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水根)中醫(yī)治療肝硬化腹水的機制是什么?哪些中藥對肝硬化腹水治療效果比較好?由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完成的《二參澤術湯和丹參桃芎湯對肝硬化腹水的腹膜淋巴孔調(diào)控的實驗研究》顯示:腹膜淋巴孔有主動物質吸收功能,淋巴孔受一氧化碳調(diào)控,能促進腹水引流,二參澤術湯和丹參桃芎湯均有肝硬化腹水的腹膜淋巴孔調(diào)控作用,尤以二參澤術湯更為有效。
腹水治療頗為棘手,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由徐堅主持的課題組從2000年開始,在浙江大學細胞生物學和組織工程學研究所、杭州師范學院醫(yī)學院有關專家的協(xié)作下,開始研究中藥對肝硬化腹水淋巴孔的調(diào)控作用。研究人員建立了肝硬化腹水的動物模型,并從75種常用于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中,篩選組成二參澤術湯和丹參桃芎湯進行動物實驗。該研究首次假設并證實腹膜淋巴孔的孔徑、開放數(shù)目、分布密度可以被調(diào)控,這種調(diào)控作用直接與肝硬化腹水的回收有關。研究顯示,腹膜淋巴孔有主動物質吸收功能。憑借淋巴孔,使腹膜腔與脈管系溝通,形成腹水轉歸的直接通路。淋巴孔受一氧化氮調(diào)控,能促進腹水引流。這一研究結果填補了解剖學和生理學在該項研究中的空白。
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中藥能使腹膜淋巴孔的孔徑、開放數(shù)目、分布密度發(fā)生顯著的變化,導致腹水被腹膜淋巴孔吸收,達到消除腹水的作用。這一發(fā)現(xiàn)揭示了肝硬化腹水經(jīng)淋巴孔的轉歸和中藥復方治療肝硬化腹水的機制。
我國的中醫(yī)博大精深,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強的治愈作用。治療肝腹水也是一樣。那么其中有什么門道么,下面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
中醫(yī)可以根據(jù)肝腹水發(fā)生發(fā)展的根本原因,確立軟肝柔肝、健脾和胃,滋陰利水的治療法則,根據(jù)病程長短、病情輕重,根據(jù)病情,辯證對因施治。中藥治療輕度肝腹水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多數(shù)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得到控制,并且使腹水消退。而中藥治療中重度肝腹水同樣要比單純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效果要好的多。
重度肝腹水又稱為頑固性肝腹水。中醫(yī)認為頑固性肝腹水的形成是在肝硬化氣虛血瘀基礎上,導致肝脾腎功能彼此失調(diào),造成氣血水不通,水濕停于胸腹所致,病機復雜,因此診治應有異于一般肝硬化腹水,同時,大量利尿劑逐水又會傷陰、損及脾腎,常常誘發(fā)消化道大出血,電解質紊亂,導致腎衰,往往加重病情。
臨床觀察中藥治療肝腹水:即運用院內(nèi)中藥制劑,采用“中成藥復方療法”扶正祛邪為基礎的整體治療,結合湯藥通過口服及高位保留灌腸或低位保留灌腸法辨證施治,增強療效。中成藥和湯藥的聯(lián)合運用能有力地阻逆肝纖維化、緩解門脈高壓,保護肝細胞、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漿白蛋白、增強機體免疫力,抑菌抗炎、改善腎功能、消除內(nèi)毒素血癥等,能有效地消除胸水、腹水,對肝硬化頑固性肝硬化腹水有肯定的療效。
以上就是中醫(yī)治療肝腹水的基本原則,希望能夠給各位患者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祝您身體健康。
肝硬化腹水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下面由我給大家整理了肝硬化腹水中藥方劑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肝硬化腹水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肝郁氣滯血瘀。
【治法】理氣化瘀,清熱通腑。
【方名】理氣化瘀消腫湯。
【組成】瞿麥30克,防己9克,椒目5克,葶藶子15克,制軍9克,莪術5克,枳殼5克,失笑散15克,桃仁5克,丹參15克,川樸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文亮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氣滯血瘀,水濕內(nèi)停。
【治法】活血化瘀,益氣健脾,利水消腫。
【方名】活肝湯。
【組成】金錢草30克,車前子30克,茯苓皮30克,炮甲10克,澤蘭10克,大腹皮12克,丹參15克,山藥15克,澤瀉15克,黃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姚公樹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肝腎陰虛。
【治法】養(yǎng)陰利水,佐以化瘀。
【方名】養(yǎng)陰利水湯。
【組成】龜板25克,鱉甲15克,生地15克,寸冬15克,腹皮25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茅根15克,阿膠10克,澤蘭15克,白芍15克,枇杷葉10克,翠衣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李文亮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脾腎陽虛,血瘀氣滯,水濕內(nèi)停。
【治法】健脾溫腎,化瘀行水。
【方名】桂附理中湯加減。
【組成】黨參15克,白術10克,豬苓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3克(分沖),丹參15克,雞血藤20克,當歸10克,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地膽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戴錦成方
肝硬化腹水的飲食護理
1、限制水鈉攝入:忌鈉鹽或低鈉飲食是基本措施。10-15%患者經(jīng)限制水鈉攝入可產(chǎn)生自發(fā)性利尿,每日氯化鈉的攝入量一般應少于1.5g,水每日不應超過1000ml,有稀釋性低血鈉癥時應限制在500ml以內(nèi)。
2、禁煙酒和刺激性食物:應嚴囑患者禁煙酒,避免進食粗糙、堅硬或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3、多食蔬菜和水果:多食蔬菜和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康復。但伴有明顯上消化道靜脈曲張患者應避免使用含纖維高的蔬菜水果(如芹菜等)和質硬的不易嚼碎的蔬菜水果,使用任何食物都應細嚼慢咽,以防劃傷曲張的靜脈,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4、其他飲食注意:在應用利尿藥的病人血鉀低時可適當補充含鉀高的食品。應用利尿劑應觀察患者有無意識改變、腹脹、乏力、疲倦、撲翼樣震顫等不適,及時告訴醫(yī)生,準確記錄24h尿量,每天一次測量腹圍,出現(xiàn)變化應即使與醫(yī)生溝通。合并肝昏迷者,應低蛋白飲食,合并消化道出血應暫禁食,出血停止24小時后進冷流質飲食,以少量多餐為宜。
北京四惠西區(qū)醫(yī)院劉教授團隊鐘偉主任說中醫(yī)藥治療肝硬化更有優(yōu)勢嗎?答案是肯定的,肝硬化在中醫(yī)上屬于“積聚”“臌脹”病的范疇,中醫(yī)對于肝硬化的治療以服藥為主,雖然中醫(yī)對肝硬化的治療更偏向于保健,但如果能堅持治療將對肝硬化的痊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辨證論治為基礎的中醫(yī)中藥,在肝硬化治療中至少可以達到以下六方面的功效:
第一、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肝硬化患者會出現(xiàn)乏力、食欲減退、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中醫(yī)辨證論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脅痛、腹瀉、疲勞、皮膚瘙癢、消化不良、失眠等癥狀。
比如,面色黧黑、白蛋白低的肝硬化患者可用健脾養(yǎng)血的中藥治療改善面色,又比如柴胡可行氣止痛、穿山甲可活血通絡止痛等。
第二、明確改善肝功。
一些頑固性黃疸、肝功能衰竭患者加用中藥后,不但能縮短病程,且可減少治療費用。而且很多中藥有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比如垂盆草、五味子等,而中藥茵陳、大黃等有明確退黃抗炎作用,甘草對迅速改善肝臟炎癥也十分有效,更別說臨床退黃疸中藥方劑: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等均可明顯改善肝功。
第三,抗纖維化、抗肝硬化。
除了中藥,還有中成藥,例如鱉甲煎丸、扶正化瘀膠囊等均有一定抗纖維化、肝硬化作用,甚至可以逆轉或減輕肝纖維化,改善肝臟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肝硬化分級積分,改善肝臟的組織病理。
第四,治療肝硬化并發(fā)癥。
有些患者并非肝硬化本身嚴重,而是肝硬化并發(fā)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例如肝性腦病、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門脈高壓等,就可以用中藥治療。
第五,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中藥抗病毒效果不用多說,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金銀花、連翹等,除此之外,苦參、白花蛇草、敗醬草、大青葉等清熱解毒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炎病毒作用。
第六,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肝硬化患者中有3%左右患者會合并肝癌。具有抗腫瘤、防癌作用的中藥在臨床上廣泛使用,減少了肝癌的發(fā)生,有些肝癌患者服用中藥生命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生存期得以顯著延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95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針刺開音穴治療失語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