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方:
(1)蕃石榴2個,越成熟越好,去子,然后加一些冷開水,用果汁機壓汁飲用,功效神速。
(2)木瓜1個,切成4片,吃1片就可,過多無效,治下痢有奇效。老年人不可用。
腹瀉是指腸管蠕動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數(shù)增多(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天解1-2
次成形的褐黃色大便),糞便稀薄,或有膿血、粘液相雜者。如果僅是排便次數(shù)增
多,糞便仍然成形者,稱為假性腹瀉。起病急,病程在2個月以內(nèi)者稱為急性腹瀉,
多由急性腸道傳染病、細菌性食物中毒、腸道變態(tài)反應、飲食不當?shù)人?;起病緩慢,常有反復發(fā)作,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腹瀉,常由慢性腹瀉可在多種疾病中出現(xiàn)。這里指的是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包括結腸過敏、
情緒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癥狀表現(xiàn)有腹痛脹氣,排氣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
便與硬便交替出現(xiàn)。中醫(yī)將伴有腹部覺冷,四肢不熱,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時即
腹痛而瀉的稱作脾腎虛寒腹瀉;將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脹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無力的稱作脾胃氣虛腹瀉;將精神郁怒即痛瀉,瀉后疼痛減輕的稱作肝旺克脾腹瀉。慢性腹瀉病程遷延,反復發(fā)作,可達數(shù)月、數(shù)年不愈。
自療注意事項
(1)尋找引起腹瀉的原因,盡力避免之。
(2)情緒安定,有利于腸胃功能的調(diào)整。
(3)飲食宜易消化、少渣宰,并忌食生冷食物。
(4)忌吃生大蒜。大蒜的辛辣會刺激腸壁,加劇腹瀉。
(5)紅棗、淮山藥、栗子、扁豆、糯米、蓮子肉有健脾厚腸止瀉作用,不妨多吃
點。蘋果能止瀉,煮熟后也可多吃。
(6)減少房事,使脾腎精氣得以滋養(yǎng)。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脾腎雙補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于脾腎虛寒者。
(2)補脾益腸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于脾氣虛者。
(3)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3次,濕水吞服。用于肝旺克脾者。
2.驗方自療法
(1)厚樸、五味子、石榴皮、烏梅、黃芪各10克,雞內(nèi)金5克。每日一帖,分
2次煎服。
(2)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實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陳皮1
2克、茯苓3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于大便秘結與泄瀉交替出現(xiàn)、夾帶
粘液多者。
(3)赤石脂、禹余糧、浮小麥、大棗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
煎服。用于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即瀉者。
3.飲食自療法
(1)等量飯鍋巴、炒蓮子肉研成粉,拌入適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
次。
(2)豬腰子2只、骨碎補30克,煮食,喝湯食腰。用于腎虧虛寒者。
(3)大蒜、糖適量。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服食。本方對長年泄瀉放臭氣者效果
顯著。
(4)大蒜2頭。將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變黑時取下,放入適量的水煮,食其
汁液即可。大蒜有殺菌功能,具有強化胃腸消化機能的作用,本方對便臭強烈的泄
瀉療效較好。
4.外治自療法
(1)腹部按摩。用手掌魚際從腹部外圍左下方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慢慢推揉至右
下腹,約6分鐘。再在臍周、臍下揉摩6分鐘,最好產(chǎn)生熱感。每日數(shù)次。
(2)轉腰腹。雙手叉腰,兩腳分開同肩寬,兩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后右的逆時針
轉動(俗稱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樞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鐘左右。
天樞穴:在肚臍兩邊2寸處。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外一橫指處。
以上3種按摩手法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獨頭蒜1個,生姜3片搗爛敷于臍上,膠布固定,每晚調(diào)換。
(5)等量補骨脂、吳萸、肉豆莞、附子、五靈脂、五味子、白芍、烏藥、炒蒲黃
、罌栗殼,研粉裝肚兜內(nèi),護住腹部,每2周更換。
食療法:
腹瀉是一種癥狀。中醫(yī)認為脾胃虛寒則完谷不化;食生冷或遇寒則泄瀉;脾腎陽虛則納后脘脹,瀉下清稀或作五更瀉;油膩冷食也可導致泄瀉。夏秋之際,痢疾桿菌引起腸道感染可致腹痛腹瀉。阿米巴原蟲也可引起腹瀉。其臨床表現(xiàn)為:一般指大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溏薄,水瀉或完谷不化,甚或帶有膿血,腹痛,不思飲食,倦怠。若由于多種疾病引起,癥狀有所不同,而腹瀉在l天內(nèi)次數(shù)多至7~8次,10次或10次以上則為其共同點。下述驗方有時可獲意外療效。
l、楊梅果:楊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飲楊梅汁半杯。楊梅消食止嘔,和五臟,滌腸胃。該招能治痧氣和腹痛吐瀉。
2、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棗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氣,散滯去濕寒。此術可治脾虛泄瀉。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紅糖適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澀腸止血,殺菌驅蟲。本方專治久瀉久痢,腸風下血。
4、山藥山楂:鮮山楂肉、山藥等份,加適量白糖,調(diào)勻蒸熟,冷后壓薄餅食。山楂補脾,消積食.活血破瘀,止瀉。該方能治小兒疳瀉和脾虛久瀉。
5、豬腎:豬腎l具切開,摻骨碎補末,煨熟食之。豬腎理腎氣,消積滯,骨碎補
6、豬肚山藥粥:豬肚、大米、山藥各適量。豬肚洗凈切片,與大米、山藥煮粥,加鹽、姜調(diào)味服食。豬肚補中益氣,山藥健脾胃。本方專治滑泄。
7、黃牛肉湯:黃牛肉,由姜、鹽調(diào)味,煮湯適量常服。黃牛肉補脾胃,療百損,能治脾虛久瀉。
8、赤小豆:赤小豆適量,煮至將熟,加入鵪鶉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湯。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瀉,鵪鵓蛋補益氣血,對一些過敏食物引起的腹瀉有抑制作用。
9、鵪鶉:鵪鶉1只,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赤小豆50g,生姜數(shù)片,煮熟食用。鵪鶉清利濕熱,本招專治濕熱類腹瀉。
10、豆腐:豆腐適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氣和胃,清熱解毒,能治腹瀉。
11、黃瓜鮮葉:黃瓜鮮葉適量,切碎調(diào)醋煎雞蛋。黃瓜葉可清熱鎮(zhèn)痛。醋殺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瀉。
12、蕎麥面:蕎麥面適量做飯吃,連吃4天。蕎麥寬腸降氣,治積滯,消腫痛。本法專治腹瀉。
還有一種可能 艾滋病也能引起腹瀉不止 快去醫(yī)院檢查檢查吧
我讀過藥王孫思邈的《大醫(yī)精誠》,該文出自藥王專著《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醫(yī)學典籍中,論述醫(y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為習醫(yī)者所必讀?!洞筢t(y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yī)德的兩個問題:第一是精,亦即要求醫(yī)者要有精湛的醫(yī)術,認為醫(y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yī)之人必須“博極醫(y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亦即要求醫(y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yǎng),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fā)“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fā)愿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jīng)略財物”。
下文摘自羅先明著《孫思邈傳》,從孫氏如何認知和治療痢疾入手,看一代醫(yī)王是怎樣闡釋作為大醫(yī)的精誠。
待到(孫思邈)“立身”之后,則可探出其行醫(yī)軌跡,因他在書中有記,稱在這一階段曾“二遭熱痢,一遭冷痢”。
痢疾為腸胃感染急癥,臨床表現(xiàn)是嚴重腹瀉,一般因食物引起,彼此能相互傳染。孫思邈立身之年感染此疾,可見其生活甚無規(guī)律,衛(wèi)生條件更不算好。查尋病根,還離不了幼遭風冷,體質(zhì)不佳。因之“立身之年”未立,各種壓力倍增,致使健康繼續(xù)受損,不能得到有效恢復??梢妼O思邈先天不足,不異常人。
孫思邈第一次患上痢疾,還不知它的厲害,早起雖覺腹部隱痛,卻還堅持出門,因已約好幾個病人,生怕誤了出診。他來不及生火,端起昨晚剩下的稀粥就喝。
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樹上冰凌尚未融化,經(jīng)太陽一曬,“沙沙沙”往下掉。孫思邈胃里揣著冷食,路上經(jīng)涼風一吹,到達出診之所,肚里已開始鬧了。出診處為村邊一座棚屋,四壁漏風。孫思邈再被涼風繼續(xù)灌著,接診不過三人,忽覺胃腸一 陣蠕動,便感覺不能自控。
“對不起,我得方便一下。”孫思邈說時,捂著肚子趕緊跑。
孫思邈回轉身子,還想挺著,繼續(xù)出診。結果第二次未至茅坑,褲子早弄臟了。
慚愧,一個醫(yī)生,竟出此窘相。他只得暫緩出診,著手自我調(diào)理。
孫思邈第一次遇上這個病癥,又恰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故他不僅找不到現(xiàn)成藥方,未存下有價值的病案,還不便向別人咨詢,覺得失了面子。年輕人的自尊心支配著他,只能自加壓力。
他打開一冊冊醫(yī)書,翻檢相關藥方,不知該用哪個方子才好。因誤了治療佳期,肚子越鬧越頻。最后竟不敢出門,只能在家待著,結果是“日夜百余行,乃至移床就廁”。
孫思邈這回遭罪了,你想那日夜百余行是何滋味?而在此前他體質(zhì)雖弱,精神卻好,把很多潛在疾病給掩蓋了,現(xiàn)為階段性爆發(fā),故如同翻江倒海。他被痢疾折磨得九死一生,瘦得皮包骨頭,上坡過坎都沒了力氣。孫思邈這才識得,沒有健康就沒有事業(yè),甚至一切無從談起。
“想辦法,自己治。這跟頭同樣不能白栽。”孫思邈想起治狂犬病栽跟頭的情形,自信定能戰(zhàn)勝病魔。
與治狂犬病不同的是,那回是給別人治病,而這回卻是給自己處方。孫思邈由于抹不下面子,只能私下將難題解決。他這就得拿自己做實驗,看究竟哪些方子效果好,于自己對癥。
孫思邈這一查閱,大為驚異。原來那治痢方術五花八門,有的載于書上,有的流行民間,讓人無所適從。孫思邈拿定主意:“我且‘以身試法’,倒看哪些藥方見效?!?br>
孫思邈重視每一回的經(jīng)驗教訓,從不白交學費。他潛下心來,遍訪鄉(xiāng)鄰,對每個方子皆自我驗證。這樣倒好,有一條不 用擔心,即意外事故不會發(fā)生在別人身上,皆由自己全部承擔。雖說可能遭罪,他卻無所顧忌。
因屬驗證,孫思邈所服之藥常相互抵消,導致癥狀時好時壞。以致才好了一段時間,不久又犯。熱痢剛控制住了,居然又患上冷痢。嚴重階段,孫思邈一日如廁近二百行,腹內(nèi)空空如也,兩腿軟如麥秸。病相如此險惡,連自己都懷疑能否再起。但他咬緊牙關,繼續(xù)堅持,決心以一己之身,驗證諸多偏方。他就這樣反復折騰自己,險些把腸胃搞壞。也不知費時多久,直至諸方被完全掌握。
孫思邈大獲全勝。
掌握了這門絕活,大有用武之地。原來那個時代,飲食衛(wèi)生條件有限,痢疾為最常見疾病之一,無論城鎮(zhèn)鄉(xiāng)村,多少人深受其害。孫思邈初次接診這類患者時,所見癥狀五花八門。有熱毒下黃汁者,有熱毒下黑血者,有五內(nèi)絞痛者,有赤如爛血、滯如魚腦者,有熱毒純血痢、日夜百行者等等。同行們談起此疾,仍稱“此痼癥,難治愈”。
孫思邈現(xiàn)在面對這些,卻顯得胸有成竹。
一日來一中年患者,顴骨尖突,兩頰深陷,用鎬頭都難挖下一點肉來。手拄雙拐,才進屋即便癱倒。孫思邈確診對方為痢疾患者,忙半跪在患者跟前,耐心地問:“你患病多久啦?”
“三、三、三……”患者伸出三個手指,聲音低弱到吐字不清。
“三年?”
“三、三、十、十……”
“啊,三十年?您可真受苦了。”孫思邈聽了,大為吃驚,立即聯(lián)想到自己經(jīng)歷的痛苦,決心替患者解除病痛。他給患者端過一張矮幾,讓他坐下,安慰他不用急躁,再細問起因和治療情況。知患者求醫(yī) 無數(shù),皆不能治愈時,孫思邈即問對方忌口情況,然后把握十足地道:“不要緊,能治好。但你得聽我勸告,尤其要管住嘴巴?!?br>
患者將信將疑,接過孫思邈開的方子,拄著雙拐而去。
孫思邈用藥果然高明,切中患者病癥。該患者連著服藥兩月,中間更換處方三次。這位被痢疾折磨三十余年的漢子,到底讓孫思邈給拿走雙拐,能自由行走了。
針對該患者久治不愈的個體特點,孫思邈用的是“四續(xù)丸”方,再視病情加減。此方載于《千金要方·脾臟·冷痢第八》,為:“治三十年注痢,骨立痿黃,腸滑不瘥方。一名蠟煎丸?!彼麌栏褚蠡颊?,治療過程中務必忌口,生、冷、肥膩等食物決不能食。而患者此前偏管不住嘴,病情稍微見好便大吃起來,導致反復無常。
此為孫思邈治愈痢疾病例之一。在 同一卷中,孫思邈還記有“椒艾丸”一方。其治愈對象,為“三十年下痢”患者,“所食之物皆不消化,或青或黃,四肢沉重,起即眩倒,骨肉消盡,兩足逆冷,腹中熱,苦筋轉,起止須扶”,可見病情之重。該方后面還有注明,可治“陰冷無子”??芍獙O思邈以此方不僅接診過男士,亦治愈過女性患者。
他后來對治療痢疾愈加專攻,所薦“陟厘丸”方為又一例證。藥丸成分是:
水中陟厘五兩漢中木防己六兩紫石英三兩厚樸一兩隴西當歸四兩黃連二兩三歲醇苦酒五升上好豉三升
據(jù)孫思邈驗證,此方可“治百病下痢,及傷寒身熱,頭痛目赤,四肢煩疼不解,協(xié)熱下??;或醫(yī)已吐下者,腹內(nèi)虛煩,欲得冷飲,飲不能消,腹中急痛,溫食則吐,乍熱乍冷,狀如溫瘧;或小便不利,氣滿嘔逆,下痢不止”者。他因擔心患者不能自制,還經(jīng)常親手將藥丸做好,送到患者手 中。并針對不同病情,告以不同用量。
那日又來一患者,自訴平時身體極健,壯實肥胖,寒夜睡覺無需被褥,暑天歇息即喜歡露宿。他食肉揀肥,嫌精肉磣牙。沒想到突患痢疾,一日如廁百行。孫思邈乃告患者,此疾為疳濕痢,皆因不良生活習慣而起。患者連連稱是。
孫思邈便問:“你能否做到少食肥膩?”
“只是管不住自己?!?br>
“那就書一正楷小幅,懸掛警示自己?!睂O思邈笑道。
“愿納先生真言,只求一幅墨寶,自己寫的往往不算?!?br>
孫思邈見對方說得認真,當即揮毫:“凡疳濕痢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取冷眠睡之得也。《禮》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無食肥濃煮餅。此時不利人也,養(yǎng)生者宜深戒之。不爾,多患疳濕耳?!?br>
那患者接過,謝恩而去,回到家里,果將該條幅懸于墻頭,以警示自己。自此該患者吸取教訓,于飲食起居方面嚴格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終與疳濕痢徹底訣別。
孫思邈經(jīng)過大量臨床,最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痢疾并非那等難治,只需刻意對癥,較之其他頑疾,痊愈率竟然居高。用他后來寫在《千金要方·脾臟·熱痢第七》篇中話說,“乃知此疾天下易治”。在這由“難”而“易”的后面,凝聚著孫思邈多少心血。
那為何會有痢疾難治之說?孫思邈親驗乃知,此既有醫(yī)家之責,也有患者之誤。醫(yī)家須力戒浮皮潦草,淺嘗輒止;患者即有:“中性之徒,率情驕倨,良藥苦口,不能克己早餌,朝遇暮過,望其自瘥;疾熱日增,胃氣漸弱,心力俱微,食飲與藥皆不能進。既不時愈,便稱痢病難治,斯 皆自誤也”。
孫思邈還將痢疾分類:“大凡痢有四種,謂冷、熱、疳、蠱。冷則白;熱則赤;疳則赤白相雜,無復節(jié)度,多睡眼澀;蠱則純痢瘀血?!彼嗾摷傲〖驳囊话阒委熢瓌t:“熱則多益黃連,去其干姜;冷則加以熱藥;疳則以藥吹灌下部;蠱毒則以蠱法治之?!?br>
孫思邈分析某些人服藥不瘥的原因:“凡服止痢藥者,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藥與病源的相對主,雖劇但服,不過三服漸漸自知,惟非其主對者本勿服也?!?br>
如何防止復發(fā)?還需追根索源。孫思邈再經(jīng)探究,乃有如下結論:“凡痢病,通忌生冷醋滑、豬雞魚油、乳酪酥干、脯醬粉咸。所食諸食,皆須大熟爛為佳,亦不得傷飽。此將息之大經(jīng)也。若將息失所,圣人不救也?!?br>
孫思邈通過對痢疾的治療,深感飲食與疾病關系極大。不僅痢疾患者如此,其他患者也關乎飲食。此即孫思邈“食治”理念的萌芽。
孫思邈的探究并未到此為止。他之所想,是讓其他同行并一般患者都能掌握要訣,對付頑癥。為此孫思邈又從“古今痢方千萬首”中篩選出部分方子,以喻他人。這些方子皆經(jīng)親驗,特具療效。在寫作《千金要方·脾臟·熱痢第七》篇時,孫思邈列方二十六首,灸法十首;在《冷痢第八》篇中列論一首,方三十二首;在《疳濕痢第九》篇中列論二首,方十首;在《小兒痢第十》篇列方三十七首,予以推薦。孫思邈就此成為治療痢疾的專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36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成人上吐下瀉秘方
下一篇: 肝硬化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