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中藥方劑
醫(yī)案日記
2023-06-09 12:18:15
神經性皮炎中藥方劑
神經性皮炎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 辨 證 〗 風濕瘀積肌腠
。
〖 治 法 〗 健脾化濕
。
〖 方 名 〗 健脾化濕清金湯
。
〖 組 成 〗 黨參12克
,茯苓9克
,白術9克,苡仁15克
,山藥9克
,元參9克,雞內金9克
,黃芩6克
,白芨6克,甘草6克
。
〖 用 法 〗 水煎服
,每日1劑,日服2次
。
〖 出 處 〗 施訪海方
。
神經性皮炎 求助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
。多發(fā)生在頸后部或其兩側
、肘窩、國窩
、前臂
、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
。常成片出現
,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
,皮脊突起
,皮溝加深,形似苔蘚
。常呈淡紅或淡褐色
。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癥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
。
【發(fā)病特征】
目前對神經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
,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張
、興奮
、憂郁、疲勞
、焦慮
、急躁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
。局部刺激
、搔抓
、衣領的摩 擦、過敏體質
、多吃刺激性食物等
,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
【治療】
治療神經性皮炎
,當然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fā)生的病因
。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
,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
。局部涂擦神經性皮炎藥水,或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
,貼用膚疾靈或特美膚涂膜
,皆有效果。嚴重的病人
,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
,或用同位素90鍶貼敷
,皆有效果
。如局部有紅腫,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
沒有明顯皮膚損害的皮膚瘙癢
,為皮膚瘙癢癥。不過嚴格地說
,它應該屬于末梢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
。病人會感到全身瘙癢,呈陳發(fā)性
,如蟲爬
、蟻走或有燒灼感。感情沖動
、溫度變化
、衣物摩擦等,均可誘發(fā)瘙癢
,或使病情加重
。初起時,皮膚上并無任何異常
。但搔抓日久
,皮膚發(fā)紅,進而表 皮剝脫
,產生血痂
,皮膚增厚
,色素加深。抓破的皮膚還會發(fā)炎化膿
。如老年人因皮膚萎縮退化
、干燥而易瘙癢,稱為老年性皮膚瘙癢癥
。冬季皮膚干燥發(fā)癢
,春暖消失,為冬季瘙癢病
。肛門周圍瘙癢常為蟯蟲所致
。女性陰部瘙癢,則可能 有陰道滴蟲或霉菌感染
。全身性的瘙癢
,要注意檢查有無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
。
患皮膚瘙癢癥者最忌搔抓
,也忌熱水燙、肥皂洗
,應避免情緒激動
,不吃刺激性食物。
這些是中藥方法~‘‘
方劑1
何首烏18克
,當歸
、荊芥各5克,
胡麻
、苦參
、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連用10劑。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2
生韭菜
、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
,微熱。用力搽患處
,每日2-3次
,連用1周。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3
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
。搽患處至皮膚發(fā)紅為度
,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4
荊芥
、防風
、生地、當歸
、蟬蛻
、
蒼術、茯神
、石膏
、苦參、知母
、
牛蒡子各10克
,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分3次服。心煩失眠
、夜間癢甚者
,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
,加僵蠶或烏梢蛇10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5
生半夏
、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
,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
。涂抹患處
,每天可輕涂1次
,涂抹后發(fā)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
。水皰應使用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6
斑蝥克
,硫黃、雄黃
、樟腦各10
克
,烏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
,撲爾敏片40毫克
,二甲基
亞砜10毫升,凡士林適量
制用法:先將斑蝥
、烏梅肉
、雄黃、硫黃
、地塞米松
、撲爾敏分別研末過100 目篩
,共置乳體中充分研磨混合備用,然后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7
苦參50-70克
,生地30克
,蟬蛻、
荊芥
、桂枝
、丹皮、當歸
、川芎
、
甘草各10克,細辛5克
,羌活
、
赤芍各15克,全蟲25克
,蜈蚣6
條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8
苦參、首烏
、當歸
、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
,玉竹
、小胡麻、秦艽
各9克
,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方劑9
蒼耳子15-24克,防風9-12克
,
烏梢蛇
、當歸、赤芍
、白蒺藜各
9-15克
,丹皮9克,雞血藤15
-30克
,生地
、地膚子、白鮮皮
各18-30克
,蟬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10
泡參、沙參、白芍
、紅活麻各30
克
,白術、茯苓
、生地
、地骨皮
各15克,陳皮
、甘草各10克
,當
歸、丹皮
、鉤藤(后下)各12克
,
黃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泛發(fā)性神經性皮炎
民間驗方
,:
方1
組成:白鮮皮
、苦參、蛇床子
、地膚子各30克
。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
,趁熱熏洗患處
。
方2
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
。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
,用棉球蘸藥反復涂擦患部
,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傷濕止痛膏貼于患處
,隔3-4日換藥1次
。
方3
組成:荊芥
、防風
、艾葉、蛇床子各6克
,苦參12克
,川椒15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水煎
,溫洗患處,每日1-2次
。
方4
組成:斑蝥3克
,3%碘酒100毫升
。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
,用時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患處
,再用上藥涂搽,每天3-4次
。
方5
組成:蓖麻子仁15克
,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
,蔥白7寸
,白糖少許。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共搗如泥
,涂于患處。
方6
組成:鮮核桃皮適量
。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擦患處,每日2-3次
。
方7
組成:雞蛋3個
,米醋1斤。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用雞蛋置瓶內
,加米醋浸沒,浸7-10天后取出
,去蛋殼
,將雞蛋與米醋攪勻,裝入有蓋容器中
,每天用此液涂擦患處2-3次
,堅持一段時間,有良效
。
方8
組成:五倍子
、枯礬、爐甘石各6克
。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水煎至60毫升,涂擦患處
,每日4次
。
方9
組成:鮮絲瓜葉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揉爛后在患部反復摩擦
,至皮膚發(fā)紅為宜
。每天1次,治愈為止
。
回答者:老妖真精 - 副總裁 十
【神經性皮炎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1.避免感情沖動
。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
2.不宜穿過硬的內衣
,以免刺激皮膚
。
3.不抽煙,忌食酒
、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請問神經性皮炎怎么治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癢的好難受啊~!
!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
,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fā)生在頸后部或其兩側
、肘窩
、國窩、前臂
、大腿
、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
,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
,皮膚增厚,皮脊突起
,皮溝加深
,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
。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癥狀
。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
【發(fā)病特征】
目前對神經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
,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張、興奮
、憂郁
、疲勞、焦慮
、急躁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
,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局部刺激
、搔抓
、衣領的摩 擦、過敏體質
、多吃刺激性食物等
,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
【治療】
治療神經性皮炎
,當然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fā)生的病因
。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
,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
。局部涂擦神經性皮炎藥水,或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
,貼用膚疾靈或特美膚涂膜
,皆有效果。嚴重的病人
,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
,或用同位素90鍶貼敷,皆有效果
。如局部有紅腫
,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沒有明顯皮膚損害的皮膚瘙癢
,為皮膚瘙癢癥
。不過嚴格地說,它應該屬于末梢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
。病人會感到全身瘙癢
,呈陳發(fā)性,如蟲爬
、蟻走或有燒灼感
。感情沖動、溫度變化
、衣物摩擦等
,均可誘發(fā)瘙癢
,或使病情加重。初起時
,皮膚上并無任何異常
。但搔抓日久,皮膚發(fā)紅
,進而表 皮剝脫
,產生血痂,皮膚增厚
,色素加深
。抓破的皮膚還會發(fā)炎化膿。如老年人因皮膚萎縮退化
、干燥而易瘙癢
,稱為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冬季皮膚干燥發(fā)癢
,春暖消失
,為冬季瘙癢病。肛門周圍瘙癢常為蟯蟲所致
。女性陰部瘙癢
,則可能 有陰道滴蟲或霉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癢
,要注意檢查有無糖尿病
、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
患皮膚瘙癢癥者最忌搔抓
,也忌熱水燙
、肥皂洗,應避免情緒激動
,不吃刺激性食物
。
這些是中藥方法~‘‘
方劑1
何首烏18克,當歸
、荊芥各5克
,
胡麻、苦參
、生地各15克
,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連用10劑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
,微熱
。用力搽患處
,每日2-3次,連用1周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3
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
。搽患處至皮膚發(fā)紅為度
,隔天1次
,7次為1療程。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4
荊芥
、防風
、生地、當歸
、蟬蛻
、
蒼術、茯神
、石膏
、苦參、知母
、
牛蒡子各10克
,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分3次服。心煩失眠
、夜間癢甚者
,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
,加僵蠶或烏梢蛇10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5
生半夏
、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
,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
。涂抹患處,每天可輕涂1次
,涂抹后發(fā)皰即止
,以防過度損傷。水皰應使用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6
斑蝥克
,硫黃
、雄黃、樟腦各10
克
,烏梅肉5克
,地塞米松片1.5
毫克
,撲爾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亞砜10毫升
,凡士林適量
制用法:先將斑蝥
、烏梅肉、雄黃
、硫黃
、地塞米松、撲爾敏分別研末過100 目篩
,共置乳體中充分研磨混合備用
,然后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7
苦參50-70克,生地30克
,蟬蛻
、
荊芥、桂枝
、丹皮
、當歸、川芎
、
甘草各10克
,細辛5克,羌活
、
赤芍各15克
,全蟲25克,蜈蚣6
條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8
苦參
、首烏、當歸
、白芍各15克
,
生地20克,玉竹
、小胡麻
、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方劑9
蒼耳子15-24克
,防風9-12克,
烏梢蛇
、當歸
、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
,丹皮9克
,雞血藤15
-30克
,生地、地膚子
、白鮮皮
各18-30克
,蟬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神經性皮炎 方劑10
泡參
、沙參
、白芍、紅活麻各30
克
,白術
、茯苓
、生地
、地骨皮
各15克,陳皮
、甘草各10克
,當
歸、丹皮
、鉤藤(后下)各12克
,
黃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泛發(fā)性神經性皮炎
民間驗方
,:
方1
組成:白鮮皮
、苦參、蛇床子
、地膚子各30克
。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
,趁熱熏洗患處
。
方2
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
。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
,用棉球蘸藥反復涂擦患部
,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傷濕止痛膏貼于患處
,隔3-4日換藥1次
。
方3
組成:荊芥、防風
、艾葉
、蛇床子各6克
,苦參12克,川椒15克
。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水煎,溫洗患處
,每日1-2次
。
方4
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將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時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患處
,再用上藥涂搽
,每天3-4次。
方5
組成:蓖麻子仁15克
,冰片1.5克
,紫皮蒜21克,蔥白7寸
,白糖少許
。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共搗如泥
,涂于患處
。
方6
組成:鮮核桃皮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擦患處
,每日2-3次。
方7
組成:雞蛋3個
,米醋1斤
。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用雞蛋置瓶內
,加米醋浸沒
,浸7-10天后取出,去蛋殼
,將雞蛋與米醋攪勻
,裝入有蓋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處2-3次
,堅持一段時間
,有良效。
方8
組成:五倍子、枯礬
、爐甘石各6克
。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
,涂擦患處
,每日4次。
方9
組成:鮮絲瓜葉適量
。
主治:神經性皮炎
。
用法:揉爛后在患部反復摩擦,至皮膚發(fā)紅為宜
。每天1次
,治愈為止。
回答者:老妖真精 - 副總裁 十
【神經性皮炎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1.避免感情沖動
。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
,
2.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
3.不抽煙
,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氣功根除神經性皮炎
氣功雜志 2000年第5期第21卷 效驗實錄
作者:張俊嶺
單位:053000河北省衡水師范專科學校
神經性皮炎折磨我20多年
。1970年夏我在一次洗腳中突然發(fā)現兩腳踝外側長了許多密集的小疙瘩
,境界明顯,微微隆起
,上覆白色皮屑
,呈圓形,直徑約2厘米
,兩患處對稱
,后來則成無規(guī)則了,瘙癢得很
,總覺得不搔不行
,一搔則不見血不止。后來到某軍區(qū)總醫(yī)院診療
,醫(yī)生說
,這是神經性皮炎,中醫(yī)稱為松皮癬
、牛皮癬
,其病因多由脾肺濕熱,復感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
,無特效藥治療
。后來到80年代中期我才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軟膏涂于患處治療,很見效
,涂上就好
,但是沒有過多長時間就又犯了,并沿著大腿的外側向上蔓延
,以后集中于小腹
,好了又犯,反復性很強
,相當頑固
,奇癢難忍。
自1991年夏天開始我練氣功
,注重全身放松
、放開,意念與天地自然之氣相聯接
,人與天地形成一個整體
,從中獲取溫煦、濡養(yǎng)之氣
,排除出濁氣
、病毒,從而益氣養(yǎng)血
,行氣活血
。這樣練了3月余就出現了自發(fā)功,異常強烈
。但很有序列
,意識能控制,所以順其自然
。開始時身體前后
、左右擺動,后來上下抖動
,兩臂變化莫測
。有時兩臂立掌,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出
,并發(fā)出“嗨”
、“嗨”的喊聲;有時兩臂如大鵬展翅
,姿勢非常優(yōu)美
,身體也非常舒服、輕松。這樣過了兩個多月小腹部皮炎就好了
。但是在1992年夏兩鎖骨處又長滿了密集的小疙瘩
。這時認識到神經性皮炎系逆膽經、胃經向上蔓延
。因為足少陽膽經和足陽明胃經由頭部向下沿喉進入鎖骨窩
,手三陽經由手沿臂、肩進入鎖骨窩
。如不徹底根除
,必然會上逆到頭,再傳入兩臂
。為此
,增加練筑基功的時間,由每次練習1個小時增加到2個小時
。
1993年春
,一次洗澡中突然發(fā)現胸腹部和四肢上的經絡穴位顯得清清楚楚,各個穴位都和手拇指肚那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