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又名:空心草、黃金茶。
多年生草本,主根長大,略呈圓錐狀,外皮褐色。
莖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
葉對生,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4.5厘米,寬3~12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全緣,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點,光滑或僅在中肋有短毛;無柄或有短柄。
總狀花序膿生,花偏向一方;萼鐘形,被白色長柔毛,先端5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長,筒狀,上部膨大,基部甚細,紫色,長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2強;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著生。
小堅果4,近圓形,黑色。
花期7~8月。
果期8~9月。
生于草原、高燥礫質(zhì)的山坡。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四川、云南、山西、陜西、甘肅、內(nèi)蒙古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黃芩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下列同屬植物亦同供藥用:①粘毛黃芩,又名:黃花黃芩。
形態(tài)與黃芩相似,唯植株較矮,高僅10~27厘米。
花淡黃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
小堅果被長柔毛。
生砂礫地、荒地或草坡。
分布內(nèi)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②滇黃芩,又名:西南黃芩。
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
莖直立,每節(jié)間密被兩縱列白色柔毛及腺毛。
葉片長橢圓形或廣披針形,長達3.5厘米,寬約1.2厘米,全緣或稍具疏齒,兩面疏被微柔毛;無柄。
總狀花序頂生;花冠藍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
小堅果橢圓形,棕褐色,被柔毛。
生于山區(qū)林邊或疏林間。
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③甘肅黃芩,形態(tài)與滇黃芩相近,但葉較寬,呈卵狀三角形,葉緣有不等的鋸齒,葉柄顯著。
多生于石山地向陽草坡上。
分布甘肅、陜西及山西。
④薄葉黃芩,植株較小,高約35厘米。
葉較薄,上面無毛或散生短毛,下面葉脈及邊緣具短毛,散生腺點。
分布東北至寧夏等地。
⑤麗江黃芩,莖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
葉近無柄,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
花冠黃白色、黃色至綠黃色,常帶紫斑。
生灌叢、草坡或松林下。
分布云南西北部。
⑥川黃芩,莖高10~30厘米。
葉片大多為卵形。
花冠白色、綠白色至紫色、紫藍色。
小堅果卵球形,具瘤。
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緣。
分布四川西部。
【采集】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
選生長3~4年的植株。
將根挖出后除去莖苗、須根及泥土,曬至半干時撞去栓皮,再曬至全干。
【藥材】干燥根呈倒圓錐形,扭曲不直,長7~27厘米,徑約1~2廈米。
表面深黃色或黃棕色。
上部皮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或不規(guī)則的網(wǎng)紋,下部皮細,有順紋或細皺紋,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狀支根痕。
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深黃色,中間有棕紅色圓心。
老根斷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狀,習(xí)稱枯黃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堅硬,呈劈破狀者,習(xí)稱黃芩瓣。
根遇潮濕或冷水則變?yōu)辄S綠色。
無臭,味苦。
以條粗長、質(zhì)堅實、色黃、除凈外皮者為佳。
條短、質(zhì)松、色深黃、成瓣狀者質(zhì)次。
主產(chǎn)河北、內(nèi)蒙古、山西、山東、陜西等地。
此外,遼寧、黑龍江亦產(chǎn)。
四川、云南所產(chǎn)的黃芩,為植物滇黃芩的根。
藥材外形相似,但較細,直徑一般約0.5~1厘米,常有分枝,斷面為極明顯的黃綠色,質(zhì)量較差。
【化學(xué)成分】黃芩根含黃芩甙元、黃芩甙、漢黃芩素、漢黃芩甙和黃芩新素,還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
莖葉中含黃芩素甙。
【藥理作用】①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yīng) 黃芩甙、黃芩甙元對豚鼠寓體氣管過敏性收縮及整體動物過敏性氣喘,均有緩解作用,并與麻黃堿表現(xiàn)協(xié)同。
甙元的磷酸鈉鹽較硫酸鈉鹽作用強,黃芩甙元能抑制離體氣管及回腸之Sehultz-Dale反應(yīng),對豚鼠被動性皮膚過敏反應(yīng)、組織胺皮膚反應(yīng)亦表現(xiàn)抑制,在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方面,甙元較甙作用強。
黃芩此種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是由于傷害了肥大細胞的酶激活系統(tǒng)(SH-酶),抑制了過敏性介體的釋放,因而不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此外它對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
1、黃芩的功效有清熱燥濕、涼血活血等,還可以起到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等,還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失眠、胎動不安等癥狀。主要適用于高血壓、膽囊炎等疾病的治療,效果尚佳。
2、用于濕溫發(fā)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癥。對濕溫發(fā)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yīng)用;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于濕熱蘊結(jié)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1、清熱燥濕:黃芩可以清脾、肺、胃、肝膽大小腸的濕熱,尤其善于治療中上焦的濕熱,如濕熱郁滯、阻滯氣機不暢導(dǎo)致的胸悶咳喘等,或者身熱不揚。另外,黃芩善于清理大腸的濕熱,如下痢、痢疾等;
2、涼血解毒:可以用于瘡瘍腫毒;
3、清熱安胎:用于孕婦的煩躁、胎動不安等;
4、黃芩是清肺熱的要藥,肺熱咳嗽、咳黃痰或者熱病煩渴者都可以用黃芩治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39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芩的作用
下一篇: 黃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