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白芥子、桃仁各2克,共研細末,每次服1劑,每日服2次,控制疼痛后,每日服1次,連服5天以鞏固療效。
功效:活血行氣,消腫定痛,止血化瘀,豁痰通絡,主治外傷引起的胸痛,或伴有胸腔少量滲水滲血,干咳等。
胸痛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癥狀,引起這一癥狀的原因很多。胸壁病變和胸腔臟器病變可以引起胸痛;而當某一內臟與胸部體表某一部位的傳入神經由同一路徑上傳入大腦時,一旦該內臟患病時,除可產生該罹患臟器疼痛外,還可出現相應體表的疼痛感覺,這種疼痛叫牽涉性痛。如心肌缺血或梗塞時可發(fā)生胸骨后痛;胃、胰病變可有兩肩胛間疼痛等。由此可見,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以及神經系統(tǒng)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胸痛。不同疾病造成的胸痛各有以下特點:
胸壁病變。常見有局部炎癥、創(chuàng)傷、肋間神經痛、癌腫轉移等。這種胸痛的特點是常固定于病變部位,局部壓痛往往很明顯,且在胸廓活動時加劇。
肺及胸膜的病變。常見于肺及胸膜的炎癥、氣胸、腫瘤等。胸痛的特點是常隨深呼吸加重,并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病變的癥狀。
心血管病變。常見于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炎等。特點是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可向左肩放射,且常因體力活動誘發(fā)。
縱隔及食管病變。見于食管炎、食管癌、縱隔腫瘤等。疼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續(xù)性隱痛,吞咽時疼痛常加劇。
橫隔及隔下病變。如肝臟病變、隔下膿腫等。疼痛多位于胸廓下部,亦可向肩、背放射。
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但意義不同。如由局部輕微炎癥引起的胸痛無關緊要,但由心肌梗塞或惡性腫瘤引起的胸痛則后果嚴重。故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胸痛,應去醫(yī)院檢查確診。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輕者若無其事,重者則覺得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fā)生呼吸困難。它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fā)生疾病的最早癥狀之一。不同年齡的人胸悶,其病因不一樣,治療不一樣,后果也不一樣。 一、功能性胸悶(即無器質性病變的胸悶):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或處于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松、調節(jié)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以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 在日常診治病人中,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訴胸悶、心慌、胸痛,自認為患了“心臟病”, 憂心忡忡地來院就診。但大多病人經檢查:X攝片、心電圖及超聲心電圖檢查均正常。這并非是器質性心臟病,而是一種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功能性失調的心臟神經官能癥(即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 心臟為何有神經官能癥呢?由于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chuàng)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fā)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jié)的心血管系統(tǒng)也隨著發(fā)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癥狀。此外,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huán)系統(tǒng)缺乏適當鍛煉,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致本病。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tǒng)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qū)疼痛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fā)抖、眩暈、多夢等表現。本病雖沒有生命之虞,但病情時好時壞,遷延不愈,嚴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飽受痛苦。由于本病患者心臟并無器質性病理改變,長期來往往得不到足夠重視,有關研究報道不多。臨床上由于其缺乏有效的診斷手段和治療措施,造成漏診和誤治情況并不少見,尤其是當本病有少量早搏或ST-T改變時,如果不再做進一步檢查排除,患者常會被誤作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等進行治療,結果適得其反。-心臟神經官能癥特效治療方法:解郁抗慮膠囊 服用方法:每日2粒,早晨中午各1粒,飯前飯后均可服用;二、病理性胸悶(即有器質性病變的胸悶):胸悶不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體內某些器官發(fā)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悶。如: 1.呼吸道受阻:氣管支氣管內長腫瘤、氣管狹窄,氣管受外壓(甲狀腺腫大、縱隔內長腫瘤); 2.肺部疾?。悍螝饽[、支氣管炎、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 3.心臟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 4.膈肌病變:膈肌膨升癥、膈肌麻痹癥; 5.體液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等。 病理性胸悶可以突然發(fā)生,也可以緩慢發(fā)生。突然發(fā)生的多數是由于急性外傷性或自發(fā)性氣胸,急性哮喘、急性氣管內異物心臟病急性發(fā)作、急性肺梗塞等。緩慢性的胸悶則是隨著病程的延長,癥狀逐漸加重。兒童發(fā)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縱隔腫瘤;青年人發(fā)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自發(fā)性氣胸、縱隔腫瘤、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老年人發(fā)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肺氣腫、冠心病等。 胸悶 不可小覷 時下,最流行的詞匯是“郁悶”,當人們嫌“郁悶”表達的還不過癮的時候,“胸悶”一詞就成了緊跟時尚潮流的“流行關鍵字”,失敗、尷尬、沮喪、無奈都被形容為“胸悶”。其實,真正有胸悶癥狀的患者說到這個詞時決不會這么輕松,那種透不過氣來,嚴重缺氧的感覺會讓人產生瀕死之感。胸悶的出現預示著一些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的存在,不可小覷。 失眠: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按臨床表現分類:①睡眠潛入期: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②睡眠維持:夜間覺醒次數超過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質量:多惡夢;④總的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⑤日間殘留效應:次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按病程分類:一過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短期或亞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個月;長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個月。按嚴重程度分類:輕度。偶發(fā),對生活質量影響??;中度,每晚發(fā)生,中度影響生活質量,伴一定癥狀(易怒、焦慮、疲乏等);重度,每晚發(fā)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臨床癥狀表現突出。 分類:失眠,中醫(yī)學上稱“不寐”,藏醫(yī)稱為"寧龍病",古時稱為“不得臥”或“不得眠”。它有虛實之分。虛證如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納減,面色少華(少血色),脈細弱,屬心脾兩虛,治宜補心健脾為主;若心煩不寐,咽干舌燥,或見夢遺滑精,舌紅、脈細數者,屬陰虛火旺,治宜滋肝養(yǎng)陰為;若兼見心神不寧、心悸驚惕,入睡后容易驚醒,脈弦細者,屬肝膽不和,治宜鎮(zhèn)驚安神為主,實證如見食少胸悶、脘腹脹滿、大便不暢、苔膩、脈滑者,屬腸胃不和,治宜和胃、消導、化濕為主。[編輯本段]【失眠表現】1、入睡困難.2、不能熟睡,睡眠時間減少.3、早醒、醒后無法再入睡.4、頻頻從惡夢中驚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惡夢.5、睡過之后精力沒有恢復.6、發(fā)病時間可長可短,短者數天可好轉,長者持續(xù)數日難以恢復。 7、容易被驚醒,有的對聲音敏感,有的對燈光敏感。8、很多失眠的人喜歡胡思亂想。9、長時間的失眠會導致神經衰弱和抑郁癥,而神經衰弱患者的病癥又會加重失眠。失眠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記憶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響是精神方面的,嚴重一點會導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癥。[編輯本段]失眠的分型本病發(fā)病部位在心,同時與脾胃肝腎有密切關聯(lián),尤其心腎二臟。本病是由于心腎二臟水火不能互濟,陰陽失交而引發(fā)的。失眠的具體病理因素大致有三種,敘述而下:(1)陰虛火旺型 表現為肝腎陰血不足,心肝火旺,心神不寧,五心煩熱,心悸汗出,口干咽干,耳鳴健忘,失眠。(2)心脾兩虛型 表現為氣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精力疲乏。(3)熱痰積聚型 表現為熱痰積聚,上擾心腦,頭暈目眩,胸悶,痰多,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35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挫傷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