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芳 四川省旺蒼縣中醫(yī)院 青天賜 四川省旺蒼中學
一覺醒來,窗外是淡白的午后陽光,藍天干凈高遠,空氣冷澀漸薄,又到白露時節(jié)了?!对铝钇呤蚣狻氛f,“八月節(jié),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節(jié)令至此,秋意漸濃,大地呈現(xiàn)出一派荒涼景象,木芙蓉、秋海棠、桂花、紫茉莉、雞冠花、雁來紅、蘆花、黃花槐卻在這荒涼中藥香醉人,開得正艷。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今年9月8日是白露時節(jié),木芙蓉繁花似錦,占盡秋日風情。其花芳艷清麗,皎若芙蓉出水,麗似菡萏展瓣。木芙蓉花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于一切瘡癰腫毒、乳癰等癥,初起外用,能消腫止痛;已成者內(nèi)服,有排膿之功。其葉有消腫解毒、散瘀止血作用。有名的“玉露散”和“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葉制成的。
白露時節(jié),秋海棠花姿明媚動人,花色嬌嫩艷麗,葉色碧綠光潤,別具引人喜愛的雅韻。秋海棠的花、葉、莖、根均可入藥,具有清熱消腫、活血散瘀、涼血止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疔腫毒、吐血、咳血、鼻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和胃潰瘍等病癥。秋海棠又名斷腸草、相思草?!恫商m雜志》載:古代一婦女因思念心上人,常在一墻下哭泣,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株,秋天開花,故名曰“斷腸草”;《本草綱目拾遺》也記載:相傳昔人有以思而噴血階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
“白露時分桂飄香”,桂樹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時,芬芳撲鼻,香飄數(shù)里,可謂“獨占三秋壓群芳”。桂花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養(yǎng)聲潤肺的作用,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痔瘡、痢疾、經(jīng)閉腹痛有一定療效。《本草綱目》載,桂花“治百病,養(yǎng)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如童子”。
在四川廣元鄉(xiāng)間,晚霞滿天炊煙裊裊之時,納涼人會嗅到清風中有一縷縷香氣,那就是紫茉莉開花了。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中醫(yī)認為,紫茉莉性平微寒,能利尿瀉熱、活血散瘀、去風消腫,治肺勞咳血、勞傷體瘦、頭昏目眩等癥。《中草藥手冊》載一治急性關(guān)節(jié)炎方:鮮紫茉莉根三兩,水煎服,體熱加豆腐,體寒加豬腳。
“一枝濃艷對秋光,露滴風搖倚砌旁”,吟詠的是雞冠花,它被譽為“花中之禽”,其花聚生于頂部,形似雞冠。雞冠花還是一味良好的強身健體之藥?!侗静菥V目》載,雞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帶下”;《玉楸藥解》說它“清風退熱,止衄斂營,治吐血,血崩,血淋諸失血證”。
雁來紅也以它獨特的魅力為白露時節(jié)增色添景,它的幼苗很像莧菜,但到了深秋,其基部葉轉(zhuǎn)為深紫色,而頂葉則變得猩紅如染,鮮艷異常。清朝潘光瀛就有《雁來紅》詞云:“顏色傲江楓,裝點秋容。非花非葉寫難工。愛與斜陽爭晚景,沮漬腮紅?!毖銇砑t味甜微澀,性涼,《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載其能“退熱,治吐血,血崩”;《救荒本草》說它“清熱祛濕,涼血止血,治痢疾,吐血,血崩,目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6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