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來,由于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的解熱、鎮(zhèn)痛、抗炎、抗凝作用,使其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近年來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不少人每天都服用阿司匹林。但臨床上常發(fā)現少數患者在服藥后數分鐘至數小時(一般為0.5~2小時)出現過敏樣不良反應,表現為急性血管性水腫、蕁麻疹、鼻炎、鼻竇炎和支氣管哮喘等。這些癥狀被統稱為阿司匹林性哮喘(AIA)。根據美國心肺血液病研究所及WHO的工作報告,全球范圍內AIA的發(fā)病率占哮喘總數的4%~28%,以中年女性為多,AIA在我國也并不少見。值得關注的是,AIA病因復雜,患者一般病情較重,在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具有一些特殊之處。
AIA病因復雜
目前關于AIA的發(fā)病機理已有許多理論,如氣道慢性炎癥、環(huán)氧化物通道、轉軌假說等,其實質都是環(huán)氧化酶被抑制,最終因白三烯(LT)等炎性介質的代謝異常而導致哮喘的發(fā)生。LTC4S基因遺傳多態(tài)性研究證明,在第一個密碼子上游第444位核酸發(fā)生了A至C的易位,即攜帶C444等位基因的人群產生了較多數量的白三烯,更易發(fā)生AIA。
AIA呼吸系統臨床表現主要有三種類型:哮喘基礎型、發(fā)作型和鼻炎基礎型。哮喘基礎型患者在首次AIA發(fā)作之前就已有支氣管哮喘?;颊咴诓挥冒⑺酒チ诸愃幬飼r,哮喘也常有發(fā)作,但每次使用阿司匹林后,哮喘必發(fā)作且癥狀明顯加重。哮喘發(fā)作型患者原無哮喘病史,哮喘的第一次發(fā)作系由應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熱、鎮(zhèn)痛藥引起。哮喘一旦發(fā)作,以后的發(fā)作也可由別的原因引起,而尤以應用阿司匹林引起的最為嚴重,此類型比較少見。鼻炎基礎型也較少見,患者先有常年變應性鼻炎、鼻竇炎或鼻息肉,在此基礎上又發(fā)生了AIA。
AIA首先出現的癥狀可能是鼻炎,表現為漿液性鼻分泌物增多。癥狀出現于服用阿司匹林數小時后,第一次發(fā)病后常有一段間歇期;當再次口服同一藥物出現癥狀后,則呈常年性發(fā)病。除上述癥狀外,患者常表現為雙側性、持續(xù)性鼻塞,并有嗅覺減退或消失,應用減充血劑和抗組胺藥常無效,而停用阿司匹林和應用皮質激素可能有效。鼻腔檢查可見增殖性鼻炎和鼻竇炎?;颊叽蠹s在鼻炎發(fā)病5~10年后出現鼻息肉和支氣管哮喘,鼻息肉為雙側、多發(fā)性;哮喘屬內因性,發(fā)作一般較嚴重。當鼻息肉形成和(或)支氣管哮喘發(fā)作后,停用阿司匹林對癥狀的改善常無明顯效果。
雖然典型的臨床表現是診斷AIA的重要依據,但一般認為診斷AIA的金標準應根據口服或吸入阿司匹林的激發(fā)試驗。激發(fā)劑量可根據患者的反應嚴重程度估計,一般用兩毫克是安全的。在激發(fā)前和激發(fā)后4小時做肺功能測量。
聯合用藥提高療效
防止AIA最好的辦法是絕對禁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包括該類藥物的緩、控釋制劑。有關AIA的治療通??砂聪M行,輕癥者可口服或注射茶堿類藥物,并配合β2受體激動劑,重癥者需要應用皮質激素控制上、下呼吸道的癥狀。在所有哮喘診療指南中,可的松的吸入療法(ICS)是一線方案,其可以與其他長效吸入型β2受體激動劑聯合使用,主要針對慢性哮喘、單用ICS不能控制的患者。
來自臨床的證據已顯示白三烯調節(jié)因子在AIA治療中的作用,且具有抗炎和擴張支氣管的雙重作用。目前具有調節(jié)LT作用的藥物有兩類,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和5-LO抑制劑。已上市的藥物有通過阻止5-LO而抑制LT生物合成的藥物苯噻羥脲(Zileuton,齊留通),或通過阻止LT1特異性受體而抑制其生物合成的藥物扎魯司特(Zafirlukast,安可來)、孟魯司特(Montelukast,順爾寧)和普侖司特(Pranlukast)。苯噻羥脲可改善肺功能、減少搶救藥物的使用、改善阿司匹林誘發(fā)的癥狀,對AIA起輔助治療作用。孟魯司特對第1秒呼出氣流量(FEV1)、最大峰流速(PEFR)和哮喘特別相關的生活質量都有改善,并使疾病的惡化程度降低54%,與正常安慰組相比,其減少了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扎魯司特可阻斷肺部慢性炎癥過程,改善AIA患者的肺活量和臨床癥狀,這與尿中LTE4分泌水平下降相關。普侖司特能抑制AIA患者痰中嗜酸性陽離子蛋白(ECP,由嗜酸性粒細胞釋放的一種炎性介質)水平的上升,降低阿司匹林誘發(fā)的不良反應。
雖然多項研究顯示,治療前使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以減輕所有患者由阿司匹林誘發(fā)的鼻息肉及支氣管反應,但最新研究顯示,在口服阿司匹林激發(fā)試驗中,其僅僅使誘發(fā)于上、下呼吸道的反應轉為上呼吸道的反應。對于嚴重患者來說,與ICS聯合治療,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在長期的維持治療中是有效的。
此外,還可通過阿司匹林脫敏療法,使患者耐受阿司匹林。小劑量逐步遞增口服阿司匹林劑量,2~3天后,患者就可耐受400~650毫克的阿司匹林量。其機制可能是由于LT1受體的下調,導致呼吸道對LTE4反應性降低。
新制劑展現希望
選擇性COX-2抑制劑開發(fā)領域已取得了進展,已開發(fā)了能夠被很好地耐受的高效、專一的COX-2抑制劑。
據文獻報道:色苷酸鈉可預防AIA發(fā)作,其機制與支氣管高敏狀態(tài)的改善有關。經一周的色苷酸鈉治療,與安慰劑組和基礎水平組相比,患者的癥狀有所改善,血、痰樣本中嗜酸性粒細胞記數明顯下降。另外,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salmeterol)可預防AIA,對AIA患者而言,沙美特羅有效地阻止了支氣管對吸入性賴氨酸-阿司匹林的反應,同時可降低由阿司匹林誘發(fā)的尿液中LTE4、PGD-M(尿液中PGD2的主要代謝產物)的分泌。這顯示了沙美特羅對白三烯的直接抑制作用,特別是對那些AIA患者。
(本文第一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臨床藥理研究室主任藥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2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美進一步證實妊娠期應慎用AC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