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環(huán)境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系聯合攻關,采用體外培養(yǎng)的方法,從人胎兒第1~5代傳代軟骨細胞中,成功地培養(yǎng)篩選出可作為軟骨組織工程的種子細胞,為軟骨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選擇開拓了新思路。
據介紹,人胎兒軟骨細胞是軟骨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來源之一,但多年來對其體外培養(yǎng)生長、代謝變化進行的系統(tǒng)研究較少,特別是對人胎兒軟骨細胞在體外擴增中隨傳代次數增加,逐漸向纖維樣細胞轉化,軟骨的標志性蛋白Ⅱ型膠原及聚集蛋白聚糖減少等“去分化”現象的研究更顯滯后。
為探討人胎兒軟骨細胞體外培養(yǎng)過程中生長及代謝的變化,為軟骨組織工程的應用精確地篩選出種子細胞,研究人員從體外培養(yǎng)實驗入手,將4~6月流產胎兒的關節(jié)透明軟骨,通過切片、消化、染色、接種及5代傳代等系列技術處理后,采用愛茜藍法檢測軟骨細胞聚集蛋白聚糖中糖胺聚糖(GAG)的含量;用免疫細胞化學和RT-PCR檢測Ⅰ、Ⅱ型膠原及聚集蛋白聚糖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達,成功地從傳代5代的胎兒軟骨細胞中,篩選出第2代胎兒軟骨細胞作為最合適于“回植時機”的軟骨組織工程的種子細胞。
結果顯示:其原代細胞24小時后開始伸展集落生長,8~10天形成單細胞,細胞排列緊密,折光性強,生長旺盛,增殖率高,第2代優(yōu)于第1代,而第3~5代增殖率則逐漸下降。同時還發(fā)現,第2代軟骨細胞GAG含量、Ⅱ型膠原mRNA水平和聚集蛋白聚糖核心蛋白mRNA水平明顯較高,與第3、4、5代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
研究人員認為,在體外培養(yǎng)軟骨組織工程種子細胞中,最關鍵的是要解決軟骨細胞合適的“回植時機”問題和“去分化”現象,因此要求在一定時限內快速而高效地獲取數量多、功能好的軟骨細胞。同時,軟骨中的Ⅱ型膠原含量,被視為軟骨細胞的特征性標志。本研究結果表明,體外培養(yǎng)的第2代軟骨細胞Ⅱ型膠原蛋白表達顯著,當軟骨細胞平均擴增17.4倍時,其形態(tài)特征、代謝功能均能維持較佳水平,最接近體內狀態(tài),因此可作為組織工程化軟骨構件理想的種子細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4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病與致毒的距離(一)
下一篇: 治療慢性乙肝用藥經驗拾萃