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比木的功效馬比木(《貴州草藥》)
【異名】公黃珠子、追風傘。
【來源】為茶茱萸科植物海桐假柴龍樹的根皮。
【植物形態(tài)】海桐假柴龍樹灌木,嫩枝有毛,后變平滑。葉互生,葉片長橢圓形,長6~11厘米,寬1.5~3.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平滑或在中脈上有疏生粗毛,下面在側(cè)脈上有疏生粗毛,具短柄。聚傘花序頂生,以多花合成,具有短總梗;萼片5齒裂,外面被疏生粗毛;花瓣5片,基部連合,淡黃色,外面有粗毛,內(nèi)面有柔毛;有臭氣;子房密生粗毛。核果橢圓狀,先端有鈍狀突起。生于土坡。分布貴州、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溫,味辛。
【功用主治-馬比木的功效】祛風除濕,理氣散寒。
【選方】①治浮腫;公黃珠子、折耳根、苦蒜果各五錢。煨水服。②治小兒疝氣:公黃珠子三錢。煨水服。③治關(guān)節(jié)疼痛:公黃珠子適量。煨水熏洗患處。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Mǎ Bǐ Mu
【英文名】Pittosporumlike Nothapodytes
Root-bark of Pittosporumlike Nothapodytes
【別名】 公黃珠子、追風傘。
【來源】
藥材基源: 為茶茱萸科植物馬比木的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s (Oliv.) Sleum.[Mappia pittosporoides Oliv.]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凈,剝?nèi)「?,曬干?br>【原形態(tài)】馬比木 矮灌木或很少為喬木,高2-3(-10)m。枝有棱,被短柔毛,后變無毛,芽被柔毛。葉互生或枝上部近對生;葉柄長1-3cm,上面具寬深精,槽里被糙伏毛;葉片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7-24cm,寬2-4.5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具光澤;中脈下凹,側(cè)脈6-7對,弧曲上升,遠離葉緣處網(wǎng)結(jié)。花兩性或雜性,聚傘花序頂生,長約7cm,總梗、分枝、花序軸通常扁平,被粗伏毛,花梗長1-2mm;花萼綠色,鐘形,長約2mm,外面稀被粗伏毛,5裂齒,裂齒三角形;花瓣黃色,線形,反卷,長約7mm,寬約2mm;雄蕊5,長約5mm,花絲長4-5mm,基部稍粗,花藥卵形;子房近球形,被長硬毛,花柱綠色,長約2mm,柱頭頭狀;花盤肉質(zhì),具不整齊裂片或深圓齒,里面疏被長硬毛,果時宿存。核果橢圓形,稍扁,幼果綠色,轉(zhuǎn)黃色,熟時為紅色,長1-2cm,逕0.6-0.8cm,先端明顯具鱗臍,有萼宿存?;ㄆ?-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450-(2500)m的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化學成份】含喜樹堿(camptothecine)及喜樹堿的甲氧基衍生物。
【性味】溫;辛
【歸經(jīng)】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理氣散寒。主治風寒濕痹;浮腫;疝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患處。
【附方】1.治浮腫:公黃珠子、折耳根、苦蒜果各五錢。煨水服。2.治小兒疝氣:公黃珠子三錢。煨水服。3.治關(guān)節(jié)疼痛:公黃珠子適量。煨水熏洗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來源】為茶茱萸科植物海桐假柴龍樹(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es(Oliv.) sleum.)的根皮。
【別 名】:公黃珠子、追風傘
【中藥化學成分】含喜樹堿(camptothecine)及喜樹堿的甲氧基衍生物。
【植物形態(tài)】海桐假柴龍樹:灌木,嫩枝有毛,后變平滑。葉互生,葉片長橢圓形,長6~11厘米,寬1.5~3.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平滑或在中脈上有疏生粗毛,下面在側(cè)脈上有疏生粗毛,具短柄。聚傘花序頂生,以多花合成,具有短總梗;萼片5齒裂,外面被疏生粗毛;花瓣5片,基部連合,淡黃色,外面有粗毛,內(nèi)面有柔毛;有臭氣;子房密生粗毛。核果橢圓狀,先端有鈍狀突起。
生于土坡。分布貴州、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溫,味辛。
【功用主治】祛風除濕,理氣散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患處。
【功效分類】祛風藥;燥濕藥
【選方】
①治浮腫;公黃珠子、折耳根、苦蒜果各五錢。煨水服。
②治小兒疝氣:公黃珠子三錢。煨水服。
③治關(guān)節(jié)疼痛:公黃珠子適量。煨水熏洗患處。
目錄1拼音2《全國中草藥匯編》:喜樹 2.1拼音名2.2喜樹的別名2.3來源2.4性味2.5功能主治2.6喜樹的用法用量2.7摘錄 3《中華本草》:喜樹 3.1出處3.2拼音名3.3喜樹的別名3.4來源3.5原形態(tài)3.6生境分布3.7栽培3.8性狀3.9化學成份3.10喜樹的藥理作用3.11鑒別3.12性味3.13歸經(jīng)3.14功能主治3.15喜樹的用法用量3.16注意3.17摘錄 附:1用到中藥喜樹的方劑2用到中藥喜樹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喜樹 1拼音 xǐ shù
2《全國中草藥匯編》:喜樹
3《中華本草》:喜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采收和儲藏:果實于1011月成熟時采收,曬干。根及根皮全年可采,但以秋季采剝?yōu)楹茫ネ鈱哟制?,曬干或烘干?/p>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栽培技術(shù) 主要用種子繁殖。于2月底至3月中旬播各,播前種子進行層積處理。多用條播,條距30cm,播后覆土12cm,蓋草,保溫保濕,8d左右即可出苗。苗高10cm左右間苗,苗距1824cm。育苗期適時中耕除草,追肥3次,苗高80100cm時,即可出圃定植。在冬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定植。
田間管理 一般在幼林期或雨季前后,雜草生長旺盛時,要及時中耕除草。定植后12年,松土除草2次,以后每年1次,成林后,不再單獨中耕。結(jié)合中耕除草施以有機肥、人畜糞尿、以促進林磊速生。
病蟲防治 褐邊綠刺蛾,幼蟲為害葉片,用400倍的魚藤皮全年可采,但以秋季采剝?yōu)楹?,除去外層粗皮,曬干或烘干?/p>
顯微鑒別 果實橫切面:外果皮為一列扁平細胞;中果皮為多列薄壁細胞,含紅棕色物,維管束十數(shù)個,散列,外側(cè)具纖維群,纖維壁厚,木化;內(nèi)果皮為數(shù)列厚壁纖維。種皮細胞由棕以扁平細胞組成;鮮品的胚乳細胞和子葉細胞內(nèi)充滿內(nèi)含物,干后萎縮。
喜樹堿主要肢壞瘤細胞DNA結(jié)構(gòu),又抑制DNA聚合酶而影響DNA的復制。對細胞周期中S期有明顯抑制作用,對G1期和G2期細胞亦有影響,對G0期細胞沒有作用。喜樹堿1mg/ml體外培養(yǎng),能抑制HeLa細胞和L5178Y等細胞的DNA和RNA的合成,但在相同的濃度作用下,對大鼠肝、腦細胞的線粒體并不抑制,表明喜樹堿對腫瘤細胞的作用大于對正常細胞的作用。喜樹堿多相脂質(zhì)體腹腔注射對小鼠肝癌細胞具有抑制增殖的效應,其對肝癌細胞DNA合成的最高抑制率為73.7%,作用時間約4小時,對癌細胞RNA合成抑制率達82.9%。對肉瘤S180及肝癌腹水型細胞(Heps)的抑制率可達74%及82%??墒拱细顾‥AC)小鼠的生命延長126%;喜樹堿鈉鹽對S180及Heps的抑制率可達52%及53%,可使荷EAC小鼠的生命延長54%。
2.免疫抑制作用:喜樹堿小鼠小劑量(1mg/kg)腹腔注射,連續(xù)9次,對腫瘤相伴免疫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大劑量40mg/kg 1次沖擊,對免疫抑制較小。喜樹堿引起的免疫抑制是暫時的,停藥9天免疫功能得以恢復。但也有報道,每日腹腔注射喜樹堿前體多相脂質(zhì)體0.5mg/kg,連續(xù)9天,對小鼠腫瘤相伴免疫沒有明顯影響。用兔眼球結(jié)膜體外細胞培養(yǎng)和活體兔結(jié)膜下埋線并用喜樹堿對埋線周圍成纖維細胞的增殖進行抑制實驗,結(jié)果證明,喜樹堿無論在體內(nèi)還是體外,均有顯著的抑制成纖維細胞增生的作用。
3.其他作用:喜樹堿和1O甲氧基喜樹堿體外對皰疹病毒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喜樹堿5mg/kg,每日1次,連續(xù)13次灌胃或皮下注射,對交配后79天的大鼠和交配后7天的家兔均可100%抗早孕。
4.體內(nèi)過程:小鼠1次腹腔注射喜樹堿后,可迅速自血漿、肝和腎廓清,半衰期為30分鐘,自胃腸道廓清的半衰期為210分鐘。大鼠1次腹腔注射喜樹堿,15分鐘血中濃度可達最高峰,半衰期為27分鐘。喜樹堿與小鼠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為70%,多與α球蛋白和β脂蛋白結(jié)合。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喜樹堿后,迅速分布于消化道、肝、腎、骨髓和脾臟中,在胃腸中藥物濃度下降緩慢,可能存在藥物的腸一肝循環(huán);喜樹堿在體內(nèi)組織中多以原藥形式存在。喜樹堿主要從膽汁排泄,也可從尿中排出。3H羥基喜樹堿10mg/kg靜脈注射,血中呈雙相曲線下降,其分布相半衰期為4.5分鐘,消除相半衰期為29分鐘。腹水肝癌小鼠以相同劑量靜脈注射,1小時以膽汁和小腸內(nèi)容物的放射性最高,其次是大腸、心、腦、肌肉、胰腺和脾臟。4小時膽汁的放射性明顯上升,骨髓、肝臟和腸內(nèi)容物放射性明顯下降。主要經(jīng)糞便排出,48小時內(nèi)總排出47.8%,而從尿中排出總量為12.8%。
5.毒性:喜樹堿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68.483.6mg/kg。喜樹堿鈉鹽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57.3mg;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26.9mg/kg;大鼠靜脈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234.1mg/kg;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153.2mg/kg。犬靜脈注射的最小致死量為80mg/kg,給藥后10天內(nèi)死亡。10羥基喜樹堿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104 ±11mg/kg。喜樹堿前體多相脂質(zhì)體腹腔注射及灌胃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159.3mg/kg及33.7mg/kg。犬和猴靜脈注射喜樹堿鈉鹽后,首先出現(xiàn)厭食、脫水、體重下降、嘔吐和不同程度的腹瀉,有些動物出現(xiàn)血性腹瀉而死亡,剖檢可見消化道上皮增生,壞死碎片積聚于擴張的腺體小窩內(nèi),覆蓋上皮壞死,粘膜和粘膜下出血。給予最大耐受量存活的犬出現(xiàn)可逆性貧血,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減少,血象恢復期可有輕度暫時性單核細胞增多。當用量為最小致死量時,猴在死前血色素升高,血清堿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和丙氨酸轉(zhuǎn)氨酶升高,骨髓內(nèi)細胞減少,犬出現(xiàn)壞死性膽囊炎;猴腎臟腎小管明顯損傷,少數(shù)有肝局部性壞死。10羥基喜樹堿對犬的毒性反應與喜樹堿相似,但對腎臟毒性較小。羥基喜樹堿對腫瘤細胞有誘發(fā)中國倉鼠卵巢細胞染色體畸變的作用。
1.《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忌用鐵器煎煮、調(diào)制?!?.上?!吨胁菟帉W》:“一般認為果的作用較根皮佳,但毒性也大?!?/p>
用到中藥喜樹的方劑 喜樹堿小蜜丸 wán《中藥制劑匯編》:方名:喜樹堿小蜜丸組成:喜樹果實干品5斤,喜樹果實粉(80目)250g,法半...
散寒止瀉湯 1分,砂仁1粒,神曲5分。主治:小兒寒泄。腹痛,喜手 *** ,口不渴而舌滑,喜熱飲而不喜冷水。用法用量...
復方丹參注射液 鼠肝癌、肉瘤180和艾氏癌的生長無抑制作用,但在喜樹堿鈉治療小鼠肝癌無效的情況下,合用復方丹參可輕度...
加減四物天香湯 處方:當歸、川芎、香附、陳皮、蘇葉。功能主治:因喜怒憂思,恐懼失節(jié),觸動胎氣不安。用法用量:因于怒...
輔陽飲 、生姜、砂仁。功能主治:外冒陰暑,內(nèi)滯不消,口渴喜熱而不喜冷,大汗如雨,只在上半一身。各家論述:茯...
更多用到中藥喜樹的方劑
用到中藥喜樹的中成藥 復方丹參注射液 鼠肝癌、肉瘤180和艾氏癌的生長無抑制作用,但在喜樹堿鈉治療小鼠肝癌無效的情況下,合用復方丹參可輕度...
麗仁降糖片 .胃脘痛:癥見胃痛隱隱纏綿,饑時痛甚,得食則減,喜按喜暖,遇冷加重,便溏,舌淡、脈軟等;2.疝氣痛...
威喜丸 所起草《圣濟總錄》卷九十二:方名:威喜丸別名:感喜丸、補虛威喜丸組成:白茯苓4兩(去黑皮,銼作大塊...
虛寒胃痛膠囊 主治溫胃止痛,健脾益氣。用于脾虛胃弱,胃脘隱痛,喜溫喜按,空腹或遇冷痛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萎...
寶寶樂 虛,和里緩急,開胃消食。有于脾胃虛寒,脘腹隱痛,喜溫喜按,胃納不香,食少便溏。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
更多用到中藥喜樹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喜樹 《醫(yī)學摘粹》:[四診要訣問證]問視五入以察病情 五色,肺主五聲,前已詳言之矣。如心主五臭,凡病者喜臭惡臭,皆主于心,此統(tǒng)而言之也。若分而言之,則自...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之九十九養(yǎng)生余錄(上)]喜樂 書云∶喜樂無極,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皮革焦。喜怒不節(jié),生乃不固。和喜怒以安居處,邪僻不...
《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卷第三十·雜病]驚狂 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十一第二。治狂始生,先自悲,喜忘喜怒喜恐者,得之憂饑,治之取手太陽、陽明,血變...
《銀海指南》:[卷一]七情總論 喜怒憂思悲恐驚,是為七情。然七情不越五志,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
《醫(yī)燈續(xù)焰》:[卷一]內(nèi)外因第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44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馬蹄葉的功效
下一篇: 飛來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