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子名嬰字平仲,萊之夷維(今山東濰坊市高密)人,春秋齊國名相。據(jù)專家考證,他活到95歲(前595-500年)。在2500多年前,醫(yī)療條件極差,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春秋時代,一個政治家能活到如此高齡,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晏子一生忙于政事,沒有養(yǎng)生長壽方面的論述,但從有關(guān)典籍和家鄉(xiāng)人們的傳說中,可窺到這位政治家長壽之道的一斑。
仁者長壽,和則養(yǎng)生?!叭省笔侨寮摇叭收勖瘛钡闹饕獙W(xué)說,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內(nèi)容。曼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時于天下”必須“始于愛民”。他堅持“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遇有災(zāi)荒,國家不發(fā)糧救災(zāi),他就將自家的糧食分給災(zāi)民救急,然后動諫君主賑災(zāi),深得百姓愛戴。對外則主張與鄰國和平相處,不事?lián)榉?。齊景公要找魯國,他勸景公“請禮魯以息吾怨,遺其執(zhí),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魯”。此舉受到許多諸侯國的贊譽。這正是體現(xiàn)了人們常說的“萬人稱譽,多壽病法”的道理。
廉潔無私,心胸坦蕩。晏子輔佐齊國三公,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賞邑、住房,小到車馬、衣服,都被他辭絕。不僅如此,晏子還時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祿送給親戚朋友和勞苦百姓。他善良無私的胸襟和坦蕩寬闊的心地,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生活簡樸,清心寡律。晏子生活十分儉樸,吃的是“脫粟之食”、“苔菜”,可謂“食菲薄”,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粗茶淡飯素食當(dāng)家;穿的是“緇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車駑驪;住的是“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僅如孔子所說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見晏子妻“老且惡”,欲以愛女嫁他,他堅辭不納。他說;“去老者,為之亂;納少者,為之淫,且夫見色而忘義,處富貴而失倫,謂之逆道”。他說到做到,言行一致。應(yīng)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
樂觀豁達(dá),處其自然。晏子虛懷若谷,聞過則喜。他曾辭退了“三年而未嘗弼過”的高糾,主要嫌這個人三年都沒有指出過自己的過錯。孔子贊他是“不以已之是,駁人之非,遜辭以避咎,義也夫!”表明了他隨和大度,注重自身修養(yǎng)的品格。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guī)律。不像有的王公貴胃祈求長生之術(shù),求神靈保佑不死。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齊國大夫,他的故事: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dāng)從此門入?!眱喺吒缽拇箝T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至楚。楚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踉弧巫俊唬骸I’。”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道:“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知道他身材矮小,就在城門旁邊特意開了一個小洞,讓晏子從小洞中進(jìn)去。晏子不肯進(jìn)去,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中進(jìn)去?,F(xiàn)在我出使的是楚國,不應(yīng)該是從此門進(jìn)去吧?!庇拥娜酥缓酶牡勒堦套訌拇箝T中進(jìn)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恐怕是沒有人了吧?派遣你作使者”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展開衣袖連在一起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肩挨著肩,腳跟著腳,怎么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派你這樣一個人來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主張規(guī)矩,那些賢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賢明君主(的國家),不賢、沒有德才的人就派遣他出使無能君主(的國家),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手下說:“晏嬰是齊國的善于言辭的人,今天他將要來,我想要侮辱他,用什么辦法呢?”手下回答說:“當(dāng)他到來時,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么的人?’我們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笸踉賳枺骸噶耸裁醋??’(我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瓣套拥搅耍ǔ?,楚王請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小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去。 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回答 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背蹩粗套訂柕溃骸褒R國人本來就善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坐席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F(xiàn)在這個人生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竊嗎?” 楚王苦笑著說:“圣人是不能戲弄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br>晏子(公元前500年)名嬰,字平仲,史稱“晏平仲”。春秋時齊國的大夫,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晏子是春秋后期齊國的國相,曾在齊靈公、莊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晏子有政治遠(yuǎn)見和外交才能,作風(fēng)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于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于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
編輯本段《晏子春秋》
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論。 《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春秋時代齊國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跡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集。相傳為晏嬰撰,現(xiàn)在一般認(rèn)為是后人集其言行軼事而成。書名始見于《史記·管晏列傳》?!稘h書·藝文志》稱《晏子》,列在儒家類。全書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內(nèi)、外篇。主要記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語言簡煉,情節(jié)生動,寫出了晏嬰形象,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性。書中寓言多以晏子為中心人物,情節(jié)完整,主題集中,諷喻性強,對后世寓言有較大的影響。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謚平,習(xí)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dá)40余年。以有政治遠(yuǎn)見、外交才能和作風(fēng)樸素聞名諸侯。
晏嬰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nèi)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wèi)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浊鹪澰唬骸熬让癜傩斩豢洌醒a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的故事
齊桓公稱霸后國家很強盛。后來到了齊景公做國君的時候,齊國出現(xiàn)了一個很有才干的相國(大臣中權(quán)力最大的官),他的名字叫晏(yàn)嬰,又叫晏平仲。他既有豐富的知識,又聰明機敏。他關(guān)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評國君的錯誤,是齊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有一本書《晏子春秋》,專門記錄了他的故事?,F(xiàn)在介紹其中的一則。
鳥
齊景公特別喜歡鳥。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鳥,就派一個叫燭鄒(zhúzōu)的人專門負(fù)責(zé)養(yǎng)這只鳥??墒菐滋旌?,那只鳥飛跑了。齊景公氣壞了,要親手殺死燭鄒。晏子站在一旁請求說:“是不是先讓我宣布燭鄒的罪狀,然后您再殺了他,讓他死得明白?!饼R景公答應(yīng)了。
晏子板著臉,嚴(yán)厲地對被捆綁起來的燭鄒說:“你犯了死罪,罪狀有三條:大王叫你養(yǎng)鳥,你不留心讓鳥飛了,這是第一條。使國君為一只鳥就要殺人,這是第二條。這件事如果讓其他諸侯知道了,都會認(rèn)為我們的國君只看重鳥而輕視老百姓的性命,從而看不起我們,這是第三條。所以現(xiàn)在要殺死你?!闭f完,晏子回身對齊景公說:“請您動手吧。”
聽了晏子的一番話,齊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聲,說:“算了,把他放了吧?!苯又?,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說:“若不是您的開導(dǎo),我險些犯了大錯誤呀!”
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規(guī)勸國君的一個故事。
華而不實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里邊,有古銅色水流。在這紅色水域里邊,有棗樹,只開花,不結(jié)果,什么原因?”
晏子回答: “從前,秦繆公乘龍船巡視天下,用黃布包裹著蒸棗。龍舟泛游到東海,秦繆公拋棄裹棗的黃布,使那黃布染紅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銅色。又因棗被蒸過,所以種植后只開花,不結(jié)果?!?br>景公不滿意地說:“我裝著問,你為什么對我胡謅?”
晏子說:“我聽說,對于假裝提問的人,也可以虛假地回答他?!?br>
晏子發(fā)笑
齊景公往牛山游覽,向北登臨齊國都城時,突然哭道:“人生怎么像奔騰咆哮的流水,離開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艾孔、梁丘據(jù)聽了,也哭泣起來了。晏子卻在發(fā)笑。齊景公怒問他為何發(fā)笑。
晏子回答:“如果使賢能的國君,長久地?fù)?jù)守齊國,那么,太公、桓公將長久地?fù)?jù)有齊國了;如果讓勇猛的國君,長久地占有齊國,那么莊公,靈公將要長時間地享有齊國了!那么,您怎么能得到國君的寶座而立身于世呢? 而您偏偏獨自因為這事流淚傷情,這是不符合仁義道德的。不仁道的國君我看到一個, 餡諛的近臣我見到兩個,這就是我私自發(fā)笑的原因啊!”
晏子數(shù)罪
齊景公喜歡捉鳥玩,便派燭鄒專門管理鳥兒,可是燭鄒不慎讓鳥飛逃了。景公大為惱火,下令殺死他。晏子說:“濁鄒有三條罪狀,讓我數(shù)落他一番。然后再殺,讓他死個明白。”齊景公高興地說: “好?!庇谑前褷T鄒叫進(jìn)來。
晏子便一本正經(jīng)地說:“燭鄒!你知罪嗎?你為國王管鳥卻讓它逃走,這是第一條罪狀;使國王為了鳥而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這事傳出,讓天下人認(rèn)為我國重小鳥而輕士人,敗壞我們國王的名譽,這是第三條罪狀。 你真是罪該萬死!”說完,馬上請求景公下令斬殺。
可是景公卻說:“不要殺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br>望采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68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學(xué)良
下一篇: 作家趙大年的健康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