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連丸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分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成】黃連(10克)吳茱萸(10克)二味同炒,去吳茱萸,加木香(10克)。
【功效】清熱化濕,行氣化滯。
【主治】濕熱痢疾。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黃連吳茱萸二味同炒,去吳茱萸,加木香,為丸。亦可作湯劑,酌定用量。
【禁忌】斟酌。
【方解】香連丸連、萸同炒后去吳榮英,意在清熱燥濕為主,加木香以行氣止痛,主治濕熱痢疾,膿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目錄1拼音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訶子散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普濟(jì)方》卷七十:訶子散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御藥院方》卷九:訶子散 4.1處方4.2功能主治4.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4.4摘錄 5《楊氏家藏方》卷二十:訶子散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普濟(jì)方》卷一六三引《海上名方》:訶子散 6.1處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6.5摘錄 7《三因》卷九:訶子散 7.1處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7.5摘錄 8《保命集》卷中:訶子散 8.1處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8.5注意8.6各家論述8.7摘錄 9《丹溪心法附余》卷五:訶子散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9.4摘錄 10《普濟(jì)方》卷三八一 10.1組成10.2主治10.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0.4制備方法10.5附注 11《瑞竹堂方》卷三 11.1組成11.2功效11.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1.4附注 12《雞峰》卷十四 12.1組成12.2主治12.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2.4制備方法 13《幼科金針》卷上 13.1組成13.2主治13.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3.4制備方法 14《養(yǎng)老奉親》 14.1組成14.2主治14.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4.4制備方法 15《博濟(jì)》卷三 15.1訶子散的別名15.2組成15.3主治15.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15.6附注 附:1古籍中的訶子散 1拼音 hē zǐ sǎn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訶子散
3《普濟(jì)方》卷七十:訶子散
4《御藥院方》卷九:訶子散
5《楊氏家藏方》卷二十:訶子散
6《普濟(jì)方》卷一六三引《海上名方》:訶子散
7《三因》卷九:訶子散
8《保命集》卷中:訶子散
如止之不已,宜歸而送之也,訶子散加厚樸1兩,竭其邪氣也。
2.《醫(yī)林纂要》:訶子酸苦澀,補(bǔ)斂肺氣,止瀉收脫,其用半生半煨者,生以上行肺,煨以下斂大腸;木香辛苦,能行下焦無形之氣以達(dá)于上而調(diào)和氣血,降上焦有形之物以行于下而決瀆去穢;黃連苦以降火而能厚腸,用茱萸炒即左金丸,引肺氣下行以止肝之過于疏泄,以黃連合之木香即香連丸,所以行大腸之郁滯而除其熱;甘草以厚脾土而生肺金;用白術(shù)芍藥湯調(diào)下,芍藥以補(bǔ)斂肺金以斂大腸之氣,白術(shù)以補(bǔ)土生金,補(bǔ)氣而輸之肺。
9《丹溪心法附余》卷五:訶子散
10《普濟(jì)方》卷三八一
11《瑞竹堂方》卷三
12《雞峰》卷十四
13《幼科金針》卷上
14《養(yǎng)老奉親》
15《博濟(jì)》卷三
古籍中的訶子散 《幼科心法要訣》:[卷三瀉證門]中寒瀉 冷中寒瀉,腸鳴脹痛泄澄清,面白肢冷懶飲食,理中訶子散堪行?!咀ⅰ恐泻疄a者,因過食生冷,以致寒邪凝結(jié)...
《金匱翼》:[卷七泄瀉諸癥統(tǒng)論]久泄 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三。河間訶子散治泄久腹痛漸已,瀉下漸少,宜此藥止之。訶子(一...
《醫(yī)學(xué)綱目》:[卷之二十三·脾胃部]泄瀉 不利,每服加茯苓二錢。如腹痛漸已,泄下漸少,宜訶子散止之。(方見后。)〔丹〕氣虛泄瀉,人參、白術(shù)、...
《醫(yī)宗金鑒》:[卷五瀉證門]中寒瀉 冷中寒瀉,腸嗚脹痛泄澄清,面白肢冷懶飲食,理中訶子散堪行。[注]中寒瀉者,因過食生冷,以致寒邪凝結(jié)...
《素問病機(jī)氣宜保命集》:[卷中]瀉痢論第十九
大香連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處方】黃連(去蘆、須)
600克(用吳茱萸300克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
木香(不見火)146克。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腸燥濕,行氣止痢。主治腸胃冷熱不調(diào),泄瀉煩渴,米谷不化,腹脹1腸鳴,胸膈痞悶,脅肋脹滿;或下痢膿血,里急后重,不思飲食;或小便不利,肢體怠惰,漸即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吞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大香連丸--《局方》卷六(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別名】香連丸、二味香連丸
【處方】黃連(去蘆須)20兩(用茱萸10兩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見火)4兩8錢8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婦人腸胃虛弱,冷熱不調(diào),泄瀉煩渴,米谷不化,腹脹腸鳴,胸膈痞悶,脅肋脹滿;或下痢膿血,里急后重,夜起頻并,不思飲食;或小便不利,肢體怠惰,漸即瘦弱。
【用法用量】香連丸(《直指》卷十四)、二味香連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青島方)。
【摘錄】《局方》卷六(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你好!大腸濕熱用加味香連丸比較好。
味香連丸主要成分是:木香、黃連、黃芩、黃柏、白芍、當(dāng)歸、厚樸、枳殼、檳榔、延胡索、吳茱萸、甘草。有祛濕清熱,化滯止痢的功效。用于濕熱凝結(jié)引起;紅白痢疾,腹痛下墜。
香連丸主要成分為萸黃連、木香。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用于泄瀉腹痛,便黃而粘。注意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29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仙方活命飲
下一篇: 香砂六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