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yīng)用以特別療效中藥為主藥治療慢性胃炎入手,探討其治療慢性胃炎的應(yīng)用價值。研究結(jié)果表明,應(yīng)用以特別療效為主藥之中藥治療慢性胃炎療效好,復發(fā)率低。慢性胃炎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中醫(yī)稱之為“胃痛”或“胃脘痛”。病因多為情志不舒,郁怒傷肝,木不疏土;或飲食不節(jié),酒食過度,直傷脾胃;或素體稟賦不足,加上外邪相干所致。本病病機復雜,總以脾胃功能失調(diào)為主,或熱證,或寒證,或?qū)嵶C,或虛證,或兼氣滯,或兼血瘀,或兼痰濕。病情纏綿,難以根治。每遇飲食不節(jié),情志內(nèi)傷而誘發(fā)?,F(xiàn)已證實,幽門螺桿菌為慢性胃炎的病原菌。目前西醫(yī)無特異性的治療。為提高療效,筆者在臨床中選用對慢性胃炎有特別療效的中藥為主藥,如蒲松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北芪、蜥蜴等,結(jié)合辨證論治,取得較好療效?,F(xiàn)結(jié)合病例簡述如下。
1從“熱”論治
1.1主證 胃脘灼痛,脹悶,口苦粘膩,泛吐酸水,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病因病機:情志不舒,郁怒傷肝,脾胃不和,氣機不調(diào),升降失常,濕熱中阻。治則:疏肝解郁,清熱化濕,和胃止痛。方藥:以有特別療效的蒲公英或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為主藥,合柴胡疏肝散加減。
1.2典型病例 患者,男,34歲,于1993年6月20日入院?;颊呶鸽涮弁?個月,服西藥無效,胃鏡檢查確診為“膽汁反流性胃炎”。證見胃脘脹痛,痛邊胸脅,按之劇痛,噯氣太息,納差口苦,心煩易怒,咽干不渴,溺黃便滯,舌質(zhì)暗紅,舌苔黃膩,脈弦滑。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為君合柴胡疏肝散治療2周,諸癥消失,繼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伍香砂六君子湯及疏肝利膽之品調(diào)治半月痊愈。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
1.3蒲公英辨證治療慢性胃炎 支氏報道[1]“重用蒲公英辨證治療慢性胃炎”,總有效率92.5%。羅氏報道[2]:“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治療慢性胃炎87例”,治愈率89.7%,有效率100%。
按:蒲公英清熱利濕不傷陰,可使?jié)駸岬们?痰瘀得化?,F(xiàn)代藥理研究蒲公英含葡萄糖、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肌糖、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多種元素,對幽門螺桿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可使胃粘膜損傷修復,炎癥消除。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蓮有化瘀消腫,清熱解毒,即消除炎性水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清除胃粘膜的炎性介質(zhì)和毒素,加速粘膜傷的修復,使粘膜糜爛出血消失,特別是使萎縮性胃炎的蒼白粘膜向桔紅色轉(zhuǎn)化,腺體增加等有關(guān)。故在重用上藥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辨證論治,就能收到特別的療效。
2從“虛”論治
2.1主證 胃痛隱隱,泛吐清水,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虛弱。病因病機:中醫(yī)學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脾虛則外邪內(nèi)阻,氣血郁滯,升降功能失司,運化功能失常。“脾旺不受邪”,“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治則:“寓補于消,標本兼顧”,使虛弱之脾胃得以振奮,上下氣機得以條達,繼之水濕化,瘀血通,則諸癥自除。方藥:以有特別療效的北芪為君,伍六君子湯加減。
2.2典型病例 患者,男,32歲,2001年4月3日診。患慢性胃炎多年,經(jīng)中西藥物治療,時好時作。胃脘時時覺冷,喜溫喜按,面色無華,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沉緩少力。證屬中陽不足,寒毒內(nèi)阻。治當扶中托毒。處方:重用北芪60G,加桂枝、畢澄茄各10G,干姜9G,白芍、紅棗、黨參各20G,雞內(nèi)金15G,木香10G,炙甘草10G,陳皮、砂仁(后下)各6G14劑,日1劑,水煎服。二診時胃脘冷痛明顯好轉(zhuǎn),精神轉(zhuǎn)佳,原方續(xù)進14劑,胃脘冷痛已消,上方去干姜、畢澄茄,續(xù)14劑,停藥1周,再服14劑,如此治療3個月,癥狀未再復發(fā)。
2.3黃芪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胃炎 魏氏等報道[3]“黃芪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炎臨床研究”結(jié)果,治療組HP轉(zhuǎn)陰,癥狀減輕,炎癥減輕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3從“瘀”論治
3.3從瘀論治慢性胃炎 徐氏報道[4]“慢性胃炎從瘀論治48例”,總有效率為95.83%。朱氏等報道[5]:“蜥蜴治療胃粘膜病變臨床新用”,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按:蜥蜴以異名始見于《本經(jīng)》,原名為石龍子,另外該書還載有山龍子、守宮、石蜴、泉龍、豬婆蛇、五村棍、四腳蛇等異名。民間還稱之為馬蛇子、麻蛇子或馬舌子(《東北動物藥》)。寧夏俗稱“沙樸樸”?!侗窘?jīng)》中認為,蜥蜴“咸寒,有毒”。多數(shù)醫(yī)家認為具有破結(jié)利水、消癭散結(jié)(《中藥大辭典》)的作用。朱氏等[6]認為有:(1)活血化瘀:增進膠原及鈣代謝,促進骨折愈合;(2)鎮(zhèn)定作用:可抑制癲癇發(fā)作;(3)解毒作用:可治療乙肝及結(jié)核病,殺滅乙肝病毒及結(jié)核桿菌;(4)抗癌作用;(5)修復作用:可治療慢性竇道及結(jié)核漏;(6)免疫抑制作用:可治療紅斑狼瘡,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zhì)。
參考文獻
1支元林.重用蒲公英辨證治療慢性胃炎.山東中醫(yī)雜志,1999,18(9):406.
2羅開云.白花蛇舌草、半支蓮治療慢性胃炎87例.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脾胃雜志,2000,8(2):116.
3魏海燕,魏玉涵.黃芪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炎臨床研究.中國藥業(yè),1998,7(10):62.
4徐啟彥.慢性胃炎從瘀論治48例.中國民間療法,1999,5(5):14.
5朱西杰,楊利俠,梁巖,等.蜥蜴治療胃粘膜病變臨床新用.山西中醫(yī),2003,19(2):48.
6朱西杰,楊利俠,梁巖.蜥蜴臨證辨析.山西中醫(yī),2002,18(4):15.
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是可以使用中藥來進行治療,而且可以達到治愈的目的。
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常用的中藥有砂仁,木香,厚樸,柴胡等。另外最好可以配合服用一些奧美拉唑或者是嗎丁啉等藥物,效果會更加明顯一些。
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建議不要單純的靠藥物來進行治療,平時的飲食生活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飲食方面主要是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流質(zhì)或是半流質(zhì)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面條,雞蛋面糊,還可以多喝一些牛奶,豆?jié){。
通常中醫(yī)治療可以選擇中藥的胃蘇顆粒效果也非常好,并且平時飲食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而且要少量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因為胃病是3分治7分養(yǎng),所以要注意飲食習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88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治療慢性咽炎
下一篇: 中醫(yī)治療腸易激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