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我國第六次全國愛耳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人———健康聽力,幸福生活”。據(jù)衛(wèi)生部有關資料統(tǒng)計表明,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有1.34億,其中30%以上的老年人深受聽力損失與耳病的困擾。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老齡化的特點是基礎大、速度快。我國人口老齡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性問題,關注老年人的健康,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根據(jù)醫(yī)學界研究表明,各種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味覺是從人體退化較快的器官。事實上人們在實際生活中亦體驗到“人上了年紀后會逐漸頭發(fā)花白、耳聾眼花、滿臉皺紋、思維遲鈍”。應該指出,人們對影響老年人視力的白內障、老年性癡呆等疾病關心較多,對老年人耳聾問題卻關心較少。
老年性耳聾的發(fā)生率究竟有多少呢?據(jù)疾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老年耳聾的發(fā)病率是很高的。據(jù)美國衛(wèi)生中心統(tǒng)計,65歲以上的人口中,聽力減退者占72%;有些老年學專家認為65歲以上的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而且,老年性耳聾發(fā)生年齡因人而異,一般是40歲以下的人聽力是正常的,超過40歲以上的人高音聽力開始減退,超過50歲以上的人低音聽力也開始減退。但由于在起始階段聽力損傷輕,且為高音聽力減退,因此并不影響人們語言交流,故人們自己并不覺得耳聾,隨著年齡的增加,耳聾逐漸加重,人們才逐漸覺得患有耳聾疾病。
一般老年性耳聾最通常的癥狀是雙側緩慢進行性聽力下降,首先是高音聽力下降,隨后低音聽力下降。其表現(xiàn)為患者首先聽不到與日常生活無關的聲音,如鳥鳴和蟲叫聲音,后逐漸對言語聽覺不靈,在交流的言語聲音時,需用手撐擋在耳后傾聽。另外,當有人向他借貸時,他置若罔聞,而罵他時多聽得清楚,這是因為借貸時都是低聲,罵人時習慣用高聲,所以患者借貸聽不清,罵時又聽見,往往客觀容易被人誤解為“裝聾作啞”。
老年性耳聾的特點不僅是內耳退變,且中樞系統(tǒng)亦退變,因此患者不僅聽力下降,且言語辨別力下降,并有“重振現(xiàn)象”。所謂“重振現(xiàn)象”就是“低音聽不見,大聲嫌人吵”的現(xiàn)象。當人們與患者低聲對語時患者聽不見,如對話者提高嗓門,患者又覺得是吵人。言語識別能力下降表現(xiàn)為患者常愿與熟悉聲音的老朋友、老同事交談而與陌生人對話時常所答非所問,在嘈雜聲環(huán)境下常聽不清楚。
老年性耳聾的另一癥狀是耳鳴。約60%老年耳聾患者會伴有蟬叫樣耳鳴。初期為間歇性,只在夜深人靜時出現(xiàn),在白天工作時或人聲喧鬧處耳鳴會消失或顯著減輕;隨后可逐漸呈持續(xù)性,嚴重者往往耳鳴響得無法入睡,整天呈頭昏、煩躁狀態(tài)。耳鳴常常始于30~40歲,其出現(xiàn)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到60~65歲時達于頂點,但此后即迅速下降。
綜上所述,老年性耳聾不同于一般神經(jīng)性耳聾,它不僅內耳退變,且中樞系統(tǒng)亦退變,所以其癥狀不僅有耳聾,又怕聲音吵,且言語辨別能力也下降,多數(shù)人伴有耳鳴,精神上亦是很痛苦的。
最后應該必須說明,人體衰老是屬于自然規(guī)律的現(xiàn)象,迄今尚無有效藥物能治療老年性耳聾。人們能做到的是預防、是自我保護。在日常生活過程中避免對聽力器官的損害,如避免長期接觸噪音,不用中毒性藥物;在飲食上少食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的食物;在保健藥物上服用營養(yǎng)神經(jīng)和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藥物,延緩聽器衰老的過程。
老年人眼花耳聾是普遍的現(xiàn)象,因為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很多器官也在漸漸衰竭,耳聾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但是很多老年人在發(fā)生耳聾的時候卻不知道,耽誤了治療的時間。那么老年人耳聾有哪些特點呢?應該如何預防老年性耳聾呢?
1、老年人耳聾的特點
老年人耳聾特點1
可伴有耳鳴,常為高頻聲
開始時為間歇性,在夜深人靜時出現(xiàn),以后漸變?yōu)槌掷m(xù)性,白天也可聽見。
耳鳴常始于30~40歲,其出現(xiàn)率隨年齡而漸增,60~70歲時達到頂點,此后即迅速下降。多數(shù)伴有耳嗚的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耳嗚感到“習慣”,以后耳鳴可以自動消失。
老年人耳聾特點2
常有聽覺重振現(xiàn)象
專家說,患者常述“別人說話低聲時聽不到,但大聲時又覺得太吵”。
往往出現(xiàn)在有人向他告貸時置若罔聞,而罵他時句句聽清,這是因為借貸時都是低聲,罵人時則用高聲,因而容易被人誤解為“裝聾作啞”。
老年人耳聾特點3
在老年人耳聾都有什么特點中,語言分辨率與純音聽力不成比例。
多數(shù)情況下純音聽力減退不及語言聽力嚴重。年齡越大此種現(xiàn)象越明顯,即在許多老年人盡管純音聽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講話的內容。
老年人耳聾特點4
聽力下降進展緩慢,經(jīng)年累月后才被發(fā)覺。
專家說,老人在與熟人相聚時談笑風生,少有困難,但與陌生人交談就會應答猶豫,答非所問。
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感到更為吃力,特別是在許多人參加的集體活動中交談有障礙。
上述是小編介紹的老年人耳聾的幾大特點,耳聾不僅影響生活且讓人變得消沉。那么對于預防老年性耳聾有哪些方法呢?
2、預防老年性耳聾方法
要樂觀
保持良好精神狀態(tài),當人情緒激動或著急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fā)生痙攣,小血管內血流緩慢造成內耳供氧不足,會導致突發(fā)性耳聾。
要靜養(yǎng)
長時間接觸噪聲可以導致噪聲性耳聾,強烈的噪聲對聽力損害會更大。應遠離噪聲,聽收音機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大。聽久了應休息一下避免聽覺疲勞。
要做耳操
經(jīng)常按摩耳朵可以促進內耳血液循環(huán),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頸后發(fā)際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也可閉目靜坐,將兩手食指分別插入兩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連續(xù)做10次。
清淡飲食至關重要
耳朵保健與飲食的關系非常大。飲食清淡、營養(yǎng)均衡,可減少肥胖及高血脂、冠心病等的發(fā)病可能,使腦、耳的血液供應盡可能保持在正常水平,而聽力的退化就可能得到延緩。
我們平時見到一些高齡老人,耳聰目明,其平時的飲食多為簡單、清淡的。
另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勞累、通宵不睡覺、緊張、吸煙、喝酒等都對耳朵有很大影響。比如吸咽可導致血管痙攣,影響內耳血液供應而出現(xiàn)功能障礙等。
避免濫用藥物可引起耳聾
濫用藥物引起耳聾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F(xiàn)在人們有一定的醫(yī)藥知識,隨意用藥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
可引起耳鳴、耳聾的藥物很多,而其中又以某些解熱鎮(zhèn)痛藥如阿斯匹林類,某些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危害較大。因此,提倡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因為隨意用藥而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總結:雖說老年性耳聾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但是預防保健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小編提醒大家,樂觀、遠離噪音、注意清淡飲食,遠離惱人的耳聾!
3、老人飲食的注意事項
1、數(shù)量要少
研究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八成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2、飯菜要香
老年人味覺、食欲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所以為老年人做飯菜要注意色、香、味。
3、飲食要熱
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并反射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huán)量減少不利于健康。
4、飯菜要爛
老年人牙齒常有松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飲一些。
5、味道要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鹽吃多了會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增高。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鹽應以6至8克為宜。
6、水果要吃
各種水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營養(yǎng)成分對于維持體液的酸堿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為保持健康兩餐之間應吃些水果。
7、蔬菜要多
新鮮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應不少于250克。
8、吃時要慢
有些老年人習慣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對健康不利。應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另外吃的慢些也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防止進食過多影響身體健康。
9、質量要好
老年人體內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雞肉、魚肉、兔肉、羊肉、牛肉、瘦豬肉以及豆類制品,這些食品所含蛋白質均屬優(yōu)質蛋白,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
10、食物要雜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這些營養(yǎng)素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yǎng)保持身體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種應保持10種左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57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人更應防感冒
下一篇: 夕陽美太極功夫扇舞動老年健身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