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成藥時,需要用一些特殊的“水”來送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療效。這些“水”包含黃酒、米湯、姜湯、淡鹽水等。
中醫(yī)認為,黃酒本身就是味中藥,藥性溫熱,有通經(jīng)、活血、散寒的作用,用黃酒送服治療跌打損傷、氣滯血瘀、腰腿疼痛的中成藥,如云南白藥、跌打丸等,有利于藥效的發(fā)揮。米湯具有保護胃氣的作用,服用養(yǎng)腸胃、健脾、利膈等成藥,如消渴丸、回神丸等,可用米湯送服。食鹽能引藥入腎,服用治療腎虧、腎虛等的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宜用淡鹽水送服。干姜具有散寒、溫胃的效用,把干姜熬成水來送服用于治療風寒感冒、兼有脾胃虛寒的中成藥,像藿香正氣片,能錦上添花。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怕麻煩,服中成藥習慣直接用白水服藥。其實白水送服中成藥也有講究,中醫(yī)認為熱水具有助陽氣、行經(jīng)絡(luò)的功能,而涼水則具有降火氣的作用。而且疾病從中醫(yī)看也有寒熱之分,那么服藥最好順著病因來服藥,這就是中醫(yī)的“正治法”,即對燥熱之證(如發(fā)燒、上火),采用清熱之劑,若同時又用涼開水送服,則可增加清熱藥的效力。相反,若為虛寒之證(如風寒感冒),應(yīng)服辛溫發(fā)表散寒之劑,此時就應(yīng)用溫熱的水送服了。但是,根據(jù)水溫服藥也別“矯枉過正”,應(yīng)先分清個人的體質(zhì),對于咽喉腫痛、上火發(fā)熱的人,應(yīng)該服用清熱敗火的藥,如雙黃連片,盡管喝涼開水能解熱,但如果本身脾胃虛寒,反而會造成胃腸不適,影響藥效。
專家提示,胃火盛或習慣喝涼開水的人,發(fā)燒時最好以涼開水服藥,從而解熱降溫,加速藥效;而患有風寒感冒無汗時,最好用溫熱的水服藥,有助發(fā)汗,感冒自然好得快些。需要注意的是,熱水送服,是指水燒開后待溫熱時再飲用,以避免燙傷。
(轉(zhuǎn)載自《健康報》)
對于不同的藥,用淡鹽水服藥有不同的用處
例如,用淡鹽水送服六味地黃丸,因淡鹽水味咸,可引藥入腎,所以可以作為藥引子,幫助六味地黃丸直達病變處,更好地發(fā)揮補腎作用。其他宜用淡鹽水送服的中成藥還有金鎖固精丸、四神丸、黑錫丹、大補陰丸、左歸丸、左磁丸等,多為治療腎虛的藥物。
擴展資料:
口服藥需要水送服,使藥物更為順利進入胃部,從而被吸收到達全身各器官組織發(fā)揮作用,但是用什么水卻有講究。口服化學藥一般應(yīng)選溫開水,不要選用茶水、果汁、牛奶、礦泉水等含有化學成分的水,以此避免與藥物發(fā)生理化性配伍禁忌。
比如,果汁(尤其是新鮮果汁)富含果酸,果酸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C和檸檬酸等,很容易導(dǎo)致有些藥物與果汁中的化學成分發(fā)生分解、化合等化學反應(yīng),也不利于藥物吸收。一些抗菌藥物(四環(huán)素、土霉素、紅霉素等)與牛奶合用,會與牛奶中的鈣發(fā)生反應(yīng)形成不溶性螯合物,降低抗菌作用,使藥物療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人民網(wǎng)-吃藥,選水送服有講究
使用藥引,送服中藥
在臨床上,醫(yī)生常用“藥引”來提高中成藥的療效,在宋代著名的成藥處方集《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書中,記載的“藥引”就有十余種之多。
生姜有散風寒、暖胃腸、止嘔逆的作用,一般用3~5片(約9~15克),水煎取湯送服治風寒外感、胃寒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的多種成藥,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
蘆根以鮮者為佳,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止嘔的作用。對外感風熱或痘疹初起等,用蘆根10~15克,煎湯送服銀翹解毒片、小兒回春丹頗佳。
黃酒或白酒酒性辛熱,通行經(jīng)絡(luò),發(fā)散風寒。治風寒濕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經(jīng)閉及產(chǎn)后諸疾、跌打損傷和瘡癰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藥活絡(luò)丸、七厘散、跌打丸等都可用溫酒送服。常用量黃酒為25~50毫升,白酒酌減,亦當根據(jù)性別、體質(zhì)、酒量等增減,勿使醉。
鹽能引藥入腎,故補腎藥(主要是滋補腎陰的藥物)如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等,宜用淡鹽水送服。一般用食鹽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米湯能保護胃氣,某些治療腸胃疾患的苦寒性藥物,如更衣丸,宜用大米湯送服,香連丸用小米湯送服,不拘濃淡及用量。
紅糖有散寒活血補益的作用。治婦科血寒血虛諸癥的中成藥可用紅糖水送服。每次用量為50克。
藕汁有清熱止血作用。如用藕汁送服十灰散,效果較好。制法:將鮮藕洗凈、切碎、加涼開水少許共搗爛,榨汁,每次用半杯即可(約100亳升)。
蔥白有通陽散寒助發(fā)汗的作用。治外感風寒,用蔥白2~3莖切碎,煎水送服荊防敗毒丸。
此外,潤腸通便、潤肺止咳的蜂蜜,補脾和胃的大棗,清熱利尿的竹茹、燈芯草等,都可當作藥引與各類中成藥配合應(yīng)用,以提高藥物的療效。
病情分析:你好,梔子金花丸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用于肺胃熱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眩暈,咽喉腫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結(jié)。指導(dǎo)意見:梔子金花丸是中成藥丸劑,最好是溫開水送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42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正確使用夏季常用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