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遠志20克,柴胡15克,龍骨15克,茯苓、白術(shù)、梔子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
失眠:遠志、地骨皮、合歡皮、菟絲子、牛膝、石菖蒲各等量。諸藥共研末,蜂蜜煉制為丸。每日兩次,每次l0克,淡鹽水送服。
肺氣腫:遠志15克,桔梗、白前各10克,黃芩10克,甘草10克,地龍15克,黃芪2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15天為一療程。
妊娠嘔吐:遠志15克,黃芩10克,砂仁5克,藿香8克,姜竹茹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小兒癲癇:遠志25克,生鐵落50克(先煎),丹參20克,制南星、石菖蒲、地龍、郁金各10克,蜈蚣3條,全蝎8克。水煎服,每日一劑,14天為一療程。
神經(jīng)性頭痛:遠志10克,川芎15克,大棗7枚。每日一劑,水煎服,5日為一療程。
淋證:遠志25克,茯神10克,益智仁15克。諸藥共研細末,每次6克,每日兩次,黃酒送服。(張可堂)
我說
中醫(yī)學(xué)講究辨證論治,岳美中先生曾強調(diào)“辨證論治與專方專藥相結(jié)合”,形成專方專藥,也豐富了辨證施治的內(nèi)容。本文摘自人民軍醫(yī)出版社出版的《名中醫(yī)治病絕招》一書, 盤點了上世紀中醫(yī)大家治療專病的絕招,作者盧祥之。
蕭龍友:傷食腹脹用糊米
蕭氏家中經(jīng)常備有炒黃黑的糊米,小兒傷食飲用。成人腹脹,常用砂仁一粒,以針穿其孔中,在火上燒焦,取下,紙包捻碎,去紙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葉粥寬中解暑,妙用非常。
祝諶予:當(dāng)歸六黃湯治甲亢
處方:當(dāng)歸、生地黃、熟地黃、黃連、黃芩、黃柏各等份,黃芪加倍,共為細末,每服15克,水兩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
此方為祝老在臨床治療甲亢之首選方劑??诳省⒆院?、肌肉痙攣時加生牡蠣、木瓜、五味子;手顫甚加用白頭翁;甲狀腺腫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
岳美中:四神煎治關(guān)節(jié)炎
關(guān)節(jié)炎,亦稱鶴膝風(fēng),膝關(guān)節(jié)紅腫疼痛,步履艱難,投以《驗方新編》四神煎恒效。藥用生黃芪240克,川牛膝、遠志肉各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銀花30克,煎至150毫升,頓服。歷年來,岳氏和幾位同道用該方治此病,多獲良效,很值得推廣。
朱小南:芫荽(香菜)熏氣治惡阻
有些嚴重的妊娠惡阻患者,往往藥入即吐,甚至見藥聞味即吐,長期厭食,以致影響營養(yǎng)吸收,形體消瘦。對此類患者,朱先生采用祖?zhèn)餮瑲夥ǎ喝□r芫荽(俗名香菜)1把,加蘇葉、藿香各3克,陳皮、砂仁各6克,煮沸后倒在壺內(nèi),壺嘴對準(zhǔn)患者鼻孔,令其吸氣。因芫荽性辛溫,含揮發(fā)油,有強烈的異香氣,功能寬胸和胃,定逆順氣,悅脾醒胃。病人聞此芳香之氣便會頓感舒適,數(shù)分鐘后即可進易消化的食物,一天熏氣數(shù)次,熏后可少食多餐。此法對于嚴重妊娠惡阻,甚至尿酮陽性,藥、食難進者,亦可應(yīng)用。
顏德馨:生半夏、水蛭粉治哮喘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顏氏治哮喘習(xí)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無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現(xiàn)象,每服1.5克,一日2次,其效亦著。
關(guān)幼波:牛皮膠升血小板
牛皮膠系民間驗方,其制法如下:取新鮮牛皮(不拘量)去毛洗凈,用絞肉機攪碎后,用清水煎熬成稀膠狀,以無皮渣為度。功能養(yǎng)陰補血,效如阿膠,通過實踐,對于提升血小板有一定效果。服法:成人每日服100-200毫升,小兒每日服50-100毫升,服時可加入少許香油、食鹽或白糖以調(diào)其味,可以單服,亦可根據(jù)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配合湯藥同服。若有的小兒單服出現(xiàn)煩躁者,可另用白茅根、小薊各30克煎水為引同服。
劉紹武:調(diào)心湯治療冠心病
劉先生用調(diào)心湯治各種心臟病,尤對冠心病更宜。調(diào)心湯:柴胡15克,川椒10克,紫蘇子、黨參各30克,大棗10枚,甘草10克,黃芩15克,百合30克,烏藥10克,瓜蔞、丹參各30克,郁金15克,牡蠣30克。
此方是劉氏從醫(yī)60余年悟出的,以小柴胡湯作為協(xié)其之總方,宣其表里,疏調(diào)三焦,充其津液使五臟戴澤,調(diào)其陰陽使氣血衡常,該方堅持久服,其效頗彰。
孫重三:推天柱骨治各種嘔吐
天柱骨穴,是指項后中間入發(fā)際一寸處直至第7項椎。以示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曾治療一例2歲的患兒,病兒反復(fù)嘔吐,滴水不進,中西藥無法投入,靠輸液維持生命,加西藥滴注無效。孫氏云:“本癥是胃氣上逆,需降逆止嘔,推天柱骨一穴可止?!碑?dāng)即推此穴千余次,稍息10分鐘,以水滴患兒口內(nèi),已不惡心,但飲之仍吐。再推千余次,休息10分鐘,可飲水1小杯。二診能進少量流汁,共推4次而愈。
蒲輔周:童便治諸血證
童便對陰虛癆怯,吐、衄、咳、唾諸血病,皆有效,且不妨礙其虛。蒲氏云:“凡骨蒸勞熱,內(nèi)熱入血諸證用之皆效。惜乎世人以穢濁視之,殊不知乃濁中之清,真良藥也。產(chǎn)后服之,諸恙皆息,百病不生。又治跌打損傷,單服此一味即愈?!?/p>
其回憶1934年懸壺成都時,友人之婦年30余歲,患內(nèi)熱病兩載,服藥數(shù)百劑未獲一效,諸醫(yī)束手。求治于蒲氏,教以服童便,次日早、午、晚每服一碗,服20余日見效,60余日痊愈,童便滋陰降火之功,于斯可見。
章次公:鳳凰衣、木蝴蝶治胃潰瘍
章氏治療潰瘍病有獨創(chuàng)方,藥用鳳凰衣、木蝴蝶各30克,馬勃、象貝母各20克,血余炭、琥珀粉各15克,共研細末,每服2克,每日3次,食前服。
這張驗方之制,既不效仿古人,又不同于流俗。鳳凰衣可用于治療淋巴結(jié)核、潰瘍不斂,它是先生治療潰瘍病常用之藥。木蝴蝶善治肝胃氣痛、瘡口不斂,還有補虛、寬中、促進食欲之功,與鳳凰衣同用,起協(xié)同作用。馬勃既能止血,又能療瘡。象貝母具有清熱泄降、醫(yī)瘡散結(jié)之功,對于潰瘍病之胃痛吞酸,尤為適當(dāng)。琥珀不僅鎮(zhèn)驚安神,而且有化瘀止血、療瘡治癰作用。血余炭主要有消瘀止血作用,與琥珀同用,治潰瘍病出血極佳。
夏度衡:四味芍藥湯治三叉神經(jīng)痛
三叉神經(jīng)痛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夏氏提出應(yīng)重視“動用靜藥”的規(guī)律,認為治療此病以生牡蠣、石決明為上品,惟此二藥平肝潛陽之力專。選用白芍、甘草,取其酸甘化陰之用,緩急止痛之功。久病入絡(luò),當(dāng)擇味苦性微寒的丹參以佐之。
夏氏通過多年臨床實踐,總結(jié)出經(jīng)驗之方——四味芍藥湯(白芍、生牡蠣各30克,丹參、甘草15克)。方中重用白芍、生牡蠣以柔肝潛陽息風(fēng);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丹參養(yǎng)血通絡(luò),合具柔肝潛陽、和絡(luò)息風(fēng)之功。
在通常的情況下,夏氏治療三叉神經(jīng)痛均首選此方,其療效遠在一般方藥之上。
黃一峰:鼻淵散外用治鼻竇炎
一峰先生,蘇門之老醫(yī),曾傳一方治鼻竇炎甚效:土藿香15克,蒼耳子15克,青木香15克,魚腦石15克,辛夷15克,鵝不食草9克,共研細末,用棉花包,塞鼻外用。
劉奉五:瓜石湯治療閉經(jīng)
劉老創(chuàng)立“瓜石湯”治療陰虛胃熱型繼發(fā)性閉經(jīng),通經(jīng)率達67.3%,用于臨床,屢獲良效。
瓜石湯的適應(yīng)證為:閉經(jīng)、月經(jīng)愆期、錯后,惡心,善饑,咽痛口干,口舌生瘡,頭暈頭痛,低熱面赤,鼻衄倒經(jīng),急躁易怒,心胸?zé)?,乳房脹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腰部酸痛,性欲減退。
方藥組成:瓜蔞15克,石斛12克,玄參、麥冬、車前子各9克,生地黃、瞿麥、益母草、牛膝各12克,馬尾連6克。方中瓜蔞甘寒潤燥,寬胸利氣;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馬尾連清胃熱,護津液,益母草活血化瘀,瞿麥、車前子、牛膝清熱通經(jīng),引血下行。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陰潤燥、寬胸和胃、活血通經(jīng)之效。若胃熱者,可加黃芩、枇杷葉、大黃、生石膏;肝熱者,加膽草、梔子、竹茹或蘆薈、木通、桑葉、菊花;血熱者,加旱蓮草、藕節(jié)、白茅根;氣滯者,加柴胡、川楝子、枳殼、木香;血瘀者,加澤蘭、紅花、川芎、赤芍、桃仁;陰虛者,加沙參、枸杞子、白芍。
葉橘泉:單味鮮蒲公英治黑疸
葉老生前治黑疸有一案,頗有效驗:某中年婦女,病由黃疸后變成黑疸,面目青黑色,胸滿腹脹,大便頑固秘結(jié),鄰人悄悄說:“黃病變成臌脹,怕是不治之癥了吧!”患者呻吟病床已年余,家中典賣一空,寡婦孤兒,情殊堪憐,葉老予以免費診治,并送了幾劑藥,稍稍好轉(zhuǎn)。
后教給他十多歲的兒子,自挖蒲公英,每天大量(90-120克或更多)煮湯喝,喝了一個多月,不花分文,竟把這遷延了一年零七個月的慢性肝膽病治愈了。這對葉老觸動很大。蒲公英過去也常用,而這次鮮草大量單獨用,未料竟有如此威力。
吳佩衡:使君子殼治使君子仁中毒
吳氏用使君子殼治使君子仁中毒,頗具妙思。病例:張某,四川人,住昆明市,有子10歲,常患蛔蟲腹痛,面黃肌瘦,納呆食少,夜臥常咬齒流涎。其在藥店購得使君子60克與子服食,意欲驅(qū)殺蛔蟲。然不知該服何許劑量,隨其子剝?nèi)ネ鈿ざ持?。因使君子仁味香甜,小兒于一日?nèi)服食達30克之多,遂發(fā)呃逆不止,心煩欲嘔而不思飲食,無法止住,來院求治。早年從師習(xí)業(yè),曾聞師言,服使君子仁致呃逆作嘔者,其殼可解。當(dāng)即介紹此法以試之。病孩返家后,照法用使君子外殼30克,煎湯與其子服,一日內(nèi)連服數(shù)次,次日呃逆得除。
你學(xué)會了嗎?快拿出小本記筆記吧!
新媒體編輯 | 徐婧
本文轉(zhuǎn)自中國中醫(yī)藥報,本文版權(quán)所有歸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請聯(lián)系我刪除。
加減地黃飲子【原料】生地30g,山茱萸12g,川石斛15g,麥冬15g,五味子6g,石菖蒲10g,遠志6g,茯苓15g,肉蓯蓉15g,桂枝9g,淡附片6g(先煎),巴戟天15g,燈盞花30g,水蛭10g。
【制法】加水400ml,煎汁150ml。一劑二煎,二煎混勻后分2次口服,每日1劑,有高血壓者予以硝苯地平等控制血壓。對照組予以尼莫地平20rag,每日3次,吡拉西坦800mg,每日3次,腸溶阿司匹林片50mg,每日1次口服,躁動型者予以艾司唑侖2mg,每日3次口服。30天為1療程。
【主治】滋陰補陽,破血化痰開竅。主治老年性癡呆。
【驗效】治療50例,結(jié)果:顯效24例,有效2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治療組中輕中度癡呆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補腎健腦丸【原料】熟地12g,肉蓯蓉12g,淫羊藿12g,巴戟天10g,地龍10g,麥冬15g,五味子15g,女貞子15g,益智仁10g,遠志10g,石菖蒲10g,制首烏12g,炒棗仁15g,路路通10g,鹿角膠6g。
【制法】制成丸劑,每次6g(含生藥5g),每日3次口服。3天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5~8個療程。對照組服用安慰劑6g(含維生素C0.6g),每日3次,安慰劑色澤、外觀與治療組相似。
【主治】滋陰壯陽,醒腦開竅。治療老年性癡呆。
【驗效】治療92例,結(jié)果:顯效36例,好轉(zhuǎn)4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8.04%。對照組64例,顯效11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41例,總有效率為35.94%。兩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
化瘀醒腦湯【原料】赤芍藥10g,川芎10g,當(dāng)歸12g,桃仁6g,紅花6g,丹參15g,蒲黃10g,石菖蒲10g,郁金6g。
【制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30日為1個療程,1~3個療程統(tǒng)計療效。
【主治】活血化瘀,開竅。主治老年性癡呆。
【驗效】兼肝陽偏亢加天麻、生石決明各20g;兼陽虛加淫羊藿10g,肉桂6g;兼陰虛加百合、女貞子各15g;兼肝郁加香附、佛手各10g。治療58例,結(jié)果:顯效58例,有效28例,無效5例。
益腎健腦湯【原料】黨參、鱉甲、龜板、黃芪、黃精、女貞子、麥冬、全瓜蔞、川芎、熟地、山萸肉、菟絲子、當(dāng)歸、首烏、淫羊藿、石菖蒲各12g,萊菔子30g,丹參、芍藥各30g。
【制法】水煎服。對照組:常規(guī)服用谷維素、氟桂嗪、氨酪酸。療程6~8周。
【主治】滋陰清熱、補腎益腦。主治老年性癡呆。
【驗效】陰虛火旺者加重龜板、鱉甲用量,加丹皮、黃柏各12g。治療110例,結(jié)果:顯效45例,有效5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2.37%。對照組105例中,有效11例,無效94例,總有效率為10.48%。兩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
健腦靈智丸【原料】熟地100g,山萸肉100g,蔓荊子100g,石斛100g,麥冬100g,五味子100g,石菖蒲100g,遠志100g,茯苓80g,肉蓯蓉100g,肉桂150g,制附子50g,巴戟天50g,何首烏100g,龜板100g,益智仁100g,三七50g,水蛭粉100g,麻仁80g,大黃50g。
【制法】上藥炮制粉碎,過篩,混勻,煉蜜為丸,每丸9g,口服,1次2丸,1日2次。對照組(靜脈點滴吡拉西坦8g,川芎嗪120mg),1個月為1療程。
【主治】陰陽并補,祛瘀化痰,開竅醒神。主治老年性癡呆。
【驗效】治療50例,結(jié)果:臨床控制6例,顯效12例,有效19例,無效13例。對照組50例,臨床控制3例,顯效12例,有效7例,無效34例。兩組有效率、顯效率差異有顯著性。
疏肝解郁滋腎養(yǎng)心湯【原料】柴胡9g,白芍12g,郁金6g,當(dāng)歸12g,茯苓15g,黨參12g,白術(shù)10g,熟地黃10g,麥冬10g,枸杞子12g。石菖蒲10g。
【制法】每日1劑,1煎加水50ml,文火煎20分鐘,取汁150ml,二煎加水500ml,文火煎30分鐘,取汁150ml,混合二煎,分2次口服。對照組:口服吡拉西坦1.2g,1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
【主治】疏肝解郁,益氣養(yǎng)心。主治老年性癡呆。
【驗效】治療34例,結(jié)果:臨床控制3例,顯效8例,有效17例,無效或加重6例,總有效率為82.4%。對照組32例,顯效2例,有效11例,無效或加重19例,總有效率40.6%。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4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蓮藕入藥驗方
下一篇: 治感冒小心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