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千金方》
【原料】桑寄生30g 牛膝45g 獨活25g 秦艽25g 杜仲40g 人參10g 當歸35g 白酒1000ml。
【制作】1 將所有藥材洗凈后切碎; 2 放入紗布袋中,縫口; 3 放入酒中,浸泡30天; 4 將藥渣取出,過濾備用。
【功效】補養(yǎng)氣血,益肝強腎,除祛風濕,止腰腿痛。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點服用為佳)。
【藥材功效解析】杜仲、牛膝、桑寄生: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當歸、人參:養(yǎng)血益氣。秦艽:法濕宣痹止痛。此酒主治腰膝發(fā)涼、麻木、酸軟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著不仁,肝腎兩虧,風寒濕痹。
【宜忌】
牛膝酒方(七)——(腳氣)
(《太平圣惠方》)
【配方】牛膝(切炒)、側(cè)子(炮裂去皮臍)、丹參、山茱萸(炒)、蒴 、杜仲(去粗皮)、石斛(去根)各二兩,防風(去叉)、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細辛(去苗葉)、獨活(去蘆頭)、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薏苡仁(搗碎)、芎、當歸(切焙)、白術(shù)、茵芋(炙)各一兩半,五加皮(炙)二兩半,干姜(炮)一兩。
【制法】上十二味,口父咀如麻豆大,以絹袋盛。內(nèi)凈甕中,清酒三斗浸,寒七日,暑三日。
【主治】治腳氣溫痹不仁,腳弱不能行走。
【用法】初服半盞,稍加以知為度,患目昏頭旋者,服之彌佳。
提醒您:牛膝酒方(七) 此酒方大全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牛膝附子酒——(痹證)
(《圣濟總錄》)
【配方】牛膝、秦艽、天冬各15克,薏苡仁、獨活、細辛(炙)、制附子、巴戟天各10克,五加皮15克,肉桂10克,杜仲15克,石楠葉10克,清酒1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搗細,用酒浸于瓶中,冬十日,春七日,秋五日,夏三日后,去渣備用。
【主治】手臂麻木不仁,腰膝酸痛,行步腳弱,屈伸攣急,四肢不溫及陽痿,便溏,肌肉酸痛。
【用法】每次服15毫升,漸加至25毫升,每日早、中、晚各1次。
提醒您:牛膝附子酒 此酒方大全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二味獨活酒方——(腳氣)
腳氣一病始見于《諸病源候論》卷十三,古名緩風,又稱腳弱等,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病因病理不同,而有干腳氣、濕腳氣、寒濕腳氣、濕痰腳氣及腳氣沖(攻)心等多種類型。其致病多由風濕毒邪外受,或由飲食厚味所傷,蘊濕釀熱,流注于腳而成。臨床癥見腿腳麻木,痛,軟弱無力,或皮膚不仁,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脛紅腫發(fā)熱;甚者入腹攻心,小腹堅滿,嘔吐不食,心悸氣喘,胸悶不舒;進而神志恍惚,言語錯亂。治療以宣壅逐濕為主,根據(jù)各種類型病因病機不同,配合溫經(jīng)散寒,通絡(luò)舒筋,活血和營,清火利濕諸法。常用藥物有:羌活、防風、牛膝、獨活、黃柏、海桐皮、側(cè)子、桑根白皮、黃苓、石斛、五加皮、萆 、生地黃、秦艽、石膏、茵芋、香豉、赤小豆、地骨皮、川芎、丹參、桂心、附子、細辛、川椒、干姜、天雄、當歸、白礬石、山藥等。古人運用藥酒治療本病有豐富的經(jīng)驗,以下介紹的藥酒至今仍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臨床可根據(jù)具體病情選擇使用。
(《圣濟總錄》
【配方】獨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五兩。
【制法】上二味細銼,用生絹袋盛,內(nèi)凈瓷甕中,以清酒二斗浸,密封頭,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主治】治腳氣。
【用法】量性飲之,常令酒力相續(xù),以差為度。
提醒您:二味獨活酒方 此酒方大全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12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這些中藥能解酒
下一篇: 耳穴按摩與美容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