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患上感冒的小林,通過服藥才使癥狀稍有好轉(zhuǎn),但咳嗽依舊不斷,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到藥店買中藥服用。但治療咳嗽的中藥多種多樣,到底該買哪一種好呢?
河北醫(yī)大一院呼吸科主任孫武裝提醒,祖國醫(yī)學中將咳嗽分為熱咳、寒咳、傷風咳嗽和內(nèi)傷咳嗽。選用中成藥止咳時,因藥物性質(zhì)不同也有寒、熱、溫、涼之分,須對癥服用。
蜜煉川貝枇杷膏: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之功效,,藥性微寒,適用于風熱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者,禁用于風寒患者。
鮮竹瀝: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藥性偏寒,適用于干咳及痰黃帶血者,風寒咳嗽不宜服用。
消咳喘:藥性偏熱,適用于中老年人冬季的寒喘咳嗽,不能用于小兒的發(fā)熱咳嗽及痰黃帶血者。
半夏露:藥性偏溫,適宜于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不宜服用。
傷風止咳糖漿:以止咳為主,兼顧化痰,另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適用于夜間咳嗽且多痰者,小兒服用適量,司機、高空作業(yè)慎用。
另外,需特別注意的是,虛癥咳嗽伴咳嗽無力、虛弱多汗、四肢發(fā)涼者多為慢性咳嗽,宜選用桂龍咳喘丸、固本咳喘片等。
咳嗽,一年四季都有發(fā)生。
中醫(yī)依據(jù)病因不同,將咳嗽分為7類。針對不同類型咳嗽,需選用不同治療方法和相應藥物,才能取得療效。
風邪犯肺證
表現(xiàn)癥狀: 咳嗽氣急,或嗆咳陣 作,咽癢,遇冷空氣、異味等因素突發(fā)或加重,或夜臥晨起咳劇,多呈反復性發(fā)作,干咳無痰或少痰。舌苔薄白,脈浮、或緊、或弦。
常見病癥: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等。
治療方法 :疏風宣肺,止咳化痰。
常用中成藥: 止嗽口服液,蘇黃止咳膠囊,感冒止咳顆粒,宣肺止咳顆粒等。
風寒襲肺證
表現(xiàn)癥狀: 咳嗽日久,遇風或寒加劇,少量白稀痰,咳嗽聲重,痰量多帶泡沫,喘息咳逆,呼吸急促,常有頭痛,惡寒,無汗等表證,有夜咳,口不干。舌淡,苔白或白滑,脈浮緊或浮弦。
治療方法 :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常見病癥: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支氣管哮喘,老年性肺氣腫等。
常用中成藥: 通宣理肺丸、止咳寧嗽膠囊、風寒咳嗽顆粒、小青龍合劑等。
風熱犯肺證
表現(xiàn)癥狀: 咳嗽日久,口干,咽干,日咳較多,食辛辣燥熱之品則咳,少量白黏痰。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或弦。
治療方法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常見病癥: 感冒,流感,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等。
常用中成藥: 桑菊感冒顆粒,蛇膽川貝枇杷露,牛黃蛇膽川貝散,急支糖漿。
風燥傷肺證
表現(xiàn)癥狀: 咳嗽,少痰,口干,咽干,鼻燥,鼻癢,大便干,夜間咳甚。舌淡紅,少津,脈細數(shù)。
治療方法: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常見病癥: 秋季發(fā)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百日咳等。
常用中成藥: 秋梨潤肺膏、川貝枇杷糖漿、蛇膽川貝枇杷膏,二母寧嗽丸,蜜煉川貝枇杷膏。
痰濕蘊肺證
表現(xiàn)癥狀: 咳聲重濁,痰多色白,晨起為甚,胸悶脘痞,納少。舌苔白膩,脈滑。
治療方法 :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常見病癥: 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氣腫等。
常用中成藥: 橘紅痰咳液、桂龍咳喘寧片、二陳丸等。
痰熱郁肺證
表現(xiàn)癥狀: 咳嗽氣粗,痰多稠黃,燥熱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常見病癥: 肺炎,支氣管哮喘,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等。
治療方法 :清熱化痰,理氣止咳。
常用中成藥: 清肺寧嗽丸、清肺化痰丸、痰熱清膠囊等。
肺陰虧虛證
表現(xiàn)癥狀: 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夾血絲,咽干口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常見病癥: 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治療方法: 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常用中成藥: 養(yǎng)陰清肺丸 , 補肺丸,百合固金片、蟲草清肺膠囊等。
出場專家:貴陽中醫(yī)一附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劉瑤 專家解答:當小孩子咳嗽有痰的時候,不應該隨便用藥,因為如果用錯了藥,很可能延誤病情甚至使病情加重。 孩子患上輕微咳嗽咳痰時,家長可以通過痰液的情況,來做出基本的寒熱判斷。所謂“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較多;而“熱痰”是指因感受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黃而黏稠,不易咳出。 中醫(yī)所講的“化痰”,是要根據(jù)不同的癥狀采取不同的“化痰”方法,主要為“溫化寒痰”和“清化熱痰”兩種。因此,患者在選擇藥物時,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屬于“寒痰”還是“熱痰”,然后再有選擇地服用溫化寒痰藥或清化熱痰藥。 溫化寒痰類的藥物包括含有半夏、桔紅的中成藥,以及通宣理肺丸(口服液)、小青龍顆粒等中成藥;而清化熱痰類的藥物則有含川貝母、竹瀝的中成藥,或急支糖漿、鮮竹瀝口服液等中成藥。 另外,止咳和化痰是兩個概念。如果咳嗽有痰的話,單獨服用止咳藥是沒有效果的,還需要同時服用有化痰功效或有止咳化痰雙重功效的中藥或中成藥。 1、小兒咳嗽,建議自然療法治療,如刮痧、灸法、小兒捏脊等。 2、其實小兒的疾病變化多端,此時熱非彼時熱,建議家長不要隨意給藥,最好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42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