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科中除枕前位為正常胎位外,其余胎位均為異常胎位,其往往是造成難產的原因。常見的胎位異常有臀位,橫位(肩先露)、持續(xù)性枕后位及枕橫位、面先露(顏面位)、額先露、胎頭高直位、復合先露等,其中以臀位為最常見,約占足月分娩總數(shù)的2-4%。
臀位是以臀部或下肢為先露部,臨床上以經產婦居多。分娩時,因胎兒最大的部分為胎頭,胎臀小于胎頭,且后出胎頭無明顯變形,又是最后娩出,尤其當產道擴張不充分,產力不佳,胎頭俯屈不良,或胎臀上舉時,分娩發(fā)生困難,對母兒均有一定的危害性,使胎兒死亡率比枕前位高3-8倍。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明確,可能與羊水過多、經產掃腹壁過松、胎兒在子宮腔內活動范圍過大以及雙胎,羊水過少、子宮畸形(雙角子宮、單角子宮、縱隔子宮)等有關;胎兒或因骨盆狹窄、肌瘤阻礙骨盆腔影響胎頭進入胎盆入口、前置胎盤、胎足伸直等使胎兒銜接受阻,以及胎兒畸形(如腦積水、無腦兒)等因素也有關。
臀位的診斷,依據(jù)腹部檢查,子宮呈縱橢圓形,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一致。在子宮底部,可觸到硬而圓并有浮球感的胎頭;在子宮下段,可觸到較軟、寬而不規(guī)則的胎臀,有時還可觸到胎足;胎心音在臍左(或右)上方聽得最清楚。肛門檢查,如先露尚未入盆,則盆腔內較空虛,觸不到硬而圓的胎頭,而能觸到較軟且形狀不規(guī)則的胎臀,或觸到胎足、胎膝。如肛查不清時可行陰道檢查,當宮口已擴張2公分以上或胎膜已破,能觸到胎兒臀部,外生殖器、骶骨、足或下肢。但有少數(shù)妊娠末期孕婦的腹壁過厚,胎頭位置過高嵌于肋緣下,胎位不清,陰道檢查也不能確診,可用超聲波檢查確定胎位。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妊娠28周以前,因羊水相對較多,胎位多不固定,出現(xiàn)臀位日后多能自然轉為頭先露。如妊娠32-36周仍為臀先露者則應予矯正。常用的矯正方法有胸膝臥位、外倒轉術,但心臟病、高血壓病者不宜做胸膝臥位。外倒轉術后常有臍帶纏繞,胎兒宮內窘迫及胎盤早期剝離的并發(fā)癥,威脅母兒生命。
祖國醫(yī)學文獻中無胎位異常的病名,但可見于“難產”或“產難”。其病因正如《保產要旨》云,“難產之故有八,有因子橫、子逆而難產者;有因胞水瀝干而難產者;有因女子矮小,或年長遣嫁,交骨不開而難產者;有因體肥脂厚,平素逸而難產者;有因子壯大而難產者;有因氣虛不運而難產者?!边@與現(xiàn)代醫(yī)學論述是一致的。其病機主要是氣血虛弱與氣滯血瘀,臨床可見孕婦素體虛弱,正氣不足,神疲肢軟而無力促胎轉正;或因平素過度安逸,或感受寒邪,寒凝血滯,氣不運行,血不流暢,氣滯血瘀;又因懷孕驚恐氣怯,肝氣郁滯,氣機失暢,而致胎位不正。《婦人大全良方·產難門》指出:“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惫手委煈{理氣血,使氣行則血行,血行則氣暢,氣血通暢而胎位自然轉正。然胞脈者系于腎,補氣血的同時要固腎,則胎固氣順。中藥糾正胎位異常,無損胎之弊。
[臨床療效]采用純中藥治療本病240例,其中橫位24例,轉正24例;斜位6例,轉正6例;臀位210例,轉正207例??傊斡蕿?8.7%。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78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羊水過多
下一篇: 母兒血型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