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處方(一)
【辨證】脾虛暑濕挾滯阻于胃腸,而使清濁升降失常。
【治法】清腸助運,消導化滯。
【方名】清腸消導湯。
【組成】白頭翁6克,香附4克,砂仁1克,茯苓5克,蒼術炭5克,山楂6克,焦神曲8克,炙甘草1克。
【用法】濃煎200毫升,每日可分多次服。
【出處】姚公樹方
斷小兒積食的十個標準:
1、食量突然減少、厭食
孩子平時食量很好,突然就不怎么吃東西了,感覺有點厭食或者是厭奶了,這個時候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積食導致的。時間長了,寶寶可能看起來會偏瘦很多。
2、哭鬧嚴重、睡眠不安
這些食物停留在體內(nèi),開始化熱、化腐,寶寶出現(xiàn)不正常的哭鬧、不正常的睡眠等情況也就是正常了。
3、舌苔白、厚,口臭、呼氣有酸腐味
食物在胃里面停留的時間久了就會化腐,會直接導致口氣大,呼氣會有酸腐的味道。
4、臉色青黃
積食之后,脾胃運動減少,肝膽運化不利,臉色發(fā)青則是受精過度導致積食;臉色發(fā)黃則是脾胃受寒停滯有積食。
5、腹脹、肚子疼
食物的腐化是伴有氣體產(chǎn)生的,食物的集熱也會導致寶寶便秘,這些氣沒有出去的門路只能不斷地漲大,積存多了就會形成腹脹。
6、放屁特別臭
道理同上
7、懶言少語、愿意趴著、精神萎靡
積食時,寶寶的脾胃、肝膽等運化停滯或減慢,血液供應會出現(xiàn)不足的情況,精神狀態(tài)也會比較萎靡。
8、大便干燥或惡臭
積食之后,食物在胃里面停留時間越長,發(fā)熱就會越大,大便干燥的可能就會越大。
9、五心煩熱
五心是指雙手心、雙腳心和心窩。摸起來要比平時溫度偏高很多。寶寶會心煩意亂,難受的不知道怎么開口。(血液往這個地方走,循環(huán)會比其他的地方要快得多,外表摸起來就會非常慢了
10、高燒或低燒
假如你的寶寶有以上的癥狀,就得小心了。治療是越早越好,如果遷延日久,后面可能會導致疳積,影響小兒發(fā)育就罪過大了。
既然知道了這些,那我們?nèi)绾谓o寶寶治療呢:
1、小兒推拿
關于小兒推拿,門派可就太多了,我今天講的這個方法出自于高老師的小兒推拿。
第一步、清胃
離心方向,從大指外端向指尖方向推為“清胃”
第二步、揉板門
找到板門的位置,大魚際中間的位置就是板門了,可以揉板門,也可以清板門或者是胃與板門同清。
兩個手法做完以后,胃里面的東西就會往下走,向大腸方向走。
第三步、清大腸
從虎口到食指尖方向推,由輕到重地去做。
第四步、推三關
手臂上方,從腕橫紋推向肘橫紋。這叫補三關
第五步、揉總筋
腕橫紋的中點是縱筋,點揉即可
第六步、二人上馬
二馬穴在五指和四指的中間,要多揉一會兒,可以有效提高他的腎氣
第七步、揉小天心
促使他更通暢,可以多揉一會兒小天心。
第八步、揉五指節(jié)
每個手指都要揉一揉,提一提陽氣
第九步、揉腹
大人的手心對準寶寶的肚臍中心,做順揉腹動作
第十步、揉足三里
脛骨下三寸的位置(以寶寶的手指為準),促進寶寶的胃蠕動。
總體來說,是以輕柔和緩的方式去做。一個部位80次左右。做完以后,寶寶的臉色會有輕微泛紅,那就是做對了。多做幾次,就可以完整解決了。(本方法為小兒推拿專家高老師所創(chuàng),效果非常好,大家可以多試試)
2、中藥方劑
孩子太小的時候,直接用小兒推拿就行。大一些了就得中藥配伍才可以解決??梢栽囋囆弘u內(nèi)金、小兒化食丸、小兒七珍丹等都是可以的。
3、運動鍛煉
食積,就是食物積存在胃里,不消化,不動彈。那就想辦法讓它動才行。食物已經(jīng)酸腐,吸收是不可能的了,要么就泄下,要么就吐出來。運動就是加速它運動的一個方式。
常規(guī)運動如慢跑一類的還是比較慢的。要多做幾個蹲起運動(站起來、蹲下去,如此反復),仰臥起坐類型的,或者是彎腰干活的動作等,我們之前講過的仙人揉腹的方法對小兒積食也是十分的有效。
4、飲食治療
飲食上盡量讓寶寶吃一些容易消化、消食的食物,比如山楂制品、果丹皮等,還可以把大米干炒一下,熬粥給寶寶喝(就是我們以前講的焦米粥),或者是把雞內(nèi)金焙干、磨碎了放餅里給寶寶吃,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還有一個方法,也就是食療方。
組方:山楂、雞內(nèi)金、山藥、麥芽、芡實、蓮子、茯苓。
這個就是幫助小兒健脾養(yǎng)胃的,可以長期吃哦。
孩子積食有危害,金牌月嫂2個食譜搞定!
?
現(xiàn)在天氣冷了,很多孩子食欲都不好,有些身子弱的孩子,還會咳嗽、發(fā)熱等,這有可能是因為積食。有俗話說“十孩九積”,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家長們喜歡給孩子補這補那,生怕孩子營養(yǎng)跟不上,其實大多情況下,都成了營養(yǎng)過剩了,孩子很容易有積食的問題。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
1、孩子的口氣酸臭
2、舌苔變白增厚
3、孩子起床眼屎變多,這可能發(fā)熱了,需要注意讓孩子消食清肝。
4、便便干結粗硬、顏色發(fā)黑,說明有熱,如果便便還很臭,這是已經(jīng)積食了
?
有上面表現(xiàn)2種以上,說明孩子積食了,孩子的脾胃弱,得及時處理,不然會引起發(fā)熱、咳嗽、鬧肚子等問題,對孩子的脾胃傷害不小,會影響到孩子往后的發(fā)育,不可不重視。
我孩子1歲半積食了,還好當初月嫂在的時候,跟她請教了不少關于照顧孩子的問題,她有教過如何緩解孩子積食的輔食,下面給大家說說!
?
焦米蘋果粥
用料:大米一小把、蘋果半個
做法:大米洗凈,泡半小時瀝干水下鍋炒,一定要全程小火,不停翻炒,會糊!炒至焦黃,出香味,然后加水煮開。蘋果切小丁下鍋繼續(xù)煮,煮至軟爛,煮至你想要的任何濃稠度出鍋。
?
山楂酸梅湯
用料:烏梅2-3顆、山楂7克、甘草3克、陳皮5克、紅糖或冰糖(調(diào)味的,可不要)10克、水2000ML
做法:所有材料倒入玻璃鍋, 倒入2000ml的純凈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使得料包有效成分充分溶解至水中。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繼續(xù)煮30分鐘即可。煮好之后湯渣撈出,倒入玻璃器皿裝好放涼就可以飲用啦。
?
輔食的種類多樣有營養(yǎng),可寶寶脾胃弱,開始吃輔食后容易積食。日??蔀閷殞毤有┥臣t果粉,放在流質(zhì)輔食或者熱水沖泡,里面是有山楂粉、山藥粉、沙棘粉、雞內(nèi)金粉等酸甜的粉末,但是沒有葡萄糖,健脾消食,寶寶脾胃好消化好,胃口也就好了。
孩子不愛吃飯、厭食、不長肉、不長個怎么回事?兒科大夫:分清4種情況輕松治!大家好,我是黃醫(yī)生。孩子厭食不愛吃飯,不長肉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講解一下,并告訴您怎么辦!以后你就這樣照著做!孩子胃口大開,長肉又長個。
我把孩子不愛吃飯分成了4種情況,你看下您家孩子是那種情況: 第一個情況:積食。 家長太疼孩子了,大魚大肉,零食不斷,并且零食要么是高蛋白不好消化的,要么就是口味比較重的。孩子運動量又少。 飲食積滯在脾胃,消化不良。積食的孩子舌苔特別厚,大便特別臭。
積食的孩子就需要用 消食導滯的方法就可以了,比較常用的就是金麥橘飲了。
今天咱們講到的這些都是些對孩子比較有益的,飲食方,非處方中成藥。對孩子來說,咱們肯定是優(yōu)先選擇非藥物的治療方法了,就是優(yōu)先飲食,金麥橘飲就是飲食的。
第二個情況:脾虛。 脾虛的孩子前期瘦的不是很明顯,精神頭也不錯。但隨著不愛吃飯的時間變長,孩子就會沒精神,動一動就出虛汗,吃點就積食,吃點就肚脹,舌苔不是很厚,舌頭不是很紅,舌頭顏色偏淡,這你就要注意了,是嚴重脾虛了。
對這種孩子,咱們就需 要健脾和胃了,比較常用的是小兒健脾顆粒,小兒啟脾丸等。 家長選中成藥的時候,一定要先看下說明書,有“健脾”兩個字的,再給還在用。
第三種情況:積食化熱、便秘。 這一類的孩子精神頭特別大,舌頭非常紅,舌苔很厚,顏色白里帶黃,有口臭,便秘,大便特別臭。這類孩子除了脾胃積食以外,身體中還有熱!
對這類孩子,可以 用小兒七星茶顆粒搭配金麥橘飲。 七星茶是清熱的,金麥橘飲是導滯的。
第四種情況:小兒肝脾不和。 這種孩子相對來說說比較少,孩子脾氣特別大,愛生氣,發(fā)脾氣,一發(fā)脾氣就不愛吃飯或吃不下去。針對大人來說,我們常用逍遙丸,對孩子來說,作用可能太過了。也沒有特別針對孩子肝脾不和的中成藥。
這里呢給大家推薦1個按摩穴位,內(nèi)關穴。 這個穴位左右手都有,伸出咱們中間的三根手指,就這樣,沿著咱們手掌末端的這條線,貼上去,在手指最下端的中間部位,就是內(nèi)關穴。如果孩子配合,一天給他按摩2-3次,每次3分鐘,如果不配合,就等她睡著了,偷偷地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醫(yī)講“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如果先天不好,后天的脾胃更要好好養(yǎng),而小孩子脾胃就比較弱,平時吃的不注意就容易積食,積食之后就容易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生病癥狀,所有平時吃飯的時候要注意:1、忌吃過飽,吃的太多就積食,消化不良,2、忌追著喂飯,現(xiàn)在家長怕孩子吃得少,成天跟著孩子身后追著喂,使勁塞,結果越是追著喂,孩子越是不好好吃飯,最終惡性循環(huán),而且容易把小孩子脾胃弄壞,3忌吃零食,零食吃多了,孩子就不會好好吃飯,而且五谷為養(yǎng),沒有很好進食五谷,身體必定不會健壯,4、忌冷熱不均,不吃寒涼生冷的瓜果,因為脾胃怕寒怕涼。總之,平時如果有積食可以經(jīng)常揉揉肚子,按摩。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
積食可以試試四君子湯或余柑煮水喝
可以給孩子按摩肚子 繞著肚子順時針按摩 然后再逆時針按摩 這個其實日常也可以做 幫助胃腸道消化 具體方法可以百度下或查一下搜索軟件 當然如果去醫(yī)院讓醫(yī)生診斷最好
首先就是要少吃點,孩子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吃的太多就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積食等表現(xiàn)。
其次可以用點中成藥,可以用點王氏保赤丸,也可以用蘿卜煮水喝,連蘿卜一起吃點,吃蘿卜喝蘿卜湯,既能促進消化,也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加快積食排出體外。還可以給孩子日常喝大麥茶,有健脾開胃促消化的作用。
積食一證各個年齡段都可以發(fā)病,但多發(fā)生于3歲以內(nèi)的嬰幼兒。若是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影響生長發(fā)育。很多有積食的小朋友和同齡的小朋友相比,往往個頭矮。
為什么寶寶更容易積食呢?
原因一:脾胃弱。
小兒有三不足:肺、脾、腎三臟常虛。所以小兒脾常不足。中醫(yī)認為胃主要的功能是受納食物,脾主要的功能是運化食物。當吃了過多的食物以后,脾胃不堪重負,就會導致食物堆積,不能消化,從而引發(fā)脘腹脹滿等病癥。
原因二:寶寶不能自制。
3歲以內(nèi)的小兒還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jié),面對美味佳肴,讓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難的,此時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來。
原因三:長輩不能給孩子 健康 飲食。
俗話說:“小兒若要四時安,常要三分饑與寒”,即小兒不生病,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多。
這里說的長輩,包括孩子的爸爸媽媽,也包括帶孩子的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長輩往往希望孩子多吃,尤其是肉食,辛辣的食物等。吃得多了反而會造成積食。無論是哪一種食物再有營養(yǎng)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 健康 ,反而會造成孩子“積食”,給孩子身體帶來損害。
導致寶寶積食的壞習慣有哪些?
1、睡前吃很多。睡前吃很多,不利于消化吸收,容易礙脾胃。
2、幼兒園吃了晚飯,回家還吃。相當于多吃一頓飯。
3、多肉少菜。吃的油膩的肉食,味道重的食物太多。菜吃得太少。
4、長輩讓孩子強吃。長輩憑著個人的感覺強喂強吃孩子。
5、挑食偏食。孩子挑食偏食。
6、猛吃猛喝。看見喜歡的食物猛吃,多吃。
7、遇見不愛吃的飯菜少吃少喝或者不吃不喝。
8、愛吃零食。零食過多,對脾胃也造成一定的負擔。
9、愛吃涼的食物。有的孩子吃的食物太涼,造成脾胃虛寒,不能消化食物,而導致食積。
如何辨別寶寶是否積食,有什么癥狀表現(xiàn)?
長輩不能給孩子 健康 飲食。
1、食欲不振、厭食,有時會惡心、嘔吐。
2、肚子脹熱、胃部不適、噯氣酸腐
3、睡眠不安。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經(jīng)常不明原因的哭鬧。
4、手腳心發(fā)熱、口臭、甚至引起孩子發(fā)燒。
5、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氣臭穢
6、舌苔白且厚、或者略微黃膩。
寶寶積食如何調(diào)整?控制飲食外的緩解方法:
一、按摩方法:
1、捏捏療法
讓孩子俯臥在床上,家長用拇指橈側(cè)緣頂住脊柱皮膚,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沿著督脈以及兩旁的膀胱經(jīng),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節(jié)橈側(cè)頂住皮膚,拇指前按,兩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可捏三下提拿一下,稱之為“捏三提一法”。每晚一次,每次捏3-5遍,多了可以到10遍。
2、揉中脘
中脘穴在胸劍結合部與肚臍連線的中點。
家長用手指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呈順時針按揉,稱為揉中脘。揉中脘大約3~5分鐘。接著再用兩個手掌疊放在一起放在中脘穴上,自中脘下直推到肚臍,稱為推中脘。推中脘大約100次。每天兩到三次。
3、摩涌泉
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涌泉穴,旋轉(zhuǎn)按摩50-100下,每日兩次。
二、其他緩解的小方法:
1、戶外運動
堅持讓孩子做戶外活動。天氣冷的話,可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適當活動,可以讓氣血流暢,所謂氣血流通就是補。身體活動了,脾胃也健,有助于消化,減少食積。
2、飯后散步
吃完飯后,帶著寶寶溫和地散步半小時到一小時。
孩子出現(xiàn)這五種情況,多半是積食了,中醫(yī)教你三招解決孩子積食
2.【放屁】
身體上的難受會讓孩子出現(xiàn)哭鬧,性情急躁,出現(xiàn)平日里沒有的表現(xiàn)也是積食的信號。
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家孩子都不怎么吃飯,哪來的積食呢?飯雖然不吃,做家長的零食給的可不少啊,什么薯片,糖果,餅干,吃多了零食,再給寶寶塞上幾口飯,這叫“生積”。大魚大肉和零食吃得太多,小孩子肯定會積食,建議減少或暫停兩三天這類食物,多給孩子吃一些時令果蔬。
推拿按摩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消化,健脾,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腸胃蠕動,比如按摩板門,板門掌控著人體的脾胃,大人只需要輕揉幾分鐘就可,具體時間按孩子年齡增加?;蛘呤悄Ω梗笕舜隉崾终瓢丛诤⒆佣悄氀壑車?,順時針揉搓孩子肚子,直到發(fā)熱發(fā)燙即可。
小孩剛端起飯碗就被姥姥姥搶了去?兒科副院長教你3個“絕招”,消積食,長大個子
孩子放暑假了,周末,王女士帶她兒子去郊區(qū)的奶奶家。剛到?jīng)]一會兒,對門的小男孩布布就來找她兒子玩兒。布布和她兒子同年生,但個子卻只到她兒子下巴那里,布布看起來臉色黃黃的,不怎么有精力。
到晚上的時候,王女士看布布臉色差,眼睛盯著她手里的飯碗,于是她就給布布也盛了一碗飯,可孩子剛要吃就被布布的姥姥搶了飯碗。孩子姥姥說:布布不能吃晚飯,要是餓了吃點蘋果和香蕉,喝點水。 王女士驚訝地問為什么?孩子姥姥說:布布的脾胃有積食,一定得是吃得太多引起的,晚上得餓著。
在中醫(yī)來講,孩子的積食和吃得太多有關系,脾胃的消化量有限,消化不了的就會積累在脾胃里,形成“積食”。話說回來,讓孩子餓著確實能讓沒消化完的食物進一步消化,但是卻不能從根源上使孩子的積食癥狀緩解。
孩子有積食,從這幾個“表現(xiàn)”就能判斷出來,家長們對照一下:
1、大便干燥,排便的時候很困難;
2、嘴里的酸臭味重,舌苔是黃色的或者白色的;
3、面黃肌瘦,瘦瘦弱弱,精神不佳;
4、常常生病,咳嗽、發(fā)熱、腹瀉和嘔吐;
5、放屁多,臭味重,很刺鼻;
【孩子有積食“別餓著”,兒科副院長教你3個“絕招”,消積食,長大個子】
絕招1:
7種藥食同源的食物煮水喝將精心準備的橘皮、薏苡仁、山楂、雞內(nèi)金、榧子、百合和蜂蜜等7種食材一起加水熬煮一小時,在孩子吃完飯后半小時內(nèi)給孩子泡水喝,能幫助孩子調(diào)理脾胃,脾胃好了,積食也就好轉(zhuǎn)了。
橘皮:中醫(yī)里也叫陳皮,它開胃理氣很在行
薏苡仁:健脾胃和止腹瀉,針對孩子常見的脾胃不適癥狀
榧子:消積食和通便蜂蜜:孩子喝起來不苦,還能補脾胃
絕招2:
別讓孩子吃到撐小孩子對“飽”的感受不是很強烈,因此家長們要嚴格來管控孩子平時的飲食,在葷素搭配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讓孩子吃到七到八分飽就可以。
絕招3:吃完飯常運動,防止孩子消化不良或長得太胖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本來就弱,對食物的消化能力也比成年人弱,因此在飯后半小時帶孩子做做運動、散散步或者跑跑是很有必要的,能預防孩子得脾胃病。
孩子長期有積食,最好的辦法就是調(diào)理脾胃,而不是饑一頓飽一頓,家長們別做錯了!
寶寶積食消化不好,飲食需要少食多餐。吃一些比較營養(yǎng)易消化食物。寶寶長期積食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身體抵抗力下降。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有積食現(xiàn)象,應盡早進行飲食調(diào)理糾正。1.寶寶幼小消化功能還不完善。平時飲食要注意少食多餐。三歲以內(nèi)的寶寶食物要以軟爛為主。避免一次喂食過多。2.寶寶積食通過飲食調(diào)理不能改善者。應帶寶寶去醫(yī)院就診。
孩子胃口差,不愿吃飯,這是都市里家長們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而孩子食欲不振,就會容易消瘦,時間長了,還會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疾病,最終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
若方法用盡,仍沒法讓孩子好好吃飯,可以試試中醫(yī)。
小兒厭食 多因脾虛
南寧市民廖女士,近幾天來為女兒食欲不好而揪心。以前女兒吃飯總是頓頓香,可近一周來,喂她吃飯吃不到幾口就不愿張嘴了。看著1歲半的女兒,一天一天瘦下去,原本肥嘟嘟的圓臉快露出尖下巴了,廖女士既心疼又擔心。
廖女士為求女兒胃口好,在飯菜上多變了花樣,菜肴色澤更好看,味道做得更香,欲以此調(diào)動起女兒的胃口。但試了幾天,小寶貝的胃口依然不好。年輕媽媽不敢亂給寶寶用藥,于是便采納了朋友的建議,帶上女兒去找中醫(yī)調(diào)理。
中醫(yī)認為,小兒厭食、消化不良,多跟脾虛有關。脾虛,則多因飲食不節(jié),或抵抗力不足,致使身體虛弱,因而連累脾胃。脾胃虛弱之后,小兒容易出現(xiàn)的癥狀是消化不良、食滯等。
四君子湯加減方:
醒脾行氣
調(diào)理的關鍵是:醒脾行氣。對付小兒厭食,廣西區(qū)人民醫(yī)院中醫(yī)針灸科羅鴻宇醫(yī)生的經(jīng)驗是:用四君子湯加減方調(diào)理。羅鴻宇有個6歲大的女兒,作為一名中醫(yī),每當女兒厭食、挑食時,他就會用這個方子來給女兒調(diào)理。
四君子湯是中醫(yī)治脾胃氣虛的`主方,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中藥組成。方子對于半歲以上的小兒都適用。人參益氣補中,白術健脾燥濕,茯苓滲濕健脾,甘草甘緩和中。四味皆為平和之品,溫而不燥,補而不峻。
但小兒不宜用人參,因為人參使用不當,會使小兒身體提前發(fā)育,因此以更溫和的黨參代替,可以減輕此方面的副作用。
相關鏈接
中藥驗方
1、厭食用陳皮
對小兒由脾胃虛弱引起的厭食,可用四君子湯+陳皮,組配成異功散,來進行調(diào)理。
具體藥方是:黨參8克、白術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陳皮3克。陳皮歸脾經(jīng),有理氣、健脾、調(diào)中、燥濕、化痰功效。
2、不愛吃米飯用麥芽
當孩子出現(xiàn)挑食、厭食,尤其是不愛吃米飯或面食時,用四君子湯+麥芽來調(diào)理。
具體藥方是:黨參8克、白術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麥芽8克、谷芽8克調(diào)理。若孩子有舌苔白厚,則在上面基礎上加砂仁(后下)5克。砂仁能醒脾行氣。麥芽、谷芽都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有消食健胃之功。但前者偏于消食疏肝,而后者長于醒脾養(yǎng)胃。若在補脾方藥中,稍微加點麥芽、谷芽,能醒脾健胃,有補而無滯,消而無傷之妙。
3、不愛吃肉用山楂
孩子若不愛吃肉,則用四君子湯+山楂。
具體藥方是:黨參8克、白術8克、茯苓8克、甘草8克、山楂8克。山楂片含多種維生素、酸類物質(zhì)等,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中醫(yī)認為,山楂具有消積化滯、收斂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
4、伴有食滯用枳實
若孩子胃口不好,伴有大便硬結的現(xiàn)象,說明是食滯。食欲旺盛或消化系統(tǒng)弱,都會引起食滯。應用四君子湯+枳實或雞內(nèi)金。
具體藥方是:黨參8克、白術8克、茯苓8克、甘草8克、枳實8克(或雞內(nèi)金5~8克),可有效改善癥狀。枳實歸脾、胃經(jīng),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功效。雞內(nèi)金,歸脾、胃、小腸經(jīng),有消食健胃功效。
延伸閱讀
方藥味甘甜 小兒不抵觸
家長也許會擔心,中藥往往苦口,孩子不愿喝怎么辦?但該藥方成分構成,足以讓家長放心了。因為四君子湯中有甘草,甘草味道是甘甜的,因此方藥不但不苦口,反而還甘甜。小兒對甜味往往是最難抗拒的,自然愿喝。
用山楂制成的山楂片,常用來調(diào)整孩子的胃口。
問題一:孩子消化不良吃什么藥這個情況考慮消化不良的可能。建議您觀察一下寶寶有沒有腹脹,如果有的話,是消化不良,推薦使用中成藥,例如小兒健脾開胃合劑,調(diào)理脾胃的同時增強免疫力,由于孩子處于生長期,生長發(fā)育較快,小兒健脾開胃合劑在調(diào)理脾胃同時促進鈣質(zhì)的吸收。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次。平時合理化飲食安排,少食生冷、油炸、辛辣食物。希望能夠幫助你,祝寶寶早日康復
問題二:小兒消化不良吃什么藥雞內(nèi)金+健脾散,看說明書吃。我家小孩子一直吃的這個,還是很不錯的,中藥不傷孩子。
問題三:小孩子吃什么拉什么 消化不良 吃什么藥寶寶消化系統(tǒng)還非常脆弱,有時吃一些不利于消化的食物,就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的現(xiàn)象,便秘也經(jīng)常發(fā)生,還有腹瀉,厭食等一系列寶寶消化的問題,媽媽該怎么辦呢?
寶寶“說”―“我不吃”
一歲以前的寶寶由于輔食添加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厭食的現(xiàn)象,不喜歡吃東西,還可能出現(xiàn)喂奶時寶寶不吸允的現(xiàn)象。對食物產(chǎn)生一種厭煩感,這種厭煩感一旦出現(xiàn)寶寶,就會拼命地抵抗食物,一般會持續(xù)數(shù)日。
給媽咪支招
習慣了母乳的寶寶,如果媽媽臨時不能母乳,寶寶產(chǎn)生厭食時,可以把母乳放在奶瓶里,同時換上仿真的硅膠奶嘴,讓寶寶感覺是媽媽的奶嘴,就會試著喝。在用奶瓶喂水或奶粉時,適當?shù)靥砑右恍┢咸烟?,這樣可以增加甜味,激發(fā)寶寶吸吮的欲望。
寶寶在四月左右就應該為寶寶添加輔食了,在這時應該注意訓練寶寶的吞咽和咀嚼能力,可以先用小勺喂寶寶一些稀粥,菜湯等,慢慢添加菜泥,肉泥,蛋黃,蛋羹等。由稠到稀、循序漸進進行。新添食物也應該一樣一樣逐漸添加。
其實寶寶一開始并不喜歡輔食。爸爸媽媽經(jīng)常會以為寶寶就是不喜歡吃這類食物,就會停止讓寶寶食用。其實不然,寶寶接受輔食也是需要緩慢適應的,不可能一開始就表現(xiàn)的非常喜歡,需要一個過程,爸爸媽媽應該堅持喂食寶寶,不久寶寶就會接受。
寶寶“說”―“排不下”
寶寶大便排不下,可能是寶寶便秘了。寶寶大便次數(shù)如果比平時明顯減少,有時候出現(xiàn)2~3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不排便,排便時的大便還成顆粒狀,有可能是寶寶便秘了。在寶寶厭食階段,情況還有可能加重。
給媽媽支招
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相對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出現(xiàn)便秘的情況要少得多。母乳喂養(yǎng)出現(xiàn)便秘時,可以同時喂食寶寶一些橘子汁、糖或蜂蜜,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牛奶喂養(yǎng)的寶寶發(fā)生便秘時,可適當減少牛奶喂食的量,適量加一些棗汁、白菜湯等,這些湯水可以促進腸蠕動,幫助寶寶消化,緩解便秘。
稍大一些的寶寶如果是由于營養(yǎng)過剩導致的便秘,應該適量添加蔬菜食品,保證粗糧細糧的搭配,增加食品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對寶寶便秘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治療寶寶便秘,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不可忽視的重點。在寶寶3個月大以后,就應該逐步訓練寶寶定時排便,這樣會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科學的為寶
寶添加輔食;輕輕 *** 寶寶左下腹部,如果出現(xiàn)索狀感覺,從上往下下行 *** ,這樣會促使大便自行排除;如果寶寶便秘非常嚴重時,可以用石蠟油、開塞露、小的
肥皂條等通便。
寶寶“說”―“不消化”
寶寶不消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積食產(chǎn)生的。寶寶積食并不是小事,需要媽媽特別的關注,積食會增加腸、胃、腎臟器官的負擔,有可能使這些器官發(fā)生病變。媽媽千萬要注意寶產(chǎn)生積食的癥狀。
寶寶積食時,有口臭、手腳發(fā)燒、皮膚發(fā)黃、精神萎靡的現(xiàn)象。食欲不振、腹痛腹脹是經(jīng)常的事情,晚上睡覺時寶寶還不停地翻動身體,有時還會咬咬牙,能夠說話的寶寶還會經(jīng)常說肚子漲,肚子疼等。
給媽媽支招
山楂有健胃消食的功效,給寶寶飲山楂水。也可做一些粥供寶寶食用,如山藥小米粥、白蘿卜粥,對付寶寶積食的也有很大助益。
在寶寶吃了一些油膩的食物時,用小勺讓寶寶少喝一點醋對消化也有一定的催動作用,但是一定不能多,多則無益。
在寶寶吃晚飯之后可以帶寶寶緩緩地散散步,時間掌握在20~30分鐘之間,這對寶寶的消化也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38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兒急性黃疸性肝炎中藥方劑
下一篇: 小兒中毒性消化不良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