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勞者常有疲倦乏力感、健忘、失眠、注意力下降,可伴有頭痛、頸背痛,關節(jié)肌肉酸痛、眼睛干澀以及抑郁、焦慮、緊張等心理上的癥狀,有的人還會伴有消化功能方面的障礙,如腹脹、便秘等。
《黃帝內經》中說:“智者之養(yǎng)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剛柔。”就是說,良好的健康依賴于能夠順應四時的變化調整作息,松緊有度的起居規(guī)律和心理上的平和。而多數(shù)慢性疲勞者都會反映每天休息(尤其是夜間休息)的缺乏、飲水量的不足、心理緊張的持續(xù)存在,概括起來說,“緊”遠大于“松”導致身體臟腑氣血的失調。
對于慢性疲勞者的癥狀,針灸治療會有較好的效果,針刺背部穴位如肝俞、脾俞、心俞、腎俞等對肝脾等臟腑功能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配合風池、內關、足三里、三陰交等頭頸部和四肢穴位可以有效地緩解疲勞、消除疼痛、改善焦慮緊張等心理狀態(tài)。每次針灸20~30分鐘即可。對癥狀明顯、但又比較忙碌的上班族可以選擇每周進行兩到三次的針灸,癥狀較輕者可以每周或者兩到三周進行一次針灸。對于一些怕針的人,砭石療法也有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以砭石按揉相關的穴位,調理氣血的運行。
需要注意的是,針灸、砭石治療可改善慢性疲勞者的睡眠質量差、頭痛等癥狀,但患者也應主動調整作息時間,晚上不宜安排過多的活動,以靜養(yǎng)為主,入睡最好不要晚于十一點,做到松緊有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37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癌癥病人別被自己嚇死
下一篇: 盤點春季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