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岡山大學附屬醫(yī)院眼科負責人松尾俊彥領導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該小組利用一種可以使光變成電的特殊色素,開發(fā)出了人造視網膜的模型。
研究人員把林原生物化學研究所合成的一種光變電色素固定在聚乙烯薄膜上,并把這種薄膜放在尚未形成視細胞的雞幼體視網膜上面,然后用光照射。結果發(fā)現(xiàn),在雞幼體視網膜視神經細胞中起信息傳遞作用的鈣離子含量上升。研究人員從而確認雞幼體視網膜受到了刺激,也就是說,這一模型能把光信號轉化成神經信號。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人造視網膜模型能治療那些視網膜中感光細胞受到損傷、而視神經細胞依然存在的眼疾患者,他們計劃今后進一步提高這種人造視網膜模型的功能,使其更小、更靈敏和更安全。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制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yè)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準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tǒng)后,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tǒng)能快速而準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qū)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jiān)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fā)現(xiàn)飛機將要發(fā)生碰撞,能及時發(fā)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fā)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fā)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fā)現(xiàn)電桿、臺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制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tǒng)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xiàn)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于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fā)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制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制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92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服用大豆異黃酮藥物有可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