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匯百川技術研究所研制,北京通濟達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種可以用來包餃子、搟面條、烘糕點等主食和各種快餐的特種玉米粉日前在京推出。
在人們的印象中,玉米通常被看成一種“粗糧”,作為主食只能做成窩頭、餅子等種類很少的幾種。但比起面粉、大米等主食原料,玉米有更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玉米中的粗纖維是大米、小麥的4~8倍,這種粗纖維被醫(yī)學界認為是有效地排除腸道中致癌物質的“清道夫”。特種玉米粉的面世,可以使人更多、更方便地食用玉米,提高健康水平。
據(jù)專家介紹,特種玉米粉在生產(chǎn)過程中采用的生物發(fā)酵技術和超微粉碎技術,擁有中國星火科技計劃專利,在國內還屬首創(chuàng)。其成套生產(chǎn)設備完全摒棄了傳統(tǒng)玉米加工作坊式生產(chǎn)、機械化程度低、環(huán)保水平差的缺點,在國內同類企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這種玉米粉細度達到150~200目,比富強粉細一倍以上,色澤明亮悅目,氣味香,口感細膩、筋道、滑溜。使用方便,用途廣泛,可用于做餃子、面條、面包、糕點等主食,還可用于制作附加值較高的速凍和速食食品、休閑食品以及營養(yǎng)禮品等。
一些專家和業(yè)內人士認為,特種玉米粉的問世及相關產(chǎn)品的開發(fā),是玉米食品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是國家“加快發(fā)展農產(chǎn)品加工業(yè)”的總體要求,對解決國人的主食廚房和國家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將產(chǎn)生重要影響,對于帶動我國農村種植業(yè)的發(fā)展,促進農民增收,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手工面條用面粉300克加溫水120ml做出來軟硬適中,好吃,還要加雞蛋和鹽來增加口感和香味。下面介紹做法:
準備材料:面粉300g、雞蛋1個、鹽3g、溫開水120ml
制作步驟:
1、所有配料放進面包機里,面包機自定義揉面13分鐘。
2、揉成面團后拿出 ,放置半小時至一個鐘。
3、時間到了放在面板上,撒上玉米淀粉防粘搟成面皮。
4、一直搟面并適時撒上玉米淀粉防粘。
5、象如此簿時就可以以折疊成扇形。
6、并適時加入玉米淀粉防粘。
7、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
8、再加玉米淀粉防粘。
9、手工面條就完成了。
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軟面餃子硬面湯。意思就是說包餃子的面要和的軟一些;搟面條的面要和的硬一點。
而平時做烙餅的面最好是半燙面,因為這樣烙出的餅,即使是涼了吃,也不會干硬。
這三種面團,我感覺又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和好后都最好是醒一段時間,當將面團靜置松弛一段時間后,會感覺更融合、更潤,也更加容易操作。具體做法如下:
餃子面
盆中放入適量面粉,加入少許鹽攪勻,再用涼水和面: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攪成大絮狀后,再下手和成稍微偏軟一些的面團,蓋上蓋子醒面30分鐘。
剛剛和好的面團看起來有些粗糙,可以蓋上蓋子,在盆中先醒10分鐘后再揉,很容易就揉光滑了,再繼續(xù)蓋上蓋子醒面。
面團醒好后取出放案板上揉勻,下劑、搟皮、包餡就可以了。
搟面條的面
盆中放入500克面粉、3克鹽、一個雞蛋攪勻,再用涼水和面: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攪成小絮狀,再下手和成偏硬一點的面團,再蓋上蓋子醒面至少30分鐘。
面團醒好后,取出放案板上揉勻,整理成圓形,搟開成大薄片;再折疊、切成自己喜歡的粗細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
和搟面條的面,要分次少量的加水,成小絮狀,用力和成面團。因為和好的面團較硬,可在醒面的過程中,隔一段時間再揉幾次,就可以了。
烙餅的面
烙餅用的是半燙面,就是一半用開水和面,一半用涼水和面;或者全部用大約60~70℃(有些燙手)熱水和面。
盆中放入適量面粉,一半用開水和面,一邊用涼水和面,然后再放入少許油,下手和成偏軟一些的面團,蓋上蓋子醒面30分鐘。
也可以用大約60~70℃的熱水和面:一邊加水一邊攪拌,攪成大絮狀后,加入少許油,下手和成面團。
結語:包餃子的面團要軟一點;搟面條的面要偏硬一點;烙餅的面中要加入少許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65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法國進行軟木塞超臨界萃取技術研究
下一篇: 蔬菜水果保鮮包裝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