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我左下肢靜脈曲張,左腿靜脈腫脹呈蚯蚓狀并伴有陣痛,行走時疼痛加劇。腳踝輕度浮腫,且腳面皮膚瘙癢難忍。醫(yī)生建議我先保守治療,若病情加重再考慮手術(shù)。我對手術(shù)療法心有余悸,于是謹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和輸液,只盼藥到病除,早日康復(fù)。一位同事見我行走不便,勸我用大黃泡腳祛疾。我求醫(yī)心切,采納了他的建議,每天堅持早晚兩次用大黃泡腳20分鐘,不料半月后病癥明顯減輕,腳踝的腫脹現(xiàn)象也消失了,腿靜脈血管也逐漸恢復(fù)正常,皮膚也不再感覺癢了。泡腳20天后,我的病得以痊愈,行走自如,恢復(fù)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大黃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草藥,各中藥店均有出售,購買方便。其泡腳的用法如下:選大黃50克,搗碎后用紗布包起來,放入盆內(nèi),水煮沸15分鐘后倒入盆中,水量以淹沒腳踝骨為宜,用此藥水泡腳,每兩天更換1次大黃。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宋孝瑜教授 點評:大黃是瀉下的中藥,性味寒涼,在人體內(nèi)的作用主要是讓胃腸道通暢。大黃在臨床中使用較廣,其藥物制劑有生大黃(生軍)、酒制大黃(酒軍)。外用大黃用來對靜脈曲張進行清熱解毒,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如果說所有的靜脈曲張都用大黃,或者說只單純使用大黃這一味藥,那這種治療方法肯定不科學(xué)。具體的把握原則是,靜脈曲張只有在合并淺靜脈炎的情況下,才可以采用大黃治療,然而完全的靜脈曲張,尤其是癥狀比較嚴重的時候,使用大黃的效果則不佳。
為什么呢?其原因還得從病理上進行分析。靜脈曲張的產(chǎn)生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患者本身患有瓣膜病變,一個是患者的深靜脈膜不通暢,多為長期站立所致,某些職業(yè)人群,比如護士、教師、售貨員等都易高發(fā)。在臨床實踐中,靜脈曲張若是遇到深靜脈瓣膜不通的情況,一般都必須采取保守治療,但不能只用大黃這一味藥,還必須要配合其它清熱解毒、通脈活血的辦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40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年人別忍出大腸癌
下一篇: 游泳池氯超標可致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