,記得跟這幾種蔬菜一起吃;最后一個是很多人用的———吃口香糖,最好選薄荷味的,它比其他口味的去味效果都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12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