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汪敏華)對一條2厘米長黑鰭白肚小魚的最新技術(shù)觀察,可能會挽救成千上萬名癌癥病人的生命。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昨天披露:他們運用比普通X射線穿透力更強的硬X射線,成功觀察并拍攝到小魚體內(nèi)一根直徑僅30微米的微管。這一實驗成果有望使早期癌癥的診斷更加提前。
這條小魚體寬6毫米,厚不到4毫米。從光機所提供的照片看,這條彎曲的微管連接小魚魚鰾和魚頭部?!斑@種微管是普通X射線發(fā)現(xiàn)不了的?!必撠煷隧椦芯康年惤ㄎ难芯繂T介紹,在臨床醫(yī)學(xué)中,通常用X射線層析術(shù)(即CT)來判斷生物組織的病變,但早期癌變組織對X射線的吸收與正常組織相比,差異極小,不能在成像上有所反映,因而早期癌癥診斷十分困難。
上海光機所與北京同步輻射實驗室形貌站合作,采用波長為0.087納米的硬X射線和衍射增強相襯成像技術(shù),其成像分辨率“明察秋毫”,達10微米。據(jù)介紹,由于硬X射線波長更短,其穿透力自然更強;而衍射增強相襯成像技術(shù)則能獲得物體的位相分布,并能在平面圖片上顯示三維信息,對組織邊界的分辨效果尤其顯著。據(jù)悉,運用硬X射線和衍射增強相襯成像技術(shù)觀察及拍攝到魚體內(nèi)如此細微的組織,國際上還是首次。專家認為,運用這些技術(shù),有望使早期癌癥組織從正常組織中“暴露”,為病人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92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德研制出可抑制病毒復(fù)制抗丙肝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